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建设(2013年)
依法治市
【依法治市概况】 2013年,湛江市《法治湛江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年)》(简称《五年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各级党委加强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全面部署依法治市工作,出台《湛江市2013年依法治市工作要点》。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组织书记向党员述职、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重大决策征求民主党派及工商联意见、党务公开等制度。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在征地拆迁、扶贫开发、重点建设等一线考察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实现干部交流轮岗制度化,开展机关作风整治活动,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清风”系列廉政教育,强化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管理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对6个政府组成部门进行工作评议,对重大项目建设、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区“六乱”整治情况等开展视察和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问政新形式,以“人大代表论坛”的形式创新人大监督工作,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积极化解基层矛盾,改善法治环境。雷州市推行重点项目代表票决制和人大代表测评治安办法,当地治安明显好转。全市开展《五年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推荐依法治市工作先进单位28个和先进个人28人。开展民主法治镇(街)、民主法治村(居)创建活动。民主法治镇(街)创建率34.17%,民主法治村(居)创建率50.93%。
【法治政府建设】 2013年7月18日,《湛江市人民政府2013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一批)》公布实施,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89项,其中取消82项,转移19项,下放或委托管理88项,在全市开展以简政放权、提速增效、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主要内容,以调整审批职能、压减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为重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同时注重强化后续管理,做好工作衔接,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加强依法行政配套制度建设,市政府出台《湛江市政府行政决策规则和程序规定》《湛江市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和合法性审查制度》《湛江市依法行政定期报告制度》等文件,按规定向省政府及市人大报告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推行政府机关负责人行政案件出庭应诉制度。开展行政执法体系改革,构建“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加强政府层级监督,运用行政复议手段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开展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评估工作。维护法律权威和政府诚信,树立“新官也要理旧账”“发展是政绩,清偿债务也是政绩”的政绩观,全年共完成法院生效判决涉及党政机关18.6亿元的历史债务清偿。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013年,湛江优化司法职能和资源配置,推动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实行检察系统量化分编,提高公安机关信息化装备水平和操作能力,破解“案多人少”“法官、检察官断层”难题。推进阳光司法,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审判质效提升年”活动,强化审判管理;市人民检察院阳光检务不断深入;市公安局实现“一升、二降、三无”(公安执法工作的质量水平明显提升;涉警信访案件同比下降,群众投诉率同比下降;无发生执法安全事故,无发生错拘、错捕案件,无发生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全面推进司法惠民工作改革,开展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进社区、进村镇、进企业活动,积极拓展司法惠民、便民服务,提高司法公信力。市司法局深入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实践活动,构筑“大援助”格局,强化服务保障民生。
【社会管理法治化】 2013年,湛江市注重创新机制建设,市第一批共20个社会创新观察项目正式实施,涵盖法制建设、人口服务管理等领域,将社会管理关口前移,城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延伸到农村,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创建平安湛江,开展清枪、禁赌和禁毒专项行动,其中破涉枪案件293件,全市涉枪犯罪大幅下降,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下降15.3%。市公安局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群防”为主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开展打击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完善综治信访维稳机制,建立健全重大社情动态排查预警制度,推动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整合来信、来访、网上信访、手机信息及视频信息平台,畅通和拓展民意诉求渠道;推进县镇村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平台建设,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全年全市三级平台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7211件,成功调解16127件,成功率93.7%,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按法治框架解决基层矛盾试点工作】 2013年,湛江市被省确定为全省“在本行政区域按法治框架解决基层矛盾”试点市,出台《湛江市按法治框架解决基层矛盾试点工作方案》《湛江市按法治框架解决基层矛盾试点工作方案各牵头单位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定期通报、督促检查等系列制度,按法治框架解决基层矛盾试点工作初步形成湛江特色。全市实现与县(市、区)、镇街、村三级平台与诉前联调工作室、基层司法所无缝对接,形成多元联动调解机制,基层大量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全年全市诉前联调工作室共成功调解案件1414件,调解成功率91.5%;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矛盾1.14万件,调解成功率97.7%。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出台《湛江市关于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的实施意见》《湛江市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机制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工作的实施意见》。至是年底,全市建立各类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350个,其中企业人民调解组织323个,工业园区调解组织1个,物业管理纠纷人民调解组织13个,专业市场人民调解组织2个,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1个,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组织9个,校园人民调解组织1个。
