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肇庆库 > 典型人物

精准扶贫解困苦 热忱为民暖人心 —— 记肇庆市妇联驻德庆县凤村镇新生等村委会扶贫干部刘晓林

2017-03-23 16:11:46 来源:西江日报

  “让真情春风吹满神州大地”。这是肇庆市德庆县凤村镇新生等3个村委会驻村干部刘晓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践行的人生准则。刘晓林是市妇联的主任科员,去年5月,在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下,有着8年多扶贫经历的他毅然请缨,成为凤村镇新生、禄村和棠下3个村委会的驻村干部。扶贫过程中,他忧民、为民,用自己的真情赢得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

  心有千千梦  助村脱贫是根本

  据介绍,在2006年,刘晓林先后担任高要区小湘镇汉塘村、杨梅村,以及高要区禄步镇洞头村的驻村扶贫干部。至今,剔除中途的一年半时间,他从事扶贫工作已9年多。

  多年的扶贫经历,为刘晓林积累了广泛的扶贫资源,并通过这些资源,为其扶贫的村庄带来了实效。“下乡扶贫时,每每看到贫困户的艰辛,我心里颇不是滋味,常常将村里的状况发布于朋友圈中,得到了众多社会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的关注和帮助。”

  扶贫那么多年,为何这次仍投身其中?对此,刘晓林坦言,扶贫工作尽管艰辛,但村里的困境每每让他触动,村民的朴实让他由衷喜欢。“我原本就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着深厚感情。况且,单位里因各种原因没有合适的人选,我自身有着如此丰富的扶贫经历,舍我其谁?”

  心有千千梦,助村脱贫是根本。据悉,德庆县凤村镇新生、禄村和棠下等3个村委会共有116家贫困户、五保户和低保户。说起村民的情况,刘晓林叹了口气:“贫困户的现状往往让人心酸。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我最大的心愿,莫过于能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助村民们有所居、解温饱,实现全面脱贫。”

  “为你建造遮风挡雨的港湾”

  刘晓林的真心付出,赢得了村民们的称赞,村民陈亚?便是其中之一。

  陈亚?是德庆县凤村镇新生村一名有语言障碍的残疾人,多年来居住在村祠堂边自搭的棚子里,居无定所、风餐露宿。他性格较为孤僻,不是在人家菜地“摘”点菜,就是在邻居家里“捉”只鸡,长期受村里人排挤。加之平时不愿劳作,家里常常揭不开锅。

  刘晓林对这名贫困户很关心。“常到他住的地方找他聊天,并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去看望他。在大家的真心相待下,陈亚?渐渐打开心扉,开始尝试着和关心他的人沟通。但陈亚?的居住问题一直让刘晓林忧心。他下定决心,“要为你建造一个遮风挡雨的港湾”。

  去年以来,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部署下,推进住房保障以及土坯房改造工程成为首要任务。按照政策,刘晓林为陈亚?申请了房屋建造资格。“原本建房资金不足,我们多方奔波,为他筹集资金。今年,国家发放的房屋改造资金提高了,他的建房问题终得解决。得知将有属于自己的房子,陈亚?很高兴。”

  如今,陈亚?的新屋正在建设中。作为房屋的主人,他割断了“懒根”,砍木头、搬泥沙、运砖头,“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全然不同,开朗了,也勤奋了。”

  “在相处过程中,我发现这人挺聪明。尽管无法说话,但工作能力相当强。”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陈亚?的贫困问题,刘晓林鼓励他去劳作。令刘晓林欣慰的是,这种鼓励终见成效。“去年他种植的水稻有了收成,这意味着,他首次通过自己的能力养活了家里人,这是相当大的转变。”

  “你安心备考,家里交给我”

  “是您,燃烧宝贵的流金岁月,照亮了我们的生活,温暖着我们的灵魂,激励着我们的斗志。饮水思源,您是接引人,犹如茫茫大海之外的一座灯塔,给予水手坚定无比的信念和力量源泉。”这是新生村村民小安近日给刘晓林发来的信息。

  小安是肇庆中学一名高三学生,其母亲有着轻度精神障碍,家里除了一个岁数已大、靠打散工挣点生活费的父亲外,还有一个收养的妹妹,家庭经济很是困难。

  “小安成绩非常优异,当年他是以全镇第一的总成绩考取了肇庆中学高中部。”刘晓林告诉记者,小安不仅勤奋好学,还礼貌懂事,让他颇为疼惜。“那么小的一个孩子,要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自己的学费、妹妹的学习和父母的身体,他妹妹的户口问题更让他焦虑不已。”

  原来,小安的妹妹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入户。眼看就要“小升初”,没有户口成了她上学的“拦路虎”。刘晓林将小安的担忧看在眼里,他多方奔跑、各方协调,终于帮他的妹妹入了户。

  刘晓林还为小安联系了助学帮扶人。除了资助小安1000元助学金外,该名人士还承诺小安考取大学后,将继续资助他的学费,假期里,还可以到这名助学人士的公司做暑期工。

  “你安心备考,家里交给我。”这是刘晓林回复给小安的信息。简单的一句话语,却颇让人动容。这不仅是家常话,更是对小安的承诺,体现了村民对他的信赖。

  在扶贫路上,刘晓林想方设法带村脱贫,做电商助村民打开农产品销路、开展养殖技术培训班、帮听力障碍人士申请多功能助听器、组织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这一桩桩,一件件,看似细微,却无不倾注着他的心血。也正是这种无私奉献,他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称赞。


作者:戴福钿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