首页 > 湛江库 > 文艺作品

渔 村 女 支 书

2021-06-13 22:58:24 来源:请按照实际出处填写

北部湾畔。粤西一个小渔村。

夏日,晨曦熹微,大海一片清明。在海鸥的叫喊声中,海面早已帆影绰绰。三角形的港湾,金光闪烁,海风徐徐。一座座渔排板屋沐浴在朝阳里,网箱边浪花飞溅。岸上,一幢幢高楼大厦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蔚为壮观。要是说,乌石渔港是镶嵌在北部湾畔的一颗璀璨明珠,那镇西渔村就是明珠上的一束耀眼的光华。

镇西,一个不足千人的小渔村。这个曾经以打鱼为生,四海漂泊的“公婆艇”群体,今天,已变成了一个村风淳朴、日渐富庶的新渔村。只见一条条硬底化的村巷街道,交错有序,宽敞洁净;两旁的紫荆、棕榈、凤凰、树影婆娑,凉意宜人。掩映在绿荫里的民居楼宇,匠心独运,气派纷呈。阳台上的绿草红花,清香缕缕,沁人心扉。尤其是,一座屹立在西北海岸的崭新楼房,更是引人注目。它,就是镇西渔村的办公大楼。提起这幢楼房,人们总把它跟她的名字连在一起:渔村女支书,渔家带头人--黄雪芳。

黄雪芳刚过不惑之年,总戴一副近视眼镜,中等身材,体质孱弱,地道的渔家女肤色。这天,她正倚在阳台上眺望那饱含渔家苦涩和希冀的大海,神情凝重,思绪万千。当她看到楼前棕榈树下在阳光、海风中散发着阵阵咸腥味儿的螺笼网具时,眉宇舒展,心感欣慰。“唉,总算趟过来了”。她长长的舒了口气,一头枕在沙发上。她环视着前年进宅才重新装钉挂上的一张张奖状、荣誉证书和镜屏,眼前仿佛晃动着自己走过的一个个脚印。是呵,12年来,支书的担子把她压得够呛。她用渔家女坚韧的肩膀和毅力,驾驭着这只小舢舨在风浪中颠簸前行,驶向曙光显露的彼岸。

敢在浪尖上打跟斗

1994年仲夏。晚风裹夹着海面散发的一股股热气袭人脸颊。老支书偕同黄雪芳在海边街徜徉。“雪芳呀,我上调后,看来支书的担子会落在你身上。”老支书话一出,雪芳心里一颤。自己也不知是惊、是喜或无奈,“什么,我当支书?”“镇西的底子你是知道的,经济、文化、技术……一直落后,你有文化、有爱心,不论如何你也要使他们活得象模象样,跟上时代。”老支书话里含着期盼。黄雪芳也是渔家出身,镇西的过去和现状,她心知肚明。昔日的镇西呵,简直就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文盲的集散地!这群世代以打鱼为生的“公婆艇”渔民,为了生计,终年摇着小舢舨在波峰浪谷中撒网、钓剌,日晒雨淋,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境况凄怆。古有渔谚流传:“小舢舨,象葫瓢,脚一动,摇三摇,三日打鱼,二日断粮”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写照。他们四海为家,陆地上没有立足之地,上岸也自觉矮人一截。夜晚,一家人论字排辈龟宿艇舱,脚不能伸,腰不能挺。条件稍为好点的,也只是在港边住高脚屋,睡板棚。一年四季小打小闹,听着涛声,望着星空打发岁月。子女船上生,船上长,不懂学校路在何方。因此,这群小艇人家,经济,可谓一块“贫瘠地”;文化,几近“荒漠”。想到这,黄雪芳一阵心酸。自己一弱女子,能撑得着这只小舢舨破浪前行?她扶了扶眼镜,暗自思忖。“雪芳呀,你图个啥,不怕担子把你压扁?”、“好舵手难为破舟艄公”、“穷家难当呵!”此时,家人、亲友、同学,好话相劝,善意“进谏”,亦有冷言冷语,潮水般涌来。她概而一笑置之。难道就让他们世世代代低下做人,让他们永远是抬头蓝天,俯首大海,与世隔绝?动物都有两栖日,渔家人就在船上呆一辈子,一生的厮守贫困、落后、愚昧不成?自己算是村里有点墨水的人了,不干,谁干?她欣然接过了担子,并下定了决心:不管多么艰难,就是豁出去,我也要让这帮弱势群体改善经济状况,融入社会,重塑人生。