【“阳光法治 法治惠民”主题实践活动】 阳光法治工作深入开展。2013年,湛江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对阳光立法、阳光政务、阳光警务、阳光检务、审判公开、阳光狱(所)务、阳光村(居)务、阳光综治、阳光厂务、阳光校务等工作提出新要求。市县两级检察院通过开通检察官方微博等形式增加检务公开内容,市人民检察院“湛江检察”新浪微博忠实读者3.6万人。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以公开促公正,全面推进“阳光司法”,推进审判、执行公开;法院开放日和庭审直播不断规范化、常态化,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完善联络制度,认真办理代表建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案件35件,观摩庭审35次;全年全市法院举办开放日22次,利用微博庭审直播18次。扩大法律文书上网范围,司法宣传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市总工会建成工会视窗,及时公布各类信息,促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各地各部门将推进各项工作的公开化建设,落实便民利民措施,作为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工作规范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公开栏、政务网站等公开信息,方便群众办事。
法治惠民实事工程组织实施。是年,湛江市以建设“一市一品牌”“一行业一品牌”为目标,要求全市各地各单位,特别是依法治县(市、区)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在结合组织实施本地区惠民实事工程的基础上,每年重点选择并组织实施1—2件法治惠民工程,发挥示范效应。是年,湛江市把开展城市饮用水源保护(主要是廉江市鹤地水库环境综合整治)、依法整治市区交通秩序和开展生态文明区城镇村创建活动作为法治惠民重点工程项目扎实推进。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监督宣传,加快建设食品安全示范点。各地各部门把法治惠民实事工程作为促进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项目实施,部分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法治文化建设】 2013年,湛江市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暴力、共促和谐”主题普法活动,推广“一中心三平台”(以法制教育片制作为中心,多媒体法制宣传车、电视普法专栏、普法网站为基础)普法模式,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农场、进军营“八进活动”。至年底,湛江市普法亮点品牌20个,普法新格局初步形成。如湛江市公安局制订《湛江市公安机关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三年规划(2013—2015)》,主要依托法治文化建设为普法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创新思路、完善机制、深化举措、扎实推进,进一步拓宽普法宣传阵地,推进“文化育警、文化强警”工作。徐闻县注重营造争创活动大氛围,开展评选30个“六无”(无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责任事件、无“黄赌毒”行为、无邪教行为、无村官经济违法行为、无村斗和群体越级上访)村庄、100个五好家庭、1000名遵纪守法好公民表彰活动。徐闻县司法局创新制作3辆多媒体法制宣传车,常年到全县各地开展法制宣传。廉江市开展以“做守法学生,当合格公民”为主题青少年法制讲座,26名科局级领导及市分管领导组成市级宣讲团对全市100间中小学举办讲座。“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遂溪县吴家村,在县、镇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积极创建吴家村“农民法治文化公园”。
依法行政
【规范性文件管理】 2013年,湛江市法制局配合“两建”工作,研究梳理了在市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需要通过省立法解决或市制定规范性文件进行规范、约束的问题,审查出台了湛江市市场监管黑名单制度规范性文件6份。严把规范性文件审查关。年内审核《湛江市湛江港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市政府规范性文件15份,审查批准部门规范性文件12份。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湛江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实施办法》,同时废止湛府办〔2005〕34号《湛江市关于贯彻实施〈广东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的通知》。严格规范性文件清理,把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和“两建”工作相结合,牵头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市政府废止了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湛江市关于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若干规定》,并及时通过网站和媒体向社会公布。协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删除《湛江建设信息网》中因工作失误未及时更新的“实行招标代理机构进湛登记备案”事项(该事项因不合上级文件要求,已于2010年被撤销),消除社会大众疑虑。加强对县(市、区)政府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指导和督查。年内共审查各县(市、区)报备文件30份,审查率100%。向省、市人大报备规范性文件规范率、及时率、准确率达100%。开展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工作,会同市海洋渔业局对2012年出台的《湛江市浅海滩涂养殖管理暂行办法》开展实施情况后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向市政府提出修订建议。
【政府法律顾问服务】 2013年,湛江市法制局认真处理市政府涉法和民事应诉事务,对《湛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南方网合作协议》《湛江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土地出让补办手续等35份涉法合同和事务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办理省征求意见文件25份,审核市政府(办)交办文件227份。优化法律服务方式,根据《湛江市人民政府及工作部门采购法律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招标确定10家律师事务所具有为市政府及其部门提供法律服务资格。
【行政复议应诉】 2013年,湛江市法制局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矛盾化解能力。创新行政复议工作,认真组织复议听证,快速处理复议申请,并把调解作为化解矛盾重要方式,成功调解15个单位(个人)与开发区签订自行关停砖厂协议,并撤回复议申请,做到“定纷止争”与“案结事了”。是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36件,办结119件,结案率比上年提高24.5%;中止受理8件,在法定期限内尚在办理9件。办结案件中维持46件,撤销24件,驳回8件,终止39件,确认合法2件。审核市政府作为被告或被申请人的行政诉讼应诉答辩状30份,上诉状6份,办理以市政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答复件18件,办理市政府作为当事人的行政诉讼案件14件,胜诉12件,胜诉率85.7%,为政府挽回土地等权益逾价值百亿元。
