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湛江库 > 新闻报道

湛江: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建设城市

2021-06-28 00:00:00 来源:湛江新闻网

  2016年1月6日,湛江获批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地区,成为广东省继广州市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湛江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在2004年已有所尝试。去年,湛江把脚印城市、海绵城市和循环城市“三个城市”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推动城市转型,带动产业调整,实现产城融合、升级发展。

  18日开幕的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城市转型成效显现;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扎实推进“三个城市”建设。

  宝钢湛江钢铁基地致力绿色循环发展模式。

  【循环城市】

  今年初获批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地区

  为实现转型发展、提高城市生态文明水平,建设循环城市,实现湛江经济社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2014年8月24日我市建立湛江市发展循环经济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启动我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工作。2015年以来,湛江循环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湛江钢铁基地致力建设具有21世纪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领先示范的新型现代化钢厂,项目建设、运作过程中开业界先河,与一墙之隔的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对接,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工业。湛江开发区成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2016年1月6日,湛江获批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地区,成为广东省继广州市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2004年循环经济已露苗头

  湛江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在2004年市制糖企业、湛化股份公司已开始发展循环经济;2007年,湛江正式启动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15家企业及开发区东海延伸区、临港工业园等县市区同时展开,探索并完善按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规划、建设、改造产业园区和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思路。

  市经信局负责人透露,我市启动早、基础牢,经信部门提前布局,通过与中国工程院合作,制定了适合湛江市情循环经济方案,让湛江的循环经济建设方案保持在国内的领先水平。此外,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涵盖工业、农业、商贸、交通、城建、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湛江具备了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的产业、资源和环境等多方面优势。

  打造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循环型工业体系

  根据《广东省湛江市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截至2019年湛江将投入435亿元建设82个循环经济项目,形成轻工、食品、医药保健、装备制造、能源开发五大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循环型工业体系;基本形成以产、城、港一体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三轮驱动”、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资源高效高质循环、生态绿色环保的绿色化循环化地区发展模式;完善以“五化”农业为基础的工农业复合循环农业;构建完善园区城镇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全面建成生产生活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立起体制健全、政策完善、激励充分的循环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将湛江建成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循环绿色发展的典范。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的目标,湛江将在“六大方面”下功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集中处理体系;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构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广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限制一次性产品消费;推动建设节约型政府,健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和节约标准体系。

  【脚印城市】

  注重路权分配设公共绿道

  “脚印城市”是湛江从实际出发,在全国率先提出的城市建设理念。脚印城市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基本原则是步行优先,骑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出行。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再次提到,要按照“精明增长”、“紧凑城市”要求,实施脚印城市建设八大行动计划;动工建设广州湾大道北段自行车“高速公路”;建设赤坎民国风情街,改造逸仙路片区民国旧建筑群;建设西连接线综合公交枢纽站场以及完善市区电动车充电设施。

  站在体育北路西段周边高耸的楼盘放眼望去,海滨大道连接人民大道,人民大道连接椹川大道,三条主干段因体育北路西段的建成通车被彻底贯通,这条横向串联的市政道路极大舒缓了主城区的交通压力,也便捷了周边居民的出行。让人惊叹的是,道路10车道的路权分配,设双向6主车道、公交专用车道、慢车道以及自行车道。这条道路的路权分配是市政建设践行“脚印城市”的一个缩影,新建的市政道路在道路建设、设置上注重路权分配,把更多路权分配给非机动车、行人、自行车,均设置了公共绿道。湛江市区32条主、次干道的机动车道由3.7米缩减为3.25米,40%以上的路权分给了公交车、电动车和自行车。作为广东首个营运纯电动公交车的地级市,湛江近两年新增纯电动公交车51辆,新增新能源公交车376辆,新开公交线路15条,投放新能源出租车480辆。尤其为广大市民所欢迎的是,加快构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472个公共自行车网点遍布市区,1万辆公共自行车供市民循环使用,市区每天有2.6万人次租用公共自行车。

  【海绵城市】

  科学治水优化城市水环境

  海绵城市的关键,就是系统治水、科学治水、依法治水,优化城市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湛江是一个台风多发的城市,由于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容易导致市区内涝,影响群众生产生活。

  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指出,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六大行动计划,申报国家(省)海绵城市试点市,开展新建道路和河渠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试点,实施海田带状公园等植草沟改造。据了解,到2017年,基本解决市区水浸街问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减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城市原有生态系统得到较好的保护、恢复和修复,至少建成1个海绵城市试点示范区,海绵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得到进一步完善。到2020年,整个中心城区建成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工程体系,新区开发后综合径流系数不高于0.5,旧城改造后不高于0.6,城区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格局形成。

  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当前,我市正在加快推进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近期六大行动计划,重点对在建和拟建的建筑小区、道路、绿地广场、水系及其他工程项目逐步实施改造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六大行动工作进展顺利,其中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基本完善了城市规划管理有关规定。

  “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市政设施的改造与管理中体现,如新建或改造道路的绿化带,以前绿化带高于两旁路基石,现在呈凹陷状,水体不会再溢出路面而是积蓄或透过泥土层自然渗透,这就是建设海绵城市的‘细节’。”该负责人如是说。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