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中山市“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广东中山东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计划对卖蔗埔起义遗址进行升级改造,新增卖蔗埔起义宣传栏、中山发展历史宣传栏、起义主要成员介绍展板等。本次升级改造旨在强化宣传载体,讲好中山革命历史故事,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更好的教育引导青少年和广大党员,使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在完善卖蔗埔起义成员介绍展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位参与卖蔗埔起义的重要人物,我们只有他的事迹,却怎么也找不到他的照片。近段时间,东区街道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桃苑社区党委经过多方搜寻——委托中山市档案馆通过档案电子数据库进行检索、在中山人物志信息库里细细查找,中山市党史研究室也帮忙查找了海量资料,但是都没有找到这位革命烈士的照片。
革命先烈韦健的事迹
韦健(1900-1927),香山县翠微村(现为珠海市前山翠微)人,192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4月当选为县农会执行委员,1926年任中共中山县支部书记,1927年4月22日牺牲,时年27岁。作为广东革命运动重镇的中山,早在1923年就已经开始有党员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到1924年,为了更有力地领导当地的革命运动,建立中山党组织便提上了日常议程。在李华炤、韦健等人的努力下,中山发展了一大批党员。1926年,为加强中山县农民运动的领导,省农民协会派韦健以农民特派员的身份回到中山县从事农民运动。期间,他出任中共中山县支部书记,和中山当地的中共领导人一起经常深入到中山县农村区乡进行社会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对中山县农民运动工作进行具体指导,与黎炎孟、李华炤等一起共同领导组织中山县农民运动和党的组织活动。另外,改造国民党组织的工作也在展开。1926年上半年,中山成立了中山县国民党改组委员会,韦健为改组委员。他积极发展进步青年和农民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增强了国民党内的左派力量,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同年年底,中共中山县委成立,韦健是县委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韦建还积极建立了妇女协会和儿童团,深入发展群众。“四·一二”事变使大革命遭到严重挫折。面对国民党右派的疯狂反扑,中共中山县委决定发动中山农民武装起义,动员3000农军,于4月23日举行誓师大会,进城夺取国民党县政权,再北上支援广州起义。李华炤、黎炎孟为革命行动委员会的总负责人和起义正副总指挥,韦健被选为委员,和王器民一起负责策反国民党中山驻军。岂料起义的行动计划却因党组织轻信国民党驻军被泄露了。驻军团参谋长周景臻伙同县联防处主任梁鸿洗迅速做好了镇压起义的准备,起义最终失败。卖蔗埔起义失败后,由于敌人的出卖,革命领导机关已经完全暴露。4月22日深夜,留守县农会的韦健在晚上到三十九团团部找王器民时,与王器民一同被捕。周景臻将韦健等人星夜押送至江门十三师师部。在江门,韦健与王器民壮烈牺牲,韦健牺牲时年仅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