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蒸粽是肇庆的美食和文化符号,一只馅料十足的粽子不仅会有糯米幽香,还会夹带着柊叶的清香,萦绕在唇齿之间。近年来,怀集县下帅乡充分利用山区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通过立体化种植柊叶,提高林地、山坡地的利用率,让林下土地“生金”,点燃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之火。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下帅乡竹六村的柊叶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团团柊叶簇拥在一块,长势喜人。据悉,下帅乡积极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加快农业特色扶贫产业项目落地,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脱贫,以“党支部+公司+贫困户+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了百亩柊叶种植扶贫项目。
“竹六村以村支部名义承包了31亩地发展柊叶产业基地,眼下正值柊叶生长的黄金季节,预计年底就有收成,每亩大概产量4000斤,每斤保底收购价能到1.5元,贫困户种植一年可获收益2500元/亩。”竹六村村支部书记谭天乐扳起手指,兴高采烈地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目前,下帅百亩柊叶已经与肇庆肥仔伟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产供销协议,形成了订单式农产品供应模式,确保贫困户产销无忧。
下帅乡党委书记莫伟皓印证了谭天乐的说法。“结合山地多平原少的实际,下帅乡正大力发展柊叶等林下经济。”莫伟皓告诉记者,以下帅乡五个行政村党支部为牵头,每个党支部安排20亩以上种植量,引领有种植意向的党员、农户负责种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脱贫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践行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为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下帅乡把产业扶贫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和“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结合各村实际发展特色产业,为群众增收致富铺就新路子。
“贫困村脱贫不仅要靠‘输血’,更要靠‘造血’。”2016年,退伍军人赵钮弟回乡后,发挥军人敢于担当的精神,承包了村中30亩荒地发展百香果,当“试验田”取得成功后,带领村民投身种植特色水果,目前村中700多亩的百香果园已成为下帅乡最大的百香果基地,赵钮弟成为了脱贫攻坚的引领者和带头人。
如今,当上山奢村村支部书记的赵钮弟,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在自己的百香果基地种上了10亩柊叶。“柊叶作为喜阴作物,可以与百香果互利共生,不仅可以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还能吸收土壤多余的水分,避免百香果根茎腐烂。”赵钮弟对发展柊叶项目充满信心,现在村中有劳动能力的6户贫困户已经种上了柊叶,等到年底收成,加上其他入股项目分红,全村26户贫困户基本实现脱贫。
同时,为鼓励群众发展特色农业,下帅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以奖补形式出台实施下帅乡特色农产品种植方案,定期组织种植专家到场指导。据统计,目前,全乡党员干部探索试验种植百香果、沙糖桔、高山灵芝共计数百亩等。全乡已经有60%以上的村干部通过建立产业基地、兴办合作社、组建产业协会等形式参与到农林业发展中,带动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