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湛江库 > 文艺作品

故乡行

2021-06-15 14:44:05 来源:请按照实际出处填写

30多年前,我外出工作,离开村子。母亲去世后,我就很少回故乡了。但每回一次,都发现故乡在迅速地变化,乡亲们的脸上也自然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我的家乡在湛江市南三岛上,村子叫木历上村。南三岛未联岛前,村子就处在海湾旁。海潮、台风、干旱,年年光顾着村子,村民们的生活只能用一个“穷”字来形容,一年大多时间都是以干粮充饥。居住的条件更差,新中国成立前,连村中最有钱的人家,住的也是泥砖茅草房。记得小时候,每当台风消息传来,全村大大小小就要到田野上铲来厚厚的草坯,挑回来铺在泥草房顶,再横上竹竿,用粗绳绑着,绳子直通到墙脚,再在下边绑上石块或其他重物坠着,以压住房子上面不被台风掀掉茅草。另外,因为靠近海,村子地下水也是咸的。先人们到离村子几十米的地方好不容易才找到没那么咸的水源打了一口井,几百年来村民们就是靠这口井活下来。干旱季节,用水就是一个大问题,人们挑着水桶在井台旁边等着打水,白天轮不上,就夜晚去挑,家家户户每天都要为挑水花上不少时间。读初中以后,只要在家里,我就为分担母亲的负担而去挑水,为了解决全家的用水问题,半夜里守候在井台边是经常的事情。那时,有那么几句流行语,道出了当年村民们用水的艰难:“西边担水隔条垌,东边担水隔条村,有女不嫁木历村”。我离开村子外出工作几年后,村子依然是那么贫穷,听说,还给上级定为“贫困村”,要政府扶贫呢。

时间一年年地过去了,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实行扶贫政策,带领人民群众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共奔小康生活,我的故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每次回去,都发现村子在变化,进村的那条大路两边,不断地耸起一幢幢几层高的漂亮的楼房,不少人的院子里还停着小车。去年回去,我差点儿找不到进村的路口,因为转进村子的路口两旁,已建起了高楼。村民们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楼房,砖瓦房还有,但只存在于老村场,早已没人住了。我家后面有一户人家原来很贫穷,一家子好几口人挤在一间破旧的砖瓦房里,去年也住上了宽敞漂亮的楼房。听村人说,他家是扶贫的对象,楼房是政府给钱建的。为了解决他家的生活问题,村里还安排他家负责村子的清洁卫生工作,有了固定的收入,这家人的生活应该没问题了。

为了解决群众吃水难的问题,村干部组织村民在村西几百米的地方打了一口深水井,建起了水塔,所有的村民都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当年白天黑夜排队挑水的“盛况”不见了,那口用了几百年的老井虽然还存在,但已被村民们用不锈钢管封了井口。我理解村民们不肯填埋这口古井的心情,那是一个贫穷年代的见证,同时,它也见证了村民们由吃井水到用上自来水的巨大变化。

年初,我又回了一趟老家,看到村子里正在搞人居环境整治。在村子的东面,已建好了一个约有3000平方米的大广场,村内大小巷道正在铺设排污管道,然后进行硬底化建设。我还听说村里的大妈大嫂,每晚都到篮球场那里跳广场舞呢。所见所闻,让我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连声说:“村民们终于告别了贫穷。”我想,下一次再回老家,看到的必定是另一番更让人欣喜的景象。

地还是那块地,但村子已不是原来的村子。我对村中的兄弟说,你们住得比我好多了,生活水平挺高的,大家的钱是从哪来的?

兄弟们说,钱是“变”出来的。过去大家守着那一亩三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怎能富裕?是政府引导我们“变”,将过去我们摸鱼摸虾的海滩涂,变成了鱼塘虾塘。一位兄弟对我说:“你知道,我们村子有600多亩虾塘,一亩虾塘最少也有5000块钱的产值,钱就是这样‘变’出来的。归根结底,是党的政策好呀!带领我们打胜了脱贫攻坚战。”他在说出谜底的过程中,满脸的骄傲,满脸的幸福。

其实,对于我们村子来说,还有一个谜底他们没注意到。因为穷,村民都重视子女读书,都想让他们通过读书“跳出农门”。从前几年搞村史调查得知,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村先后有很多青年考上大中专学校,其中有150多人考上大学(全日制本科生有近80人)。这些农家子弟现在成了教授,成了高级工程师、教师,成了县处级干部,成了企业家,成了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读书改变了这些农家子弟的命运,也直接帮助各自的家庭改善了生活,我就是恢复高考第一年村子里第一个凭考试“跳出农门”的人。“扶贫先扶智”,这也是我的故乡奔小康过程中一个成功的经验吧。

闲聊中,听兄弟们说,村里正考虑制定新农村建设方案,重新规划,调整布局,把村子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村民们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看着高楼别墅代替了茅草房砖瓦房的故乡,我相信,村里的勤劳致富梦一定会实现,村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作者:郑晓晖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