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肇庆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家庭农场”是乡村振兴的“潜力股”

2021-03-30 15:46:38 来源:西江日报

  201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公布,首次提出要发展“家庭农场”的概念。8年里,肇庆市累计有10974家家庭农场,其中2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8家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一大批家庭农场经营者通过劳动共同谱写致富乐章,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他们的生活。(2021年3月26日《西江日报》)

  既能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又能创优农产品品牌、占领市场,还能探索实现生态混养等。从记者采访情况看,肇庆市的“家庭农场”生机勃发、成效凸显。可以说,在过去几年里,这些“家庭农场”不仅是助力脱贫攻坚的“桥头堡”,而且是农民致富的“好舞台”,更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实践已经证明,“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经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未来要实现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家庭农场”这股重要力量。不难预见,“家庭农场”乃是实现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一大“潜力股”。

  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包含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这五个方面的内容,有机结合、互相联系、缺一不可。作为“家庭农场”恰恰是可以实现这五个方面振兴的“综合体”。其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的模式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自不待言,其对乡村人才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的作用就非常值得说道。毫无疑问,依托“家庭农场”不仅可以培养一批致富能手、经营高手,而且还可以为农业合作组织、村两委等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当然,借助“家庭农场”还可以发展“农家乐”“乡村游”等文化旅游项目,由此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也就有了新依附。

  既然是“潜力股”,就应果断对其加大投入,以期实现“最大收益”。作为地方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政策、资金等投入力度,始终让“家庭农场主”感受到从事这种经营模式的优越性,进而激发更多人参与“家庭农场”经营的热情。作为相关部门,要积极为“家庭农场”从业人员送知识、送技术、送保障,帮助他们降低生产经营风险、提高生产经营效率,确保他们行稳致远。作为有志于从事“家庭农场”经营的人,要抓住机遇、果断出手,用实干实现自己的“农场梦”“致富梦”。


作者:桑胜高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