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湛江库 > 志书年鉴

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

2021-06-16 16:38:50 来源:本网

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

【概况】2015年,湛江市完成迹地林更新10536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453公顷;封山育林4137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645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29.60%。全市有自然保护区19个,总面积(包括海域)208.08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湛江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4.2分贝,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5.5分贝。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12个,日处理能力61.2万吨,年处理生活废水1.73亿吨。市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市区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值分别为0.010毫克/立方米、0.015毫克/立方米、0.045毫克/立方米,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市区空气质量指数(AQI)为18—166,其中达到一级(优)天数占全年有效监测天数60.2%,达到二级(良)天数占34.0%,空气质量在全国城市中稳居前列。城市饮用水源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市完成工程治理减排项目9个、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项目34个、结构关停减排项目4个、黄标车淘汰1.48万台。全市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9.03万吨,氨氮1.12万吨,二氧化硫3.01万吨,氮氧化物3.09万吨。

【《雷州半岛生态修复规划(2016—2035年)》编制】 2015年,湛江市为改善雷州半岛的生态状况,稳固生态基础,增加生态容量,修复受损生态系统,恢复自然生态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维持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安全保障。启动编制《雷州半岛生态修复规划(2016—2035年)》规划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为指引,以恢复和重建雷州半岛热带季雨林体系为目标,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结合,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并举,创新机制与依法治理并重,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同步,全面推进森林、湿地、海洋、农田及城乡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实施热带季雨林修复示范建设、桉树纯林改造提升、生态公益林扩面提质、重要引用水源地水源涵养林建设、农田林网生态廊道建设、沿海基干林带改造提升等20个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力争五年打基础,十年初见成效,二十年初步恢复热带季雨林,为区域实现美丽宜居、和谐发展的生态型海湾城市提供生态保障。该规划明确其总体要求、规划布局、生态修复工程、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保障措施等。

【生态文明区城镇村创建】2015年,湛江市申报创建坡头区为生态文明区,吴川城为生态文明城,生态文明镇25个,生态文明村1774个。各县(市、区)以申报单位为抓手,重点加大推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转运站、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主要道路“三化”(洁化、绿化、美化)、公共文化活动设施等硬件建成投入使用;加大各单位“六乱”(乱搭建、乱摆卖、乱停放、乱拉挂、乱堆挖、乱张贴)整治,加强保洁卫生工作,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容貌水平。同时,各地注重打造典型,树立样板,以样板典型引领创建,加强各地工作经验交流,全面形成树典型、学样板的良好氛围。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原则,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对申报创建单位,市按照“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区奖励150万元、城500万元、镇100万元,用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主干道“三化”建设及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及私营企业主用实际行动,反哺建设家乡。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新路子,引导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环卫作业、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加大社会宣传和新闻宣传力度,在各城区及镇村主要街道、公共活动场所,利用广播、传单、文艺演出、户外广告、多媒体等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各地新闻媒体,加大对创建工作正面宣传及对存在问题曝光。通过“出彩湛江百村行”骑行活动等方式,进行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创建工作。

【林业生态建设】2015年,全市造林更新1.35万公顷,完成全年计划任务101.5%。全民参加义务植树350多万人次,植树1070多万株。积极开展“青年林”“巾帼林”“功德林”等认种认养认捐和主题林冠名活动,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投资造林、营造全民植绿护绿氛围。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全年完成以乡土阔叶树为主的人工营造林0.59万公顷,完成沿海生态景观林带完善提升工程527.6千米、面积0.41万公顷和高速路景观林带166.7千米、面积0.04万公顷;新增市、县、镇三级森林公园16个、湿地公园6个,建成绿化美化乡村212个、其中省级示范点14个;开展创建园林式单位,全市新增“园林式单位”21个。市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完成生态林造林面积2721.07公顷。筹集各种防护林建设专项资金2300多万元,实施沿海防护林灾后重建和恢复工程。启动吴川吴阳片、东海林场片、雷州东里片、徐闻新寮岛和前山片等生态薄弱区域的沿海防护林建设工作,全市种植木麻黄或木麻黄和台湾相思等乡土阔叶树种混交林面积0.13万公顷。推进鹤地水源涵养林示范区建设工程,计划更新改造300公顷,完成造林100公顷,剩余200公顷完成造林备耕工作。(

【海洋资源环境保护】2015年,湛江市利用海洋宣传周(日)、防灾减灾周(日)、法律宣传日以及全市各地增殖放流活动契机,大力宣传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以及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等法律法规。

         海洋环境评价及监测 是年,全市审查审核用海项目的海洋环境评价报告3个,收缴海洋与渔业资源损失补偿款42万多元,参与涉海项目的环境公众评价5个;开展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发布2014年度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 是年,积极做好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升级调查审核;推进中海油企水—乌石海洋保护区内用海项目保护区调整以及特呈岛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

        人工鱼礁建设 是年,全市建成人工鱼礁9座,在建3座,投入资金6293万元,建成人工鱼礁礁区面积8510.7公顷,制作礁体8500个,投放礁体8201个,购置礁区执法管理艇7艘。完成南三岛东人工鱼礁工程建设及硇洲东和硇洲海洋牧场、雷州乌石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大部分礁体制作。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是年,全市组织增殖放流经济物种和濒危物种放流活动10次,投入金额445万元,放流鱼虾苗9254万尾,中国鲎30万尾,海马5万尾。

       水生野生动物管理 是年,全市累计发放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80多本,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260多本。全年救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绿海龟、太平洋丽龟等12只。

       流沙湾生态修复 湛江流沙湾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是2012年中央分成海域使用金支出项目(环保类),总投资1500万元。主要工程包括红树林湿地重建生态修复66.67公顷、新种植海草场33.33公顷、修复退化海草场33.33公顷、种植海藻场13.33公顷、增殖放流以及验潮井建设、流沙湾网箱整治等。2015年,完成增殖放流、海藻场重建生态修复以及红树林前期调查和规划设计、流沙湾网箱养殖规划的编制工作。

【城市生态景观水系建设】2015年,湛江市高标准建设城市生态景观水系,打造“水畅、岸绿、景美、人和”的城市水景观。开展滨湖堤岸整治工程。全长12.5千米沿湖岸建设的绿道贯通,新建跨湖栈桥主体工程完成。升级改造的3千米长绿道及新建的游艇码头、2个广场等项目于5月底完成投入使用。南柳河堤岸6千米主河道堤岸建设工程于上半年竣工验收,南柳河基本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合流水库扩建工程的泵站工程项目建设资金落实到位,正在进行监理及施工招投标工作。东山垌湿地综合整治工程完成租地红线测绘、概念性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甘村水库整治工程综合整治方案编制完成,相关整治工作启动,水库清淤、工业污染源截污分流、禽畜养殖场关闭、库区勘界立碑等整治工作取得进展。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