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解放思想,实干兴肇”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广宁县及早组织做好调研前准备工作,突出在基层治理、精准扶贫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展开专题调查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干部群众,明查暗访等形式,坚持实地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结合到佛山市禅城区对标学习以及到江苏、浙江的考察调研,经过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总体情况
开展“解放思想,实干兴肇”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突出问题导向抓好活动开展,着力破除不思进取、墨守成规、为官不为、“中梗阻”和“本领恐慌”等制约发展的落后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切实增强珠三角改革创新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加快追赶发展,政务环境不断优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全县机关作风有了明显转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和作风建设呈现许多积极的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我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查摆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总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的落后思想依然存在。从调研情况来看,一些重点工作和项目推进慢的问题,反映了当前有的干部工作拼搏进取意识不强,存在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差不多就行的思想。不注重学习,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不想、不会、不敢改革创新。一些干部工作中习惯向上摆困难,主动作为少,“守摊子、混日子”,当旁观者、过路客。如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今年要实现9700名贫困户脱贫,但第一季度过去了,精准扶贫工作进展不理想,导致工作处于被动。
二是为官不为的懒政怠政现象依然存在。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已经成为当前干部队伍作风的一个突出问题。有的干部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能躲就躲、能推就推、能拖就拖。有的只看重“官位”,按部就班,不敢迈开步子、甩开膀子干事创业。有的信奉个人利益、单位利益至上,对个人对单位没有利的,即使县委决定的事、人民群众期待的事也阳奉阴违、推诿塞责。如垃圾管理问题,县委召集各镇各有关部门作了部署,但在突击调研江屯镇发现,镇区以及道路两旁、漫水河道仍有垃圾,反映农村环境卫生方面工作落实不到位,垃圾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彻底贯彻执行。对比江浙两省,农村人居环境差,让人汗颜。
三是干事创业能力不足的“本领恐慌”依然存在。一些领导干部能力水平有限,吃“老本”应付工作,解决问题缺乏卓有成效的工作思路,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等新任务,开展工作时力不从心、办法不多、思路不宽。如垃圾处理的问题,省出台了条例规定,市、县也给了指导意见,但一些乡镇就是不能做好群众工作,归根结底还是工作思路狭窄、能力水平有限。另外,有的干部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解决不了,又拖着不报,如体育中心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情况下,项目建设供电电压不稳定,专责组协调处理问题能力捉襟见肘,导致近2个月来因电压不稳定的问题影响施工进度。
四是服务水平和效能低下的问题依然存在。服务窗口的办事效率直接影响到地方发展的速度和口碑。一些部门仍然存在着“中梗阻”现象,一些政策、项目落地常常就“卡”在中间。在与群众和企业负责人的座谈中,反映的办事难和中梗阻问题依旧不少,一些业务办理一次性告知工作不够细致,导致群众来回跑;一些业务规定是5个工作日内办结,实际仅需2个工作日可以办妥,可就是偏偏拖到5个工作日才办结给群众。不少领导和部门单位反映,文件会签时间过长,修改、审核、报批环节工作效率低,一些工作因此而被耽搁时间,影响工作进度。
三、原因分析
针对发现的问题,开展认真剖析,这其中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也有机制体制因素影响,但究其深层原因,主要还是理想信念和思想观念上出了问题。主要有:
一是宗旨意识淡薄。从发现问题看,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松懈,群众观念弱化,在“为官”和“为民”理念上出现了偏差,存在高高在上的思想,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重大问题。党员干部“不作为”本质在于公仆身份缺失、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安逸之时思享乐、忧患之际怕担责,轻视群众利益,不作为、不担当。
二是思想固步自封。有的干部以为现在比过去有发展有改善,就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出现小进则满、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思想。这种“小家子气”有碍思想解放,势必不进则退、落后落伍。有的干部只看重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缺乏大局意识,更有甚者,自己就是既得利益者,为维护私利所以不愿解放思想、不敢解放思想、揣着“聪明”当糊涂。
三是监督问责不严。过去认为首要工作是抓经济社会发展,对存在落后思想观念及其行为现象带来危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监督问责力度不够。现实中,有的领导因为怕得罪人,怕犯错误,怕丢“帽子”,所以该做不做、当改不改。这样疏于监管表面看不得罪人,实际上也是犯错误,是要得罪“人民”。
四、整改落实对策建议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展专题调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整改落实工作摆上重要日程,针对问题抓整改,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实施方案,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多措并举,从思想上、制度上、组织上等各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问题解决好。
一是狠抓思想教育,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强领导干部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勤政廉政教育,组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诸如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勤政廉政党员干部的正面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对党员干部特别是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工作上的理解和宽容。进一步加强全民依法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相统一的现代法治宣传教育,为党员干部勤做事、多做事、做好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促使干部主动担当作为。要从干部不作为、不会为的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态等深层原因入手,在帮助和促使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同时,加快推进实施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用人导向。要重用对党忠诚、敢于担当、善谋发展、务实进取、业绩突出的干部,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使用起来。对于思想保守、精神懈怠、为官不为、不能担当、不严不实的干部,要坚决进行组织调整,要对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能力不足不能为的干部,实行不换思想就换人、不转作风就转岗,保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建立督查制度,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题作为监督和查办重点,与督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结合起来,延伸触角,主动出击。
三是强化学习思考,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能力水平。解决党员干部“本领恐慌”问题,最重要途径,就是要把握我国进入改革的“深水区”这个关键节点,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再次兴起解放思想的热潮。重点要通过学习掌握工作方法,学好学透毛泽东同志的《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在学习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学习掌握其中蕴含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下功夫,真正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各条线各个系统的领导干部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切实把各项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四是着力抓好服务效能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要对标先进,学习借鉴珠三角发达地区的经验做法,简化办事流程,不断完善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强化工作纪律的刚性约束;进一步修改完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时超限的责任追究办法以及干部评价指数和要点,确保有规可依。要采取明查暗访、交叉检查、重点抽查等方式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要限期责令整改。要鼓励社会参与监督,针对收集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出预警,提醒纠正;对一些普遍性问题要剖析原因、完善制度。
五是实行问责追究,确保整改行动取得实效。要针对发现的问题,深入查摆,找准议透,认真进行梳理,深刻剖析根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切实整改到位。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和有关问责规定,采取谈话告诫、通报批评、取消考核评先资格、调整岗位、降职使用、党纪政纪法律处理等形式,严肃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