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村距离广宁县城25公里,离端州城区则有上百公里。来自中国农业银行肇庆分行的吕成忠在这个偏远小山村中,用自己的担当为贫困户寻找脱贫之路。
2016年4月,吕成忠被派往广宁县坑口镇塘村参与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当得知自己将担任驻村干部时,他想到了困难,也想到了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他告诉记者,如果说背炸药包是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的“特权”,那么驻村为贫困群众服务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特权”。
用心调查真心服务群众
要为塘村的村民脱贫,吕成忠首先就要摸清村里到底有多少贫困户。塘村是典型的丘陵山区贫困村,村民居住得比较分散,部分村民的家甚至连摩托车也无法到达。
调查摸底内容多,其中包括村民住房情况、水田面积、收入情况等数十项内容。为确保按时完成工作,吕成忠以共产党员不屈不扰的精神,全情投入贫困户摸底工作。他总是背着一个袋子,装着厚厚的调查评估表和计算器、笔等工具。几乎每天早上7时至9时、中午12时至14时、晚上19时至22时这些骨节时间,他都是和村干部到农户家中调查摸底,经常错过正点午餐和正常作息时间。在吕成忠和扶贫队员的努力下,他们终于摸清塘村共有58户帮扶户贫困人口共105人。
村民陈作新居住得比较偏远,对国家的精准扶贫工作不了解,因此对相关工作比较抵触。了解情况后,吕成忠徒步来到陈作新家中,向他详细讲解国家有关精准扶贫政策。
多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
“脱贫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蹴而就。我们首先要给帮扶户提供工作的机会。”吕成忠了解到,塘村不少帮扶户家里都有水田,但因为缺少劳动力难以开展耕种。吕成忠及扶贫工作队为此准备了11台手扶拖拉机和36头小黄牛,送到帮扶户家中。
务农的收入毕竟有限。据了解,他们正在联系一家玩具加工企业,希望能够在今年5月正式引进,为当地帮扶户提供就业机会。这家企业届时会将部分简单的工序外包给村民,让村民能够在家里、在农闲时工作。“这让帮扶户能够务农、加工两不误,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未来还能惠及五保户等家庭。”
事实上,吕成忠也认识到,提供就业、增加收入等只是一般的措施,要想打破贫困代际传播困局,最重要的是让贫困孩子接受教育,提高农村儿童受教育水平。他利用社会公益组织以及其他爱心人士,帮助帮扶户的孩子在上学时每年都能获得一定的资助,如中学标准是3000元,到了大学则是10000元。另外,就读中专以上,每人每月还外加250元的补助。
“只有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才能更好地走出贫困。”吕成忠说道。
对困难家庭及时伸出援手
脱贫之路道阻且长,部分帮扶户在脱贫过程中,突如其来的变故就可能让他们深受打击。帮扶户陈良才的儿子陈敬明因烧伤住院欠下了一大笔医疗费。吕成忠和扶贫队员们得知后组织了募捐活动,筹得善款13766.98元,一位爱心人士捐出6000元,合计19766.98元,及时救助了这个特困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