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想象,从前处处都是烂泥塘、脏乱差的村子变得像今天这样好。”看着家乡从“脏乱差”变得“洁净美”,84岁的德庆县武垄镇双象村村民陈值扬高兴不已。
近年来,德庆县武垄镇双象村党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以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取得良好成效。
统筹有章法 党群齐参与
走在双象村中,洁白的楼房、平整的村道、整洁的生活环境,鲜花盛放、处处飘香,让人喜不胜收。村中原本为弃置水塘的地方,现已成为村中的文化广场,文化、体育设施应有尽有。每日茶余饭后,村民们便悠闲地坐在古老的大榕树下聊天拉家常,生活好不惬意。
双象村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与村党总支引领,党员群众齐心协力参与乡村建设密不可分。为了改变村里脏乱的环境,给当地村民营造舒适的生活氛围,双象村党总支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最终形成了“党总支统筹+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为解决双象村缺乏发展治理资金的难题,党总支在工作推进过程中,积极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各项资金力量,在上下联动协调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一方面,认真走访调研,对全村的现状、问题和发展需求一一进行摸查,积极主动与上级有关部门和中山挂点帮扶单位沟通对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创业政策等支持;另一方面,发动村党总支40名党员的力量,反复与村民进行沟通协调,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其他各类组织发挥纽带作用,一起动员村民共同参与到乡村环境整治中来。
“村中的40名党员是双象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辉灵告诉记者,在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过程中,该村党员们不仅带头清拆自家危房、旧房、弃房,更是常常到村民家中“唠嗑、拉家常”,不厌其烦地向村民介绍建设新农村的意义和好处,积极与不理解、不配合的村民沟通交流,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正是由于该村党员在落地工程项目建设和政策实施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更好地动员了广大村民积极投工投劳,共同开展新农村建设,实现上下联动,凝聚了党群、干群力量,激发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建设过程中,村民们更自愿无偿让出超过4000平方米的土地用于村道、环村路、污水处理池、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建设,身体力行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村党总支带领下,双象村在全县率先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和自来水改造、79户改厕、2公里环村道、主干道700米扩宽、村级卫生站、公共服务中心、文化室、灯光球场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参加环境整治人数达2000人次,完成了雨污分流、禽畜圈养、村庄绿化美化、垃圾屋、污水终端处理设施等工程,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留住了绿水青山,更提升了生态宜居水平。
扶贫有新招 农民有盼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不仅惠及村民,更促使双象村走上了一条产业振兴、生态宜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该村党总支深入挖掘本村资源优势,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行产业扶贫项目,积极探索“党总支+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经营主体,贫困户以土地劳力入股、合作社运作经营、年底统一分红等方式实现投地、投劳和分红叠加受益,努力弹好“产业振兴曲”,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因病致贫的陈火炎在村党总支的支持帮助下加入村中的益象合作社,开始种植蔬菜、学习农业技术。曾经对生活一筹莫展的他,如今已在村中租下了5亩地种植蔬菜,并聘请了3人负责管理,生活过得充实又省心,日子越过越红火。
陈火炎生活的改变对村中其他村民的触动极大,一些原本对合作社模式心存疑虑的村民也纷纷申请加入合作社。目前,该村共发展种植肉桂接近4000亩、百香果100多亩、短平快蔬菜60多亩,大大增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动力。
服务有体系 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双象村环境改善了、扶贫项目建成了,一直想要为村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双象村党总支不满足于此。“为了能及时地了解村民诉求和提供服务,根据党员居住分布情况,党总支科学划分5个党员责任网格,每个网格由1名责任心较强的党员任组长,6—9名党员任组员,组建了5支党员志愿服务队。”陈辉灵表示,自此,每名党员志愿者都主动联系服务若干群众,常态化开展“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队的建立让党员的服务触角得以延伸,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今年以来,该村便利用党员志愿服务队共开展环境整治活动51场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50人次,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5个,进一步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拉近了党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