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肇庆库 > 典型人物

驻村工作是靠脚底板走出来的—— 记肇庆市广播电视大学驻村干部段利军

2017-04-14 11:52:00 来源:西江日报

  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启动以来,肇庆市广大驻村干部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沉入”农村,深入群众中间,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帮助民富,用情化解民忧,点点滴滴折射出美丽的光芒。

  在吹响这场扶贫攻坚战的号角之前,段利军是肇庆市广播电视大学的一名老师,而如今,村里人口中的“段老师”,担负着广宁县南街镇多个行政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是深受乡亲们信任的驻村干部。

  转变角色“驻”进群众心窝

  翻阅段利军的微信朋友圈,乡村生活和教育信息交错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布内容让人很快就能察觉到他的“双重身份”:肆意飞上电脑屏幕的蚂蚱,虽被戏谑成“等多几个炸来吃”,却也能感受到驻村干部艰苦的办公环境;播种的田野、晒满屏幕的红薯干、亟待移栽的各种经济作物,虽充满田园之趣,却也能看得出扶贫干部对工作的满心关切。偶尔穿插出现的读书笔记、诗词歌赋、教育话题,又会让人不禁感慨:噢,这原来是一个怀着诗意生活的电大老师。

  进驻扶贫村后的段利军迅速进入角色:“一开始确实有点不适应,我们做老师平时工作比较有规律,进入扶贫村后,必须根据村民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时机去探访困难群众,白天走家串户,晚上争取时间输资料、找项目。驻村的这段时间,磨练了意志,考验了能力。我从村民身上学到了勤劳、智慧和朴实,从村干部身上学到了一线处理问题的方法,农村成了我新的课堂,实践成了我最好的老师。”

  段利军用实际行动“驻”进群众心窝里,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段老师”。

  千方百计化解村民困难

  “驻村工作是靠脚底板走出来的。”这是段利军成为驻村扶贫干部以来最深切的感受。脚底板不仅要用来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详细了解村情民意,完善农户家庭信息档案,更要用来为困难农户四方奔走,寻找合适的扶贫项目,为困难群众引来“活水”,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

  通过深入调研,结合定点扶贫村的具体情况,段利军先后考察了多个经济作物种植产业:以富溪村作为示范点,进行富硒小南瓜种植,由于规模做不到预期效果,项目功败垂成;接着又先后考察了百香果、凉粉草等多个项目,都不甚理想。为此,段利军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接洽国内农作物专家,终于在农业部一位专家的点拨下,接触了“芸香草”种植项目。

  据段利军介绍,“芸香草”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适宜当地气候,具有一次投入,多次收入的特点,非常适合当地村民种植。为了让群众没有后顾之忧,段利军联系了相关的合作社,为种植“芸香草”的贫困户家庭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让村民们安安心心地等待收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芸香草”项目的逐步推进,将为村民的脱贫致富注入长盛不衰的新鲜血液。

  多措并举保证帮扶到村到户

  2016年开展扶贫工作后,肇庆电大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建立了独立办公室,派出了长期驻村干部。“我和单位的另一个同事汤斌作为一线扶贫干部,确实感受到了精准扶贫政策为困难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只有依托单位、社会的集体力量,多措并举,才能取得扶贫攻坚工作的更大胜利。”段利军表示,虽然目前的扶贫工作还存在很多困难,但是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帮扶下,扶贫愿景值得期待。

  据了解,肇庆电大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帮扶将完成以下三项目标:首先,帮助四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2017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和获得养老保障。其次,助学扶贫,协助申请助学金解决读书经济困难和赠送学习用品;最后,开展节日慰问送温暖,赠送慰问金或慰问品,帮助解决临时困难。


作者:李纯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