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湛江库 > 志书年鉴

政治文明建设(2007年)

2021-06-18 15:05:06 来源:2008湛江年鉴

政治文明建设(2007年)


依法治市

【党委统揽依法执政】  2007年3月,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二次会议。会议由市委书记、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徐少华主持,市政协主席、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康寿等出席了会议。会议传达了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精神,汇报了2006年本市依法治市工作情况,审议通过了《湛江市2007年依法治市工作要点》。4月,市委以市委办文件方式转发了《湛江市2007年依法治市工作要点》。是年,市委持续积极发挥人大在依法治市中的主导作用,推动人大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市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对城市规划、妇女权益保障、义务教育、人民防空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配合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广东省封山育林条例(草案)》和《广东省江河流域管理条例(草案)》等12部法律法规的立法调研工作;督促市政府对11家污染企业作出限期治理的处理意见,确保废水、废气、噪声达标排放;对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管理情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法院执行情况、行政效能建设等内容进行专项调研;督促列入常委会议题的湖光岩风景区、森林公园保护管理、江海堤围建设、气象和饮水安全等议案的办理,对水库移民议案、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议案和渔民转产转业议案进行了跟踪检查;召开了全市人大农村农业、人大教科文卫、华侨民族宗教等工作会议,举办计划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培训班;依法做好省人大代表的推荐和选举工作,与市委组织部共同组织5个考察组,对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重点考察,并配合市委组织部和统战部,召开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协商会议,通报了有关代表候选人推荐情况。11月16日,依法选举产生了60名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是年共依法任免干部98名,指导县(市、区)人大依法补选了7名市人大代表,依法推荐7名全国人大代表候选人。

【政府依法行政成效明显】  一是市政府抓紧部署,积极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起草了《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将依法行政8个方面的17项任务分解落实到9个县(市、区)政府和40余个市政府部门,明确规定了本市今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任务及措施。组织召开了全市政府法制工作会议,并举办了一次全市政府系统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全面部署依法行政工作。定期对行政许可文件和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清理,各部门把清理后的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实施主体等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公布。9月,湛江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正式开通,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5个环节实行实时监控。第一批43个单位共496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电子监察系统监管,全市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时限由平均法定时限21个工作日缩减为7.5工作日。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扩大和规范,市直部门全部公开作出服务承诺。二是依法理财推进改革。是年,逐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大县(市、区)国库集中支付试点范围。目前,市直193个预算单位已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财务核算集中监管改革范围由20个单位扩大到193个。对市级财政2006年安排100万元以上,或未达到100万元以上由市级财政连续两年以上安排的项目资金全面开展了自我绩效评价。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法,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及价格信息库,建设政府采购专家库。积极拓宽政府采购范围,对年度预算已安排、属于政府采购目录范围以内和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支出项目全部实行政府采购。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的监管工作,从7月1日起分3类将尚未纳入财政管理的非税收入分别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三是积极探索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在市区实行了地段分类管理,划分为“严管地段、控制地段、规范地段”三个类别,按照类别管理。开展“创建示范街,推进城管进社区”的活动,将执法中队分配到各街道办,将城管执法人员与区城管协管员、治安联防队员编成联合执法组,加大机动巡查执法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执法效果。开设了城管执法电子网页,将机构设置、职责范围、常用电话、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处罚标准等内容公开发布,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建立了城管投诉热线指挥中心,开通了投诉热线,受理单位、群众对违反城市管理有关规定行为的投诉。自开通以来,已经接到投诉380宗,其中属职能范围的投诉364宗,办结率达97%,使群众的投诉得到及时的解决。四是强化政府内部层级监督作用。按照“把得紧、把得住、把得好”的工作思路,规范政府建章立制工作,做好文件的审核修改工作。是年,市法制局共办理各类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217份,为本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加强对《行政执法证》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坚持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的原则,对申办《行政执法证》的执法人员坚持先培训后发证的原则,把好执法资格审查关。全年共受理公路“三乱”投诉35宗,经调查,没有定性为公路“三乱”的案件。

