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四会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2010年9月7日,在黄田镇召开了全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建档立卡电脑管理及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示范点工作现场会。参加现场会的人员有:各镇(街道)“双到”办公室主任和电脑录入资料员,市“双到”办有关领导和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
首先,与会成员先后现场参观了两个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示范点的生产发展基地:黄田镇江头村委沙塘坑四小组陈成财家庭的生猪养殖基地,黄田镇万洞村委万洞一队程碧珍家庭的笋竹基地。
随后,与会成员来到黄田镇政府农业办公室,查阅了黄田镇扶贫开发“双到”建档立卡工作的资料。市扶贫办的工作人员还在现场边讲解边示范了资料的电脑录入。对各镇(街道)资料员提出的问题当即解答。使他们掌握了贫困户资料建档立卡电脑管理程序及方法。
接着,全体与会成员集中黄田镇委会议室进行小结。会上,市“双到”办的领导对全市“双到”工作作了阶段性总结。半年来,全市各镇(街道)、各帮扶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府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决策布署,取得了阶段性的初步成效,贫困户反映良好,社会反响热烈。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各级部门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成立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办公室,安排人员负责有关工作,各帮扶单位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保证每户贫困户都有帮扶干部挂钩。二是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到位。责任分工到位,帮扶方案可行,在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时,大部分帮扶单位都能根据扶贫对象的贫困原因、不同类型的需求和发展意愿,实行“一户一法”。做到人到、钱到、项目到。三是多种形式推进扶贫开发,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帮扶单位按照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本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效的、可操作的帮扶计划。全市开展了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安居扶贫、资金扶贫、金融扶贫、智力扶贫、技能扶贫、劳动力转移扶贫、政策扶贫多种扶贫方式,成效明显。四是加强交流,推广好的做法。加大宣传,及时总结典型和经验,加强交流推广,促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开展。如黄田镇江头村委沙塘坑四小组贫困农户陈成财家庭,一家两口(陈成财本人双目失明、养女陈志娟读高中),家庭缺乏劳动力。按其家庭实际情况,大部分帮扶单位的做法是实施“输血式”的救济扶贫。但帮扶单位市卫生局帮扶资金让他和其胞弟共同出资合作发展养猪业,其养女假期帮工,利润分成。这“造血式”生产发展型帮扶比“输血式”的救济扶贫更能使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其帮扶做法值得在全市同类贫困户中推广。
会议指出,四会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扶持力度差别大,工作进展不平衡。帮扶单位领导重视,资金充足的,帮扶工作进展就较快,力度较大。但仍有个别帮扶单位对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帮扶工作还没有实质性行动,帮扶工作进展较慢。二是帮扶项目针对性不够强,缺乏长远发展规划。有些帮扶单位制定帮扶方案和扶持项目没有针对贫困户的贫困原因、类型以及当地资源等实际,未能体现“一户一法”和“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要求,只看重眼前效果,忽视长远发展需要。认为帮贫困户解决日常生活费和生活所需的物资就可以了,没有真正为贫困户解决生产方面的实际问题,因此脱贫致富后劲不足,难以实现长期的、稳定的脱贫。易出现以往那样“一扶就脱贫,一放就返贫”的现象。三是个别镇(街道)建档立卡电脑管理及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示范点工作未做好。一些镇(街道)和帮扶单位沟通不够,帮扶记录卡和镇(街道)建档立卡数据库的数据不相符。
最后,会议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一要求各镇(街道)召集本镇(街道)的帮扶单位召开一次会议。传达《肇庆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考评办法》、《肇庆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工作检查督导制度》和今次会议的精神。二要做好建档立卡电脑管理工作。各镇(街道)要将帮扶单位手上的帮扶记录卡收集起来,把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录入电脑,建立动态档案,实行电脑管理。要求“卡、表、册”相通,数据相符。做到“三个有”: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三要做好帮扶贫困户发展生产示范点的选点工作。抓好典型,做好宣传,以点带面,全面铺开。要选生产发展型的,脱贫致富后劲足的,容易实现长期的、稳定脱贫的为示范点,实行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四会市“双到”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双到”工作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