为村民建造一个安居乐业的家园

有人说,黄雪芳当支书是“小鬼当家,闹着玩”。支委干部也带着疑虑的眼光在等待,看看这位新上任的文弱女支书有多大能耐,如何为镇西举竿行船。那晚,月朗星稀,涛声柔和。镇西办公室里的灯光透过窗户,跟星光月色交相辉映。会上,镇西的昨天、今天、社情、民情,黄雪芳一席话说得全场咋舌、刮目。她说得不多,却掷地有声。她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村民的“安居工程”。“家”,是人们生活、栖憩的港湾。安个家,这是镇西村民众望所归。虽然多年来,村民大都告别了栖宿艇舱、板棚的生活,陆陆续续在陆上买地建房安家,组成了一个以“小艇队”为主体的新渔村。但是,尚有个别困难户,却一直为安家之事在岸上徘徊。白天,黄雪芳戴着“越南笠”,穿街串巷,又是下船,又是入户。夜晚,对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沉思:谁家有地没钱建房,谁家有钱没法买地筑宅;哪户房屋年久破烂,哪户住宅狭窄拥挤;这边还有一住船户,那里尚有二间沥青房人家……“民情在线”,胸有成竹。几年时间,黄雪芳把支委几个人拧成一股绳,跑上跑下,联系通融。又想方设法,帮助村民买地、筹资、报批、办证,事事亲躬。她还说起一件趣事。一次,她带一村民到信社贷款,签字时,只见蛮汉子脸红耳赤,象小姑娘样忸怩地低着头说:“我不识写名”。天呀,真是令人啼笑皆非。黄雪芳无声地接过笔,替他签了名。此时,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想,多丢人呵!往后一定要巩固适龄儿童入学率,加强村青少年的文化学习,决不再让他们吃父辈无文化之苦了。黄雪芳为村民的“家”奔波劳碌,费尽心机。可她望着一幢幢别致的村民住宅拔地而起,与渔港社区的楼宇融为一体,心里踏实了。那年,渔区大搞街巷、道路建设。黄雪芳听到渔港交通瓶颈路段要改建,她立即捐款5000元,带了个好头。村住宅区有二条路段,涨潮时渔民要趟水出入,极不方便。她马上全村动员,采取村委会出一点、村民集一点的方法,几天时间就筹资30多万元。奋战了二个月,修建了二条共长1000米的水泥村道。还抽出资金,建筑了公厕、垃圾池、排污沟。村道两旁种上了花草树木、树下筑了圆台、石凳、木椅,供村民娱乐消闲。

为党员找回一个久违的“家”

如果说每幢民房黄雪芳都付出了心血和汗水,那村委会、党支部办公楼更是使她掉了一圈的肉。

这个人口稠密的乌石港,乃“弹丸之地”,自古就有“一寸土地,一寸金”之说。几十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镇西办公楼迟迟无法建起。村委会、党支部只好长期租借原工商银行楼房办公,将就着开展日常工作,应酬事务。每天,黄雪芳回到办公室,心里就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无奈与酸楚。阳光从破旧的窗棂射入室内,一束束卷着浓厚烟尘的光柱呛人鼻眼。多家租赁的综合楼层,整天,东边酒家火锅烟火缭绕,腻味弥漫;西面冰厂机声轰鸣,寒气袭人。这,哪是办公场所呵?她仿佛置身于食肆、工厂间。她想,都几十年了,一幢幢风格各异的民居楼宇如雨春笋般崛起,而被诸多先进荣誉光环拥簇的镇西,却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办公楼房,怎样启齿?10多年呵,多少个夜晚,黄雪芳辗转反侧,搜索枯肠,怎样才能把这个前任领导奋斗无果的“大家”建起来。她为建这座办公楼,操碎了心,跑瘸了腿。那些日子,她撑着多病的身躯,四处奔波,历尽艰辛,整天疲惫不堪,心力交瘁。她说:“就是瘦十斤二十,我扯着拐杖也要把楼建起来。”几番周折,几经磨难,终于,在镇政府鼎力支持下,取得了港区广大居民的同情和认可,楼址问题解决了。2002年7月10日,对镇西人来说,这是个难忘的日子。楼址问题这天通过港区代表民主投票确定了,镇西人圆了建楼梦。建楼期间,她象筑私家宅一样,每天泡在工地,运筹忙碌。一天,她关节炎发作,两脚浮肿。她听说嘉山岭有一民间医生针灸治疗效果好,于是,她总是天刚蒙蒙亮就叫人用摩托车搭去打针。每日,都要沐浴着山风雾气来回数十里。眨着惺松睡眼的晨星,姹紫嫣红的山稔花,天天见证着这位被露水打湿,步履匆匆的渔家女单薄的身影。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在建筑工地、民居巷道,人们又见到她在筹划、串户。“黄雪姐,你也该歇歇了,别累坏”渔家大婶大嫂每每心疼地劝她。同事也常催她多休息,调理一下身体。可她好象自己不参与,总是放不下心。整整奋战二个月,耗资30多万元,400多平方米的三层半的办公大楼终于竣工。结束了几十年来镇西靠租借他人楼房办公的尴尬历史,为党员找回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黄雪芳望着这个“大家”,象孩子似的笑了。落成典礼那天,彩旗飘舞,鞭炮鸣响,全村一片欢腾。村民凝视着这座历尽磨难的靓丽的大楼,心在慨叹:大楼凝聚着一任村官的心血和汗水,大楼象征着镇西历史的变迁,它掀开了渔村建设新的一页。