【行政复议宣传】 2013年8月28日,湛江市法制局在赤坎区世贸广场集中开展“湛江市行政复议宣传和咨询一条街”活动,派发行政复议书籍、宣传单张等资料10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200多人次。编印《行政复议基本常识》宣传单张3000份,分发市直部门、各县(市、区)法制局和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供办事群众取阅。在《湛江政府法制网》开设专栏,发布行政复议相关法律规范和政策文件、工作动态等信息。在《湛江日报》刊登行政复议常识,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工作。
【行政执法监督】 2013年,湛江市法制局强化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意识,组织举办行政执法人员法律业务培训班22期,培训人员4324人次。建立行政执法人员信息档案,完成行政执法人员补(换)证1500人,公开行政执法主体与行政执法人员查询入口,加强社会监督。做好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工作,全年共收到报备重大行政处罚案件43件,全部在规定时限内认真审查办理完毕。完成《湛江市人民政府2013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一批)》,报请省政府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89项,其中取消82项,下放或委托88项,转移19项。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全年共受理群众投诉案件26件,全部办结。开展市区停车位管理不规范、乱收费及收费不开具发票等问题专项调研,提出了监督意见。配合市监察局维护好行政执法电子纪检监察系统,审查行政处罚事项128项,其中通过92项,未通过36项。组织开展鹤地水库水源保护、吴川富通城“三旧”改造等专项行政执法监督4次,协调处理鹤地水库水源保护线内猪场清拆“钉子户”工作,收到好效果。做好依法行政考评工作,按照《广东省依法行政考评办法》8项指标和26项基本要求,制定湛江市依法行政考评指标一览表。开展全市依法行政考证自查1次,针对存在问题督促有关部门查漏补缺。
政务公开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2013年,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www.zhanjiang.gov.cn)按照王中丙市长提出的“围绕中心,搞活版面,充实内容,充分互动,办出特色”要求,不断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全面提升网站管理水平。建立全市政府系统互联网站群,以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中心,全面整合县(市、区)、各部门网站信息和服务互联互通运转机制,探索市府办与各部门共建共管新型管理模式,采取信息报送,网站链接,栏目共建等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市政府门户网站建立城市动态、魅力湛江、网络问政等80多个栏目2000多个子栏目。开设“2013年15件民生实事”“学青岛推崛起”等26个专题专栏,在群众关心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加大宣传公开力度。设立“湛江政务微博”版块,搭建湛江政务微博群平台。加强网络问政,组织开展12期市领导“在线访谈”,内容涉及面广,涵盖新城建设、“三环四通”、安全生产、交通治安、平安湛江、文化娱乐、旅游发展、医疗保障、城市建设管理等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政府信息。完善英文版改版建设,增加时政新闻一级栏目和中国日报英文版“湛江专刊”,更新湛江概况、旅游、美食、投资等信息,持续更新时政新闻,拓展优化政府信息发布平台。
【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 2013年,湛江市在上年建立定期召开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机制的基础上,以主动做好重要政策法规解读、妥善回应公众质疑、及时澄清不实传言、权威发布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为重点,坚持每个月至少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及时向社会发布政府重要决定、重大决策和涉及民生的重大事项。是年共召开新闻发布会20次。1月13日茂名石化湛茂输油管529号管线发生原油泄漏事件,市政府24小时内召开3次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将事件具体情况及处置措施向社会发布;2月13日坡头区官渡镇发生的爆炸案,相关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助、指导新闻发布事宜。这些举措很好地引导了舆论导向,避免产生谣言影响民心和影响社会稳定。
【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建设】 2013年,湛江市与知名媒体合作,建立健全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机制。不断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发布机制,针对公众关切,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权威政府信息,特别是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决策部署等方面的信息。如市政府常务会议新闻报道,全年共发布16期;对群众关心的湛江海洋周实施方案、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农村公共均等化工作等事项进行报道。建立专家解读机制,在重要政策法规出台后,及时组织专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科学解读,定期在政府门户网站等平台上发布,加强解疑释惑。
【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建设】 2013年,湛江市加大环境保护、财政预决算、保障性住房等10大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并在公开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如环境保护方面,每月定期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发布湛江市主要河流水质监测结果。市财政局通过机关刊物《财政信息》《财政信息专报》等公开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财政系统日常重要工作和各项改革进展情况,邀请电台、电视台、报社记者参加重要的财政会议和采访重要的财政工作,借助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有关民生支出和重点改革进展情况及成效。
【重点领域信息主动公开】 2013年,湛江市推动行政审批等10个重点领域信息主动公开:市级政府部门公开预算和决算,争取2年内公开“三公”(公务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用)经费和行政经费,各县(市、区)政府及其部门加快“三公”经费公开步伐;抓好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生产安全事故、征地拆迁、价格和收费等事关民生福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推进医疗卫生、科研、文化机构及高校、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加大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心的社会公共服务信息的公开。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 2013年,湛江市为规范依申请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统计工作,购买省政府依申请公开平台上的依申请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统计两套系统,率先在全省推动依申请公开平台延伸至县(市、区)及镇(街道)的建设,畅通依申请公开渠道,全年全市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357宗,全部予以答复。
