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节目版头】
大利村,一个地处四会市迳口镇东、有着51户222人的古朴小村。这里的人多为潘姓,以种植水稻、瓜果、花生等农作物为生,过着简单而又自得的生活。这里民风淳朴,村民们也十分热情。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度。
村民张婆婆:“(这棵树)有两三百年(历史)啦,我嫁过来这里已经有65年了。”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行,大利村也同样经历过了大的建设:四通八达的街道越发平整;新的水泥楼林立在街道两侧,彰显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超市、球场等基础设施也渐渐完善了起来,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村民张婆婆:“(以前这个球场是个什么地方?)晒谷场来的,很烂的。现在球场搞好了。”
潘启荣老人:“(路灯)是在建设卫生村的时候重新搞的,以往整条村都没有的。以前村里环境也很干净,现在不需要用石头来铺路了,全部用水泥了,给我的感觉就是,现在的环境比以前好很多。”
尽管大利村也紧跟着建设的步伐变得越来越兴旺,但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情怀没有被冲洗掉,依然温存在每个大利村人的心里。而那不变的情怀,便是乡愁。
深入大利村中,现代化的兴盛景象已渐渐地退到身后,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散发着古朴气息的古楼。穿过沧桑的门牌走进村巷中,那青砖碧瓦的老房子便映入眼帘。虽然它们已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变得黝黑,但仍然掩盖不住它们悠长的历史;屋檐上的浮雕虽然已很难分辨得出原本的模样,但一闭上眼,就仿佛感觉得到龙凤飞腾在屋檐之上,仙乐飘扬在晴空之下,好似身处天宫,令人震撼而又怀念;每条村巷都有2米宽,整个村以纵三横五的格局整齐地排列着,仿佛士兵一样——稳稳地扎根在这里,接受着时间的考验。
这,才是大利村的根基所在。
潘启荣老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60余年。他说,这里的客家人很多,大多数房屋都是按照方形围楼的格局、四门归厅的样式进行建造的。尽管这里只生活着十几户人家,但每一家、每一户,甚至是每一砖、每一瓦都是从祖辈们手中传承下来的。
潘启荣老人:“按照老一辈的说法,太公两夫妻带着三个儿子下来在这里定居,于是就有了这条村,以客家人为主。按照老一辈的说法,这里本来不叫大利村,后来改名叫龙岩村。为什么会改名呢?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外面有一个石洞,终年有水,那里叫龙岩口,大家都觉得“岩”字拗口,所以就改名就大利村。原来这里有一堵青砖围墙,后来拆了。”
围楼,是客家人的传统建筑,虽然根据地形地势不同形状也有所不同,但主要还是以方形和圆形为主。高,也是客家围楼的特点之一,一般的客家围楼有三四层,甚至五六层之高。不仅如此,围楼还建有用于储存作物的阁楼、用于通风采光的天井、用于抵御盗贼外敌的碉楼等等特色建筑。
潘启荣老人:“以前这里是石路,由一块块的石头堆砌而成。这里是麻石路,旁边是一条渠,各家生活废水都流到这。这些房子里面是冬暖夏凉的,那时候土匪来打劫,根本进不去。那些瓦片很密的,手是伸不进去的,下面就用板来封着。”
尽管随着新生活的安定和平以及客家人融入当地,很多地方的围楼都改建为单层,一部分设施也不再使用,但他们依然坚持保留着自己的文化特色。也许,这就是漂泊在外的人们对于家的一种思念吧。
当地的老人还说,这个村落是按风水位置所安定的。走出村巷,绿水环绕着青山的画面便会深深的刻进眼中,令人难忘;两旁绿树郁郁葱葱,让人会忘记掉炎热带来的疲惫和烦躁。老人说,这座山被村里人称作门口岩山,已经有过百年的历史。至于为何叫这样的名字,也许只是村民们对看门见山的景象的一种直接感受吧。
潘启荣老人:“我们把它叫做门口石山,山上有一个大钟。听老一辈说,当时为了躲避日本鬼子的飞机袭击,一敲钟,整个迳口都能听到,(大钟)后来被人拆了,当废铁给卖了。原来(钟)是用铁链锁住的,小时候我上去看过。到处的山都被挖了,唯独我们村这座石山不给动。”
如今的大利村已被评为“四会市历史文化名村”,潘氏大宅和大利村水井也被列为“四会市不可移动文物”,但是,依然可以在斑驳的砖瓦之间看到村民们过去自给自足、简单平和的田园生活。大利村的人们即便在城镇中有购置房产或租住房屋,但只要一到重大喜事的日子,他们还是会选择回到潘家大宅中进行庆祝活动。这不仅是对先祖的崇敬和告慰,也是对他们无法抹去的乡愁情的一种满足。
潘启荣老人:“我已经不在这条村居住了,搬去新房子已经有10年了。偶尔回来看看老家,因为我喜欢村里的这种房子,自己又在这里出生,肯定是爱着自己的家乡的。现在(房子)已经成为文物了,希望能好好保护,保持它原有的样子,(使它)留存下来,让子孙后代对自己的村能够多一点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