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会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立足生态宜居,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高位推进,凝聚强大推进合力
四会成立了“创建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指挥部”,从各部门抽调30余人组成专班,统筹协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党委主要领导每年挂点一个镇,滚动推进“书记项目”示范样板镇建设 建立县、镇、村三级书记挂点推进机制,由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部署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层级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出撂荒地复耕、“三拆除”建库管理、绿色“倒三角”符号(避免简单粗暴的“拆”字)等19个方面的“四会经验”;强化农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在所有自然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丰富了村民自治和基层协商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引导村民参与规划、参与清拆、参与筹资、参与督建、参与管护。
强化工作措施,环境整治取得突出成效
启动建设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119条,已建成地豆镇下街村、江谷镇杨村等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截至2020年12月,四会1496条20户以上自然村基本建成干净整洁村;四会古邑道精品线取得初步成效,桔子小镇周边村庄提升工程已全面动工;四会农村卫生保洁纳入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范畴,农村垃圾处理率达100%。建成8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干净整洁村全部实现雨污分流,首批241座村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已投入使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完成自然村“村村通”自来水项目建设。完成农村改厕工作,新建成公厕271座,预计年底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江谷镇杨村。(来源:邓小川供图)
整合各类资源,扩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益
积极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在广东省内县域中率先完成了《四会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四会市农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针对“美丽田园”行动、最美庭院、风貌管控等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形成系列工作指引清单;大力实施“头雁”工程,以基层党建引领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等,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以石狗镇为试点、以兰花产业为牵引,建设“善治、产业、乡情、兰文化、生态”等“五位一体”社会之力共同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经济,沙糖桔省级农业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壮大兰花、三角梅、澳洲淡水龙虾、高端水产等朝阳产业,绥江沿线(省道263线)自驾休闲游线路已被广东省文化旅游部门评为“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聚焦“一村一貌“,稳步推进乡村风貌管控提升,坚持规划先行
编制出台《四会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017-2035)》及13个镇街122个行政村的村庄建设规划,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展现乡村风貌。在规划过程中,加强乡村特色景观、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和利用。在规划成果表达上,将规划技术文件转化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规划图解,使村民更好地理解规划内容和要求,更好地指导乡村地区建设行为。积极开展“秀山、景田、美村”等专项行动,着力提升乡村地区环境品质和价值,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岭南山水画廊。大力推进“百企帮千村”行动,引导社会资本结对帮扶村庄建设。坚持“一个主体六个一点”(以农民为主体,财政扶持一点、规划节省一点、产业带动一点、成本降低一点、政策引导一点、乡贤支持一点)建设思路,有效节省了建设成本,放大了资金撬动效应。
迳口镇新围村。(来源:邓小川供图)
加强建筑风貌管控
一是提供乡村建设样板。立足四会乡土历史文化实际,开展市域乡村传统特色建筑风貌调查,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本地特色乡村农房风貌建设导则。聘请专业设计公司对村庄现状进行梳理,分类管控,对古村落实行“修旧如旧”原则,对新旧混建村庄实行“统一色调”原则,对新建村庄实行“统一式样”原则,并选取了五个50套建筑成功案例(即50套农村新房设计模型、50套旧房改造模型、50套节点景观设计模型、50套巷道改造模型和50套空旷地改造模型),供参考选择,引导和规范乡村建设行为。
二是开展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本着“彰显地域文化,节约建造成本,带动旅游发展”三大原则,对汕湛高速沿线村庄进行建筑风貌改造提升,遵循“不大拆大建,不穿衣戴帽”的原则,力求使建筑界面做到干净、整洁、协调、有序。通过提取本地历史建筑的特色符号,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群景观,连片推进乡村风貌提升。
探索长效管控机制
在推进乡村风貌管控提升过程中,四会通过一系列的机构、人员、政策等配套措施,探索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一是探索成立镇村空间规划委员会。各镇(街道)分别成立了镇村空间规划委员会,统筹所辖镇街的空间规划工作,形成科学、民主、高效的规划建设管理决策机制。二是探索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由市、镇(街道)选聘一批乡村规划师,参与涉及规划建设事务的研究决策,加强对乡村规划建设的指导。三是探索完善农房建设管理机制。按照“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原则,完善农房建设技术标准规范,制定农房建设管理办法,建立起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制度,有效规范农村地区建设行为。
四会龙头村。(来源:陈敏霞供图)
加强建筑风貌管控,坚持培风育德,大力推进文明乡镇创建
坚持乡风引领,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全面夯实公共文化基础,将乡风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相结合,在各村建设文体广场、村史馆、文化祠堂、农耕展示馆、微书屋、乡贤馆等设施,完善乡风文明阵地建设。通过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推荐评选,加强模范典型的宣传,引领农村形成崇德向善的强大精神力量。积极开展道德讲堂、家训家风、移风易俗宣传、禁毒禁赌宣传和送戏下乡等活动,形成全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争做乡村文明人的良好氛围。
截至2020年12月,已开展2020年四会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文化振兴志愿集市活动9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56个。
坚持科学创建,建设和谐美丽乡村
着力提高乡镇管理水平,完善农村公共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环境得到质的提升。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种植绿化树,村、巷道硬底化,铺设雨污分流管网等,扎实开展整治村庄环境脏、乱、差行动,有效美化村容村貌。在“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文体广场、小公园、村史馆、文化祠堂、农耕展示馆等农村公共设施,逐步建设特色精品村、美丽宜居村,乡村面貌持续改观。
石狗镇程村。(来源:伍尚慧供图)
坚持厚植文化,彰显“一村一特色”
各村充分发掘和弘扬四会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自身实际,以品牌彰显村庄特色。例如:城中街道白沙村以彭泽民故居为载体,打造爱国主义文化古村;贞山街道扶利村以古法造纸为载体,打造古法造纸主题文化古村;石狗镇程村发扬兰花·君子精神,打造兰花·君子文化村;龙甫镇龙头村以“书香龙头,廉洁万家”为宗旨,打造廉文化古村落;地豆镇水车村围绕“上善若水”,打造新乡贤文化村。通过彰显“一村一特色”,打造自己独有的乡风文明建设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