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肇庆库 > 四会市库 > 新闻报道

这里是四会市龙甫镇

2021-06-30 07:55:18 来源:四会市龙甫镇人民政府

  四会市龙甫镇是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文明镇、肇庆市宜居城镇、广东省社会治安治理先进集体。

  区域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四会市龙甫镇位于四会市北郊,北江支流浽江中游,区域总面积103平方公里,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黄金宝地,二广高速公路和省道S118线在镇境内交汇,一小时可达广州,二小时可达港澳。

  

龙甫镇交通区位分析。(来源:四会市龙甫镇人民政府供图)

  聚集工业,引领发展新格局。独特的区域条件,造就了龙甫的工业发展,2018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家,市重点建设项目2个,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2家,规划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市重点建设项目肇庆乐华恒业五金制品项目奠基仪式。(来源:四会市龙甫镇人民政府供图

  肇庆乐华恒业五金制品项目是由佛山乐华恒业卫浴有限公司投资成立,负责为乐华集团的“箭牌”“法恩莎”“安华”三个品牌提供配套所需的水龙头、花洒等产品。项目选址于龙甫循环经济金属产业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水龙头1000万套、花洒300万套,年产值可达20亿元,年创税收达4000万元以上,可解决4000多人就业。


肇庆市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来源:四会市龙甫镇人民政府供图



广东欧利雅化工有限公司。(来源:四会市龙甫镇人民政府供图

  龙甫合力兴工,经济发展提质增效。2018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6.49亿元,龙甫将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牢牢把握“一核一轴一廊”核心发展机遇,不断提升工业发展质量。



四会市“一核一轴一廊”新格局。(来源:四会市龙甫镇人民政府供图


  禅宗文化底蕴浓厚,龙甫秀山灵水。六祖惠能隐居于此15载,形成南宗禅法体系的根源。现在营脚村委会存有建于明朝嘉庆十四年的六祖寺遗址。《六祖坛经》记载:公元661年,六祖慧能大师在此地修持弘法,与当地村民和睦相处,为他们讲道解经,达15载之久。


百年历史的寺庙——六祖古寺。(来源:四会市广播电视台供图)

采集的文物。(来源:四会市博物馆供图)

出土文物。(来源:四会市博物馆供图)

  美丽乡村,魅力龙甫。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统领,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以龙头大寨村为示范点,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内外兼修”的美丽乡村。古色龙头,历史悠久。龙头村现保留明清古建筑19间其中“锅耳屋”13间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传承了岭南特色文化脉络。

重新修补加固的锅耳屋。(来源:四会市龙甫镇人民政府供图)

卢氏宗祠。(来源:四会市龙甫镇人民政府供图)

四会市不可移动文物——龙头井。(来源:四会市龙甫镇人民政府供图

  书香龙头,廉洁万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龙头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突出传承廉洁家风文化,以廉洁家风助推乡村振兴。

随处可见的廉洁文化墙绘。(来源:四会市龙甫镇人民政府供图

  生态龙头,后代福祉,环村大兴生态绿化建设,绿化覆盖率达到60%。龙头村充分利用村里资源,建设宜居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和生态财富。据了解,龙甫镇龙头村委龙头大寨、营脚村委庙咀村两个自然村已创建为“美丽乡村”示范点,并根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优化环境、配套建设”的方针,不断推进镇容镇貌建设,2018年12月有省级卫生村35条。接下来龙甫镇将以营脚村为中心,省道118线为主轴,以龙头村、蚁田村为两翼,连片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区。同时,结合全市的“创文”工作,积极实施“创文”惠民工程,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建设美丽乡村。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2018年12月,辖区有龙甫学校1所公办完全学校,另有水口、芙蓉、上甫3个小学分教点,龙甫镇遵循教育规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多方齐发力,办好人民满足的教育,且在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常态化地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督促各村、各社区完善三室一场一栏,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功能设施,在2015年获“省一级文化站”。

开展道德讲堂。(来源:四会市龙甫镇人民政府供图


龙甫镇举办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运动会。(来源:四会市广播电视台供图)

四会市“文明大舞台”系列活动之“进城献戏”——龙甫镇专场。(来源:四会市龙甫镇人民政府供图
作者:邝绮璇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