【强化司法规范维护公正】  一是加快规范化建设,提高执法水平。2007年全市法院把规范化建设作为本市法院机关作风整改活动的主要内容来抓,以规范审判程序、加强队伍建设、严格行政管理、强化综合监督4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形成具有法院特色的规范管理体系。市检察院进一步健全了院领导联系基层院制度,新建立了市检察院业务科室对口联系帮扶基层院制度和对基层院开展巡视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基层院考核办法,努力提高基层院规范化建设水平。市公安局针对容易发生问题的岗位和环节,不断健全完善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杜绝执法随意性。结合警务规范化工作,不断扩大警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把公安机关的执法权限、执法人员、执法依据、办事过程、执法进度、执法结果、执法文书等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认真开展以“基本法律知识考试、执法办案卷宗考评、信访工作考查”为内容的“三考”活动,全面严格地考查各县级公安机关的整体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标准,加大了执法业务考核方面的比重,把执法绩效考评与领导干部的使用、民警的奖惩紧密挂钩。市司法局推行“规范化建设量化考核”管理,加强律师事务所制度建设,制定完善各类管理制度28项,对各律师事务所登记的1270宗案件基本情况进行逐一排查,确保规范。二是加大司法改革力度,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本市法院开展立案、信访、庭审、执行、裁判文书5个“文明窗口”建设。各法院都已按照要求建立起了立案大厅、信访大厅,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全市检察机关结合全市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完善各地、各单位的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机构,构建多层面、宽领域的社会化预防网络机制。深入开展以“群众参与,反腐倡廉,服务和谐”为主题的举报宣传周活动,加大举报宣传工作力度。是年,共聘请人民监督员55名。各试点检察院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确保应当由人民监督员监督的职务犯罪案件无一例外地进入监督程序,保证人民监督员独立自主地进行评议。市公安局大力推进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实现接处警、调查取证、法律文书制作、执法监督、综合查询、执法审批等公安业务在网上的一体化流程办案。市司法局积极稳妥地推进劳教管理工作改革,市戒毒劳教所5月份试行开放式管理模式,至10月底止,共对57名表现好的劳教人员实行开放式管理。三是广泛开展法治理念教育,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全市政法系统扎实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工作。市公安局重点抓好对领导干部、晋职晋衔民警、首任民警和一线执法民警的执法思想和法治理念培训工作;积极开展整顿机关作风活动,在公安部“五条禁令”的基础上,本市出台了“十条禁令”,“五严一善”(严打两抢、严办刑案、严查赌博、严治交通、严管队伍、善待群众)等措施;广泛开展大讨论活动,广泛开展“以案析理”活动,结合正反面典型案例,深刻剖析执法理念上的误区和偏差。全市法院于6月组织全体干警进行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考试和向黄学军同志学习活动,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市检察院采取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教育。

【深化平安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07年,本市进一步完善领导、访民、处置、问责等4项机制,通过立足基层抓网络、相对集中抓排查、领导包案抓调处、加强引导抓苗头,加大对军队退役人员、山林土地及海滩涂权属纠纷,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等4类重点越级上访群体的防范化解工作,切实关注民生问题,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及时将一批矛盾纠纷及苗头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4月召开湛江市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及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现场会,总结全市和霞山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及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工作的经验,推动全市全面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及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2007年市、县两级政府处理信访大要案1340多宗,全市信访总量下降38.6%。

         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是年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重点开展了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社区)、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先后在赤坎、霞山两区召开了平安建设动员大会(或现场会),全面部署推进平安湛江建设工作;将赤坎区作为平安县(市、区)建设试点,采取市综治成员单位挂点等办法,努力打造平安赤坎。全市选定平安建设示范县(市、区)1个、示范乡镇(街道)27个、示范村(居)委会554个,其比例居全省首位,有力促进农村平安建设。全市大部分县(市、区)都组建了治安联防巡逻大队,基层各种治安联防队(护村队)共1620支10600多人。针对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的治安问题,本市政法机关始终坚持“严打”方针,密切配合,精心组织,重拳出击,先后开展了“惊雷”、“粤鹰”、“粤鹰2”、“利剑”、“闪电”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两抢一盗”、各种恶势力和严重暴力犯罪,有力地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嚣张气焰,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司法机关以职能发挥为依托,努力提高政法机关服务水平。两级人民法院为配合本市国企改革,处理破产案件,盘活国有资产,配合政府解决职工安置等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作用。市中级法院和检察院与公安局密切配合,成功侦破并依法宣判了彭桂发涉恶犯罪系列案件,有效地震慑犯罪,取得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司法行政机关积极为企业提供顾问、咨询、公证等法律服务。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调研、农村法律援助调研、法律援助与有关部门衔接调研、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调研、农民工法律援助异地协作的调研等多项调研活动,制定相应的帮扶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更好地为困难群众提供合格的法律援助。制定下发《关于充分发挥律师职能积极参与维稳工作的意见》,成立湛江市律师参与敏感案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了重大群体性敏感案件汇报制度,至10月底止,报备各类敏感案件41件,为上级部门及时掌握本市敏感性事件提供了参考。民政机关着力抓好社保、优抚、安置等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了本市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
【加大依法治市宣传力度】  制订了《湛江市领导干部任职前实行法律知识考试的制度》、《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核登记制度》、《湛江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等制度,用制度确保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落实。先后举办《广东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培训、讲座120多期,培训干部达8000多人次。成立了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下发了《湛江市关于加强对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意见》,利用春节慰问的时机,各级普法部门为新农村赠送普法读物、普法挂图,充实基层图书阅览室,到车站、码头为农民工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和进行法律咨询。举办“普法茶亭”,使老百姓学法有场所。认真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广东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工作,2月,由市依法治市办和市普法办组织召开了各新闻媒体和市普法讲师团成员座谈会,对做好《条例》的宣传和宣讲工作进行了座谈讨论,并定3月为学习宣传《条例》月,全市全面掀起学习宣传新高潮。12月4日是我国的第7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本市围绕“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人文奥运”这一主题,在海滨公园举行系列活动加大法制宣传工作。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活动,并为本市大型普法维稳图片流动展览揭幕。当天有5000多群众到场参与,共发各法制宣传资料8000多份、接受群众法律咨询660人次,为群众解答法律疑难问题320个。

