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湛江库 > 新闻报道

湛江 伟大战役的湛江篇章

2021-06-26 00:00:00 来源:湛江日报

  盛夏湛江,大地苍翠。

  6月25日,湛江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将接受隆重表彰,他们为我市乃至全省、全国的扶贫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庄严宣告。

  千年梦想,圆在今朝。中华大地上的劳动人民,终于告别绝对贫困。这一彪炳史册的丰功、光耀全球的伟绩,辉映着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党的十八大以来,湛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奏响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奋进强音,谱写出“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铿锵乐章,交出了一份亮丽的脱贫攻坚湛江答卷——

  全市81680户贫困户、233737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218条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性地告别了困扰湛江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作为广东省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级市,经过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湛江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脱贫群众精神风貌发生历史性转变、脱贫群众精神风貌发生历史性转变、基层基础得到历史性巩固,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湛江,开启了向着更高目标进发的新征程!

  聚力攻坚 成效卓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回望来路,每一个脚步都踏出奋斗和拼搏,每一帧风景都写满美好和希望。

  回顾征程,每一个脱贫奇迹的诞生都是一场硬仗,每一个脱贫时刻都值得记入史册。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湛江进入农业现代化进程最快、乡村环境最美、乡村经济发展最活、农民生活最优的时期。

  湛江市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以贫困不除誓不罢休的豪情壮志,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意志,聚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全市81680户贫困户、233737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218条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性地告别了困扰湛江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

  经过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提升。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3542.10元增加到2020年的15419.43元,增长335.31%。“两不愁三保障”全部实现。贫困户子女就读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学杂费全部免除,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保障范围。很多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很多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很多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经过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省定贫困村全部实现行政村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实现4G网络覆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基本完成,“厕所革命”取得明显进展。富民兴村产业蓬勃发展,建成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8个,实现“一县(市、区)一园”全覆盖建设目标。脱贫攻坚以来,雷州半岛广大农村焕发出生机、积蓄着力量、充满了希望。

  经过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脱贫群众精神风貌发生历史性转变。贫困群众迸发出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全市广大干部信心更强、干劲更足,“感恩奋进、抢抓机遇,推动跨越式发展”成为新时代湛江最强音。

  经过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基层基础得到历史性巩固。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成效明显。全市选派4200多名干部到1606个村(居)委会驻村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同时,我市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给湛江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政治任务,对口帮扶柳州市三个县180个贫困村、20.96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党建引领 苦干实干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

  南粤夏至,奔走在湛江大地,随处可见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向前、一栋栋农家新居错落有致、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房子有了,保障有了,产业有了,收入增加了,脱贫户踏上了致富路,美丽乡村迈出振兴阔步。

  在雷州市白沙镇符处村,村庄旧貌换新颜,处处皆风景,该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实现路通、电通、水通,人居环境整治明显改善,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有序推进。村民们都说,过去坑洼泥路、污水横流、垃圾臭气熏天、黑灯瞎火的情形已一去不复返。

  符处村下辖符处、赤坡、东山3条自然村,总人口两千余人。工作组入驻后,该村实行市、县、镇、村四级书记负责制,始终坚持党在“三农”工作中总揽全局。把夯实党组织基础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村两委干部及全体包联干部进行业务及档案整理培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脱贫攻坚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

  “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短短几年,符处村发生的沧桑巨变,是我市脱贫攻坚坚持党建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扎根基层、聚力攻坚、倾力奉献取得伟大成就的一大缩影和生动写照。

  湛江市是全省脱贫任务最繁重的地级市。如今,全市218条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脱贫进度从一度拖全省后腿到全省通报表扬,来之不易的成绩,与党建引领密不可分。

  5年来,来自各单位的扶贫干部分赴各地贫困村,走进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吃同住,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模范带头作用,紧紧围绕精准脱贫这根主线,精准施策,积极构建长效帮扶和稳定脱贫机制。

  同时,我市创新开展“十百千”干部回乡促脱贫攻坚行动,从2018年5月开始,在市、县两级两万多名干部中,分两轮选派1200多名本土干部回乡工作,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成效。

  时光为尺,标注闯关夺隘的奋斗豪情;岁月为证,彰显人民至上的赤子之心。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大战中,有无数负重前行的身影,有许多感人肺腑的事迹。广大扶贫干部扎根基层、倾力奉献、苦干实干,用“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接续奋斗 全面振兴

  奋楫扬帆奔小康,乡村振兴正当时。

  湛江是农业大市,近年来经过持续努力,全市“三农”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改变。

  目前,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正加紧制定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以更有力举措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落具体,奋力开创湛江乡村振兴发展新局面。

  ——全力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推动稳定长效脱贫。准确把握有效衔接的总体要求,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全面转向乡村振兴,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做好衔接工作,确保平稳过渡;把握强镇兴村重点,做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全面深化东西部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重大战略对接,努力推动实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区域合作。

  ——着力解决耕地和种子问题,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稳产保供。加强耕地管理,打好种业翻身仗,抓好粮食和农副产品稳产保供工作。

  ——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业,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高效。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坚持科技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着力发展现代特色优势农业,做大做强富民兴村产业,全面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体系,打响湛江农产品品牌,以业态融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加快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在规划引领上再深化,在乡村风貌上再美化,在乡村治理上再强化,主动发现、主动化解乡村各类矛盾问题,以乡村的平安和谐促进社会大局稳定。

  ——大力培育现代农民,进一步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增进农民福祉。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不懈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创设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培养适应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不断加大老区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老区发展条件。我市有老区县(市、区)9个,老区镇59个,老区村4981条,老区村占全市自然村的41%,老区在我市乡村振兴中有较大发展空间。要持续加大对老区的扶持力度,加强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老区特色产业,强化老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提高老区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我市老区振兴发展。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无数平凡又伟大的扶贫人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己的责任与担当,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将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坚决守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好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作者:本报记者邓耀瑞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