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复工复产有力推进,“扶贫车间”也纷纷“动”了起来。近年来,德庆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来抓,立足贫困户实际,通过在农村引入适合精准脱贫发展路子的”扶贫车间”,帮助贫困户在家门口高质量就业,实现稳定脱贫。日前,记者走进该县的“扶贫车间”便看到了一派忙碌的劳作景象。(3月31日《西江日报》)
德庆县大力推进农村“扶贫车间”建设,引导企业将部分生产工序、环节等下放到镇、村,建立小作坊、小加工场,优先安置本地在家贫困人口就业,形成“扶贫车间”。这一举措,对于精准脱贫而言,显然厚植了底色亮色。实践证明,“扶贫车间”模式,不仅能帮助更多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有效提高贫困家庭收入,也为可持续脱贫走出了新路。可以说,扶贫“小车间”,承载脱贫“大梦想”。
一方面,“扶贫车间”就业门槛不高、工资相对稳定,妇女和中老年人都能参与,每个月在家门口上班就有收入,能够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无疑是最有效、可持续的脱贫模式,也是农村就地城镇化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路径。另一方面,“扶贫车间”还为新型城镇化打下了良好基础。比如,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工厂,吸引一大批在外务工者返乡就业、创业,既引领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又培训了一大批电子元器件、传统手工艺、特色产品加工的熟练工人,使广大贫困户摆脱了单以农耕为生的劳动模式,从一个农民蜕变成产业工人,不但实现了生产业态的转变,而且实现了生活方式的转变,加速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此同时,“扶贫车间”为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提供了一个好办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方便照顾父母子女,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在切实加强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一定要把“就业”这项事关贫困户可持续脱贫的工作抓紧抓牢,以扶贫车间为抓手,持续把“家门口”就业扶贫做实、做细、做好、做到贫困户的心坎上。具体来说,要确保扶贫车间疫情防护措施到位,促进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通过采取精准动员,提升就业扶贫的实效性;精准培训,提升职业培训的针对性;精准服务,提升扶贫车间的稳定性;精准扶持,提升返乡创业的带动力……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真正让扶贫“小车间”,承载脱贫“大梦想”,交出战 “疫”斗贫漂亮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