【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  2007年,全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积极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把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作为维护农村(社区)稳定和推进农村(社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村(居)民会议、选举、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及自治章程和村(居)务、财务公开等制度,实现依法治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按照全国和省、市关于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要求,部分县区制定出考评标准,对“民主法治村(社区)”进行了自评及开展阶段性检查。市依法治市办公室从5月开始,先后到市直部分单位、各县(市、区)对本市“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进行调研。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工作,使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干部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法律素质普遍提高,自觉学法,遇事讲法、用法的氛围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依法行政

【依法规范文件和政策措施】  2007年,市法制局按照维护法制统一、联系地方实际,服务社会发展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是年《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订计划》,严把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质量关,共办理各类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217份,涉及税收、征地、教育、建设、保险等社会事务领域,其中,审核市政府(办)文件107份,对10份市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前置审查批准,对县(市、区)政府62份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对省政府、市人大常委会转来征求意见的15份法律、法规和规章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向省政府上报备案市政府规范性文件9份,草拟有关涉法文书、报告等14份。为了促进机关作风建设有新的突破,与市监察局为主制定了《湛江市行政机关及公务员首问首办责任制实施办法》、《湛江市政府工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办法》和《湛江市行政效能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3份规范性文件,对行政机关首长、办事人员的工作进行了规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县(市、区)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严格按《广东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进行备案审查,使本市规范性文件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较好地发挥了市政府法律顾问、参谋和助手作用,为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秉公行政复议和应诉】 一是市法制局认真进行复议工作,每年约办理复议案件120多宗,平均每两天半就要办结一宗。在审理行政复议案件中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办理,重事实,重证据、重依据。办理的每个复议案件均经集体讨论,避免出差错。对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采取书面审查形式;对于重大复杂案件,尤其是占比例很大的土地山林纠纷案件,都采取现场勘查等方式;对疑难案件还采取听证会的形式质证,并认真听取各方当事人的意见,查清事实,使市政府作出的复议决定合法适当,真正实现了“定纷止争,案结事了”,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2007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34宗,结转案件20宗,办结案件117宗,其中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115宗,终止复议的20宗,确认被申请人违法的1宗,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并发回重作的48宗,驳回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书3宗,还有37宗正在审理之中。全年办理的行政复议案件,没有一宗当事人越级上访,社会效果良好。二是认真做好应诉工作。2007年,市法制局受市政府的委托,出庭应诉案件21宗,其中胜诉19宗,败诉2宗。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2007年,市法制局共受理行政执法投诉案件33宗,已办结31宗。是年,一改过去行政执法监督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查处案件上的工作方式,而是平时注意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执法机关的意见,在未造成行政执法重大过错之前,提醒行政执法单位规范执法行为,帮助执法单位解决执法中遇到的难题。同时注意协调和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减少执法单位与行政相对人的对立。是年,共收到治理公路“三乱”投诉28宗,其中,26宗已办结,经查实,均不认定为公路“三乱”,另2宗正在办理之中。该局注重加强日常工作检查指导,加大了公路巡查力度,坚持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巡查,并在重大节假日里与市纠风办一道,联合进行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在办理行政投诉案件中,不满足于对投诉案件进行调查,对普遍存在的问题也进行认真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预防争议的重复发生。如年初,有几起群众投诉雷州市交警以“使用伪造假牌假证”对外挂车辆实施处罚,意见很大。该局多次深入调查,了解到本市外挂车辆约有5000-6000辆,税费都在外省缴纳,使本市流失的税费每年在亿元之上。车辆大都外挂农机牌,没经过严格的检测,交通事故频率高,给本市的车辆管理大增难度。市法制局按照“四服务两促进”的要求,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提出书面的建议,准备报请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全面整治本地外挂车辆,促使外挂车辆车籍转回本市,从而彻底解决问题。

【加强执法队伍管理培训】为贯彻落实《广东省行政执法队伍管理条例》,加强对《行政执法证》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坚持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的原则,对《行政执法证》实行定期审核,认真协助省政府做好《行政执法证》的更换和发放工作,确保执法人员的执法资格及其执法证的合法性、有效性。对申办《行政执法证》的执法人员坚持先培训后发证的原则,把好执法资格审查关。是年,共组织和指导(派人授课)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共8个班次,培训2200余人,办理申领和换领《行政执法证》近3000个。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