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肇庆库 > 四会市库 > 新闻报道

四会市卫健局:提升效能促发展 优化服务惠民生

2021-06-10 11:31:35 来源:四会市融媒体中心

  2020年是四会市卫健系统最为特殊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奋勇当先,在“疫”线践行初心使命,展现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精神风貌。

  效率提升是提高行政服务能力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问题抓效能,争创群众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自2020年3月份以来,四会市卫健局紧跟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效率提升年”行动步伐,坚决履行“效率提升促务实勤政”的服务宗旨,围绕“转作风、抓落实、提效能”,统筹和集中资源和力量,狠抓重点工作落实和效率管理 ,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卫生健康各项工作见成效。

  四会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

  四会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作为四会市重点项目之一,坐落在四会市东城街道黄岗村,规划用地面积63923平方米(95.88亩),规划床位500张,建设门急诊楼、医技楼、住院楼、感染楼、员工宿舍和相应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54360平方米(其中地下室9700平方米),建设期为2019年-2023年。

  目前,门急诊楼和一期配电房已完成建设,感染楼、医技楼室内装修也已进入收尾阶段。住院楼、宿舍楼、洗衣房、二期配电房等二期项目施工正有序推进。施工方通过组织工人复工复产,采取多班组同时施工、增加作业机械和车辆等措施,以及协调周边供应商,提前储备施工材料,确保施工材料不断供,利用成熟的管理经验,确保项目建设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仍能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图片

四会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来源:四会市卫生健康局  四会市“效率提升年”行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项目建设,通过效率提升办定期督导,积极、主动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使项目即使受新冠肺炎影响,也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疫苗冷链配送系统和预防接种单位标准化建设

  四会市疫苗冷链配送系统和预防接种单位标准化建设是2020年四会市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其主要项目内容为建设市疾控中心疫苗冷链储存配送系统,为16家预防接种门诊配置智能医用冰箱,实现全程温度监测。

  四会市疾控中心新建疫苗冷库总容积约120立方米,内设普通冷库2个和低温冷库1个,能够满足四会市3个月以上的疫苗存储需求,并且配备了应急的发电机及24小时温度监控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为进一步加强疫苗的高质量管理和规范储存打下了坚实基础,提高了四会市居民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图片

新建疫苗冷库。(来源:四会市卫生健康局  四会市“效率提升年”行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新购置的疫苗冷藏运输车装载温湿度监测系统,采用无线车载管理主机+智能温湿度标签,实现温湿度实时上传监测、车辆定位、超限预警以及通过配置蓝牙打印机打印运输过程温湿度数据小票,为疫苗全程冷链运输、疫苗储运冷链信息数据与广东省疫苗流通和接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片

疫苗冷藏运输车。(来源:四会市卫生健康局  四会市“效率提升年”行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是在预防接种门诊的基础上配置广东省疫苗流通和接种管理系统,将计算机、通讯、多媒体、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于预防接种的预约、健康询问、登记、候诊、接种、留观等各环节,确保预防接种工作高效、便捷、安全、规范以及能准确、实时记录预防接种服务过程中各类信息或数据。门诊外观统一了标识,合理设有咨询登记区、候诊区、接种区、留观区、疑似异常反应处置区、冷链区和资料区等,各功能区相对独立且有明显标志牌。四会市16间预防接种门诊将按照硬件配置标准设置数字化门诊和后补式冷库,依托数字化管理系统、扫码接种等信息技术,进一步规范疫苗接种工作流程,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惠及所有需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适龄儿童。

  实施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

  为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提供就近、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药服务,打通医疗卫生系统的“最后一公里”,四会市自2016年全面启动113个行政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按照每个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业务用房面积80平方米,村卫生站按照配备诊疗室、药房、治疗室、防保室等功能分区的标准建设,努力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的目标,其中85间村卫生站建成并投入使用。2020年初计划要完成剩余28间建设任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年初建设进度一度受阻,困难重重。市卫健局牢牢坚守政治站位,认清当前形势,主动作为,通过领导班子亲自协调,落实分片包干督促各镇各村委会“抢回”建设进度,为推进公建规范化村卫生站早日完工,早日发挥作用,让当地群众及早受益。目前28间在建的卫生站已完成主体框架并封顶装修,即将验收投入使用。

图片

村卫生站。(来源:四会市卫生健康局  四会市“效率提升年”行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县级医疗和疾控机构核酸检测能力提升

  为提升核酸检测服务能力,更好落实四会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四会市人民医院和四会万隆医院主动作为,按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迅速按照规范开展PCR实验室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过日以继夜的紧张建设,于2020年6月初建成顺利投入使用。

图片

PCR实验室。(来源:四会市卫生健康局  四会市“效率提升年”行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县级疾控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建设任务,四会市委市政府、四会市卫健局高度重视,财政部门迅速安排专项建设资金。市疾控中心在7月上旬启动了PCR实验室建设,包括业务用房改造和检测仪器设备的购置,同时安排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线上理论培训考核,以及到肇庆市疾控中心接受实操培训。在9月份经上级验收备案,市疾控中心已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率先肇庆市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完成核酸检测能力建设,为提高全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提供技术保障。

  四会市按照“应检尽检”要求,对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一律进行核酸检测。全市日均可检测2100人份核酸样本,PCR实验室的建成大大提升了核酸检测服务能力。

  另外,为进一步满足社会化核酸检测需求,四会市在四会市中医院设置了“愿检尽检”核酸检测服务点,面向普通人群提供便捷的采样送检服务,有助更好地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

图片

“愿检尽检”核酸检测服务点。(来源:四会市卫生健康局  四会市“效率提升年”行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规范建设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

  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是疫情防控的“哨点”,也是落实防控工作的主要阵地。为进一步优化四会市发热门诊布局,落实好“四早”,把好疫情防控重要关口,以更好地满足四会市发热患者就诊需求。根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公立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发热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方案的通知》(粤卫规划函〔2020〕32号)要求,四会市卫健局按照文件要求和上级部门的部署下积极开展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工作,成立了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并制定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方案,扎实推进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工作,全力筑牢疫情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仅花两个月的时间,全市已建成四会市妇幼保健院和1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并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在确保发热门诊日常运转的情况下完成升级改造,市中医院、四会万隆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也于2020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

  四会市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的建成,对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起到重要作用,从源头上筑牢了基层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道防线,为疫情防控打好“前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坚强保障。

  图片

建成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来源: 四会市卫生健康局  四会市“效率提升年”行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提升效能促发展,优化服务惠民生。四会市卫健局落实“效率提升年”行动,践行“六个强化”——强化问题导向、强化统筹协调、强化责任落实、强化规范管理、强化创新联动和强化纪律作风,全力破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瓶颈,树立“快落实、快执行、快完成、快反馈”工作作风,建立亲民、高效的政府部门形象,保障了重点项目和惠民实事如期落地,为加快推进四会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贡献了力量。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