成功带领渔民转产转业

“大家”安了,镇西全村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黄雪芳的心情也轻松了一阵子。那知,如"噩梦"似的消息从天而降。

2002年冬。一声晴天霹雳,昔日平静温顺的大海顷刻间波涛汹涌,渔家人的心备受震颤。接着“北部湾划界,一些渔船要淘汰,一些渔民需转产转业”文件下达,决不容缓。顿时,渔港哗然,渔家懵然。“这是饭碗呵,以后生活怎过呀?”、“船是渔家命根,淘汰了,叫我们上岸当乞丐?”、“上岸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如何就业、发展?”一时间,村民茫茫然,不知所措。黄雪芳遥望自古为渔家生命之泉的北部湾,心情凝重,怅然若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世纪狂涛,她阵痛之后,波澜不惊。此时,一双双期盼的眼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很快,按照上级条件规定,镇西方案出笼:第一批淘汰4艘,涉及10户,40口人,有21人需转产转业;第二批申报8艘,影响22户,93口人,有45人需转产转业……这是一个沉重的课题,这是一串多么棘手的数字!几个月的日日夜夜,黄雪芳进渔户,上渔船,跟渔民“面对面”谈心、开导、鼓气。不久,省海洋与渔业局宣布:乌石作为北部湾渔民转产转业试点渔区,并引进墨西哥湾扇贝养殖。黄雪芳听了,如鱼得水,心里的疙瘩骤然解开。她抓住机遇,跟村委一班人带领转产渔民开始新的创业历程。四年来,风风雨雨,她跟这些渔民同舟共济,辛勤耕耘,饱尝了个中的酸甜苦辣。那年七月。第一造试养时,正遇西北强风灾害天气,扇贝遭重创。她瞧着一张张忍痛割爱,弃船上岸渔民沮丧愁苦的脸,心酸了,眼润了。这是节骨眼呵,可不能让渔民的信心给湮没了。她召开了班子紧急会议。她说:“我们要竭尽全力,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最后,大家决定出海抢险。第二天,风大浪急,大海灰蒙。一只仅18匹马力的小艇载着抢险人员出发了。黄雪芳“巾帼不让须眉”,亦随船出海。四五里水路,小艇一路颠簸。干部五人全部呕吐不止,黄雪芳一个弱女子,更是被折腾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她仍操着沙哑的声音要大家坚持。这时,浪藉风威,疯狂咆哮,象要把人和螺笼一齐吞噬。只见村主任黄祥玉说声“下”,扑通一声跳进海里。在水下跟渔民一起奋战了几个小时,硬是用人的意志向自然灾害劫回部分收成。九月螺苗收获时,每个股东还分到5500元,略有所盈。他们心里十分感激。黄雪芳也因此成了省、中央电视台的“焦点人物”。现在,养殖面积已从原来的35亩扩大到80亩,养殖人员也从25人发展到近40人,已初具规模。望去,宽阔的海面上,褐色的浮球,犹如一串串随波涌动的珠链;水下桩木林立,一行行螺笼似悬空“风铃”左右摇摆,婀娜多姿,笼里可爱的小精灵,不时“哧哧”翕动,吐出一圈圈小水泡。啊,一片富丽的海底世界!

渔民的成功转产转业,生活的日益改观,黄雪芳心里甜滋滋的。但,有一件事总是萦绕在她的脑海里,让她朝思暮想,耗尽脑汁。就是她每次串门家访,总见到村里女人大多闲散在家,不是搓麻将,就是闲扯,心里很不舒服。问她们时,都说,“没有工做”、“不识做什么”、“不能外出打工”云云。本来渔家女普遍身体硬朗,吃苦耐劳,完全可以做工挣钱,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现在却无所事事,多可惜呀!“怎样才能使这些渔家姐妹活得实实在在?”此时,一个大胆的设想在黄雪芳脑子里酝酿形成。2004年,她瞄准了沿海养殖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捷足先登,自个筹划,投资30多万元,在粤西率先创办了一个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以生产浮球、胶盘和织网为主要项目的“扇贝养殖笼具加工厂”。当年年底,工厂初期工程完成。挂牌剪彩那天,村民奔走相告,尤其女人乐不可支。她们知道,进厂做工的人员多是不能出远门打工的家庭妇女。其实,头批入厂干活的40人名单早已写在雪芳的笔记本上了。有人问她:“雪芳姐,进厂工人有什么条件?”她坦诚地说:“明天村委会见”。翌晨,大楼前早早就人头攒动了。只见,村务公开栏上赫然写着:淘汰渔船困难家属符梅珠,特困户邱娇莲,单亲母亲张亚妹、纯女对象郭健生……这就是条件呵!村民无不心悦诚服,都说,“雪芳姐,好人!”。

镇西人凭着胆识、智慧和意志,又拓出了一片新天地,创出了新业绩。今日的镇西已不再是一叶扁舟,而是一艘驶向光辉彼岸的时代航船。它,不再惧怕暗礁、险滩和风浪,它有一位自家的好舵手。

作者:莫永英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