【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 2013年,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与省内知名媒体合作,深度优化网站,充实内容,充分互动。策划10多个专题宣传湛江2013年政府工作亮点;开通“湛江发展”论坛,从海洋经济、投资环境、交通、城市建设、民生等各个方面与网民进行深度交流,加大政民互动;整合“魅力湛江”栏目,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湛江基本市情、城市魅力。各县(市、区)政府和各部门加强政府信息上网发布工作,对各类政府信息,依照公众关注情况梳理、整合成相关专题,以数字化、图表、音频、视频等方式予以展现,使政府信息传播更加可视、可读、可感,增加政府网站的吸引力、亲和力。
【政府新闻发布体系】 2013年,湛江市各县(市、区)政府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会制度,提升新闻发言人的履职能力,建立重要政府信息及热点问题定期有序发布机制,及时发布公众关注度高、公益性强、涉及面广的重要政策和重大事项等相关信息。各部门,特别是重点领域如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部门加强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增加信息发布频次,积极回应公众关切的问题。
【政务公开监督检查】 2013年,湛江市各县(市、区)政府和各部门完善政务公开系统内部监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注重发挥各级人大、政协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结合机关效能建设、执法监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开展政务公开监督检查;建立政务公开意见簿,设置举报箱和举报电话,聘请社会监督评议员,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监督。
体制改革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013年,湛江市按照建设“小政府、大社会、好市场”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得到有效压减。7月,《湛江市2013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一批)》公布实施,市级共取消审批事项82项,下放或委托管理88项,转移19项;10月,各县(市、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第一批)》实施,共取消审批事项977项,下放或委托管理25项,转移52项,购买服务4项。《湛江市2013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出台后,市编办与市监察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市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工作的通知》,确保各级行政审批调整事项落实到位。全面清理设定行政审批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积极推行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配合市行政服务中心完成市直55个部门共计1104个事项的界定工作,其中行政许可457项,非行政许可178项,社会事务服务事项469项,并对事项进行编码。
【政府机构改革】 2013年,湛江市遵循自上而下、积极稳妥的原则,改革完善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将食品安全办和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及药品管理职能进行整合,重新组建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对食品药品实行集中统一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把市卫生局的职责、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职责整合,组建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进一步深化新闻出版广电部门改革,优化机构编制配置。出台《湛江市关于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湛江市关于市县卫生和计生、新闻出版和广电部门职能转变及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的“三定”规定,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等3项改革基本完成,县(市、区)改革全面启动,为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行政管理体制打下基础。
【简政放权】 2013年,湛江市进一步理顺市与区的权责利关系,下移管理重心,出台《关于进一步理顺市与区权责关系的意见》,加大对市辖区在企业投资、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监管等方面事权下放的力度,最大限度释放市、区发展经济的能量。加强执法体系建设,合理界定市区执法权限,逐步将文化、食品药品、医疗卫生监督执法下放区级负责,推动执法属地管理,发挥基层政府就近管理、便民服务的作用,提升区政府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2013年,湛江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的决定》精神,全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设置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管理机构,带动全市滨海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拟定海东新区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方案,并向省政府申请报批。设立湛江市土地储备管理中心奋勇分中心,逐步理顺区级土地储备管理体制。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013年,湛江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整合事业单位资源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事业单位改革。是年,对工作任务相同、相近的事业单位进行合并,市四套班子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整合组建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湛江市外事服务中心与湛江市华侨服务部整合为市外事侨务服务中心;市会计函授学校、市国家债券服务部、市渔业技术培训中心等已不正常运行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市进出口物资公司等完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至年底,全市5621个事业单位已经完成分类改革4553个,完成率81%。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稳妥推进,确定湛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湛江市商业技工学校为试点单位,草拟了试点单位的理事会组建方案、章程、工作制度等,有效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
【专项体制改革】 2013年,湛江市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委员会,出台《湛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整合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善管理体制,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动作、规范透明、监管有力”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运作机制。加强市公安局、市检察院等政法机关资源的整合,积极创新公安系统警务体制机制,推进警力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