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奋力决胜全面小康、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对广东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为广东发展把脉定位。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绿色发展不仅决定当前,更决定长远,它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根本转变。坚持新发展理念就是要结合各地区各部门的发展特点,把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行动中去。作为珠三角流域上游地区,肇庆要建设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实现后发追赶,这个“门户”首先是生态屏障的门户,“枢纽”只能是绿色发展的枢纽,而“追赶”也必须是绿色崛起的追赶。借着国家森林城市的契机,推动肇庆绿色大发展。
一、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是推动肇庆绿色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要遵循生态规律与经济社会规律,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不断提升生态惠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序社会和美好社会。绿色发展解决了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问题,推动形成自然系统与人类活动的良性循环。
1. 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软环境
现代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使得各级政府必须以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创新型政府建设的基本战略,努力促使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着重解决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技术难题。肇庆各级政府首要的工作便是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创业相关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形成有利于生态科技创新的政策软环境。
2. 创新政府生态治理的协调机制
解放思想,实干兴肇的号角已经吹响,各相关部门必须贯彻落实、敢于创新,按照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发展的基本理念,理清政府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责,实现从经济基础建设型政府向生态促进型政府转变,不能只顾及短期的政绩工程。由于生态问题的公共外部性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巨大的外部效应,因此政府生态治理必须注重权力和责任的划分。这也需要在各部门之间确立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以及建立权责清晰的政府职能考核体系,形成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协作治理机制,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生态治理的整合效应,推进肇庆绿色发展。
二、把生态保护纳入政治核心职能,是推动肇庆绿色发展的有力保障
对当前肇庆市的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发展而言,要强化生态立法和生态规划的引导功能,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促进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这就意味着必须把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生态规划、生态发展纳入政府核心职能范围。
1. 建立政府绩效考核的生态指标体系
政府作为生态治理的主导部门,必须强化对单位GDP原材料的消耗程度、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环境污染程度等指标进行系统考核,全面衡量科技创新与转化、管理水平、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综合表现,监测、反映经济增长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和压力水平,并全面反映地方政府在生态治污和绿色发展过程中的努力情况和实际绩效。强化生态违法责任追究机制,特别是因对环境污染控制不力而导致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政府官员进行行政问责,执法部门还应充分利用政府的日常监测、监控和突击性检查等方式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监测和抽检,一旦发现违规违法排放者则处以重罚。
2. 完善绿色发展的制度建设
肇庆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集“山、湖、城、江”于一体的山水城市,各职能部门应当构建起主体功能区,开展生态功能区和生态保护规划,并针对不同区块的功能特色,按照分类分级的指标体系进行考核。如降低对生态功能区、现代生态农业区的GDP增长的考核,适时提高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态保护成效的考核水平,并加强对生态屏障的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的生态补偿制度和专项补助,并加大生态建设补助、生态保护补贴和生态城市环境治理补助的力度。
3. 科学制定规划政策引领绿色发展
制定生态文明规划,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战略性指导。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推动、全体公民参与的绿色发展体制,其目的是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价格、财税、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从源头上,建立健全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推动建立环境优先的领导考核机制,激励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调整和改造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绩观和价值标准。
三、引导企业构建生态生产模式,是推动肇庆绿色发展的动力源泉
1. 创新技术,开发更佳的生产模式
政府要引导全市有条件的企业改变传统生产工艺模式,创建清洁生产模式。所谓清洁生产,是指通过改进设计、改善管理、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等措施,从源头上削减企业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 创建生态型企业文化,发展循环经济
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引导企业把生态发展和保护的观念融入到经营管理之中,并让其成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让企业把培育生态企业文化作为实施生态管理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把生态环保观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把发展循环经济贯穿于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这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3. 提升产品设计,注重生态特性
企业应当充分重视环保型产品的开发,以及节能型产品、健康型产品的设计。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产者,不但要生产健康产品,而且要指导消费者学会正确使用产品,养成健康消费的习惯。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就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安全,在设计阶段就引入生态城市环境变量,把生态特性作为服务产品的重要差异性,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达到绿色消费,美化环境。
除此之外,在推动肇庆绿色发展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公众参与进来、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行动化,杜绝不规范的环境行为,共建绿色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