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典型人物

林德全:十年扶贫初心不改 转战三地七村脱贫

2021-06-15 15:07:38 来源:中山日报

图片8.png

林德全

从中山到汕尾,从汕尾到河源,从河源到肇庆,辗转助力七个贫困村脱贫,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城管住建和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林德全在扶贫道路上坚持了十年。从25岁到35岁,他扎根贫困村,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扶贫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中,林德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近日,他又获评为2021年“中山市第十届劳动模范”,为十年扶贫经历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年三地七村 始终坚守扶贫一线

初见林德全时,只见他皮肤黝黑、身姿矫健、笑容温暖。自2010年被坦洲镇选派参与第一轮扶贫工作开始,就一直从事扶贫工作,迄今已十年。十年来,脚下沾的泥土、挥洒的汗水、走过的村户,都凝结成他心中最珍贵的记忆与情感。说起扶贫点滴,林德全感慨万千。

2010年,25岁的林德全考上大学生村官,在坦洲镇十四村社区居委会任主任助理。就在这一年,他报名参加扶贫工作,“看到驻点扶贫的报名消息,我就想知道,广东还有什么样的贫困地区,于是报了名。但那时我对扶贫工作并没有清晰的认知。”他坦言。

2010年至2013年,林德全参与坦洲镇对口帮扶汕尾市陆丰城东镇军潭村、炎围村和淡水村3个贫困村的第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轮扶贫结束后,紧接着第二轮扶贫开发工作开始,因为有扶贫经验,组织推介他参加,前往河源市紫金县对口帮扶。林德全说,他参与帮扶上洞村和吉安村两个省定贫困村,三年后两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均翻倍,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元,104户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多元,两个贫困村和全部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2016年,林德全再次肩负组织重托,第三次踏上去肇庆广宁的扶贫征程,先后参与对口帮扶赤坑镇合成村、北市镇国光村。2019年初,新三年精准扶贫计划开始,林德全选择与全体队员一道留下。在国光村扶贫期间,通过多措并举,国光村40户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6000多元增至2020年的17000多元,村集体收入由2016年的2.95万元增至2020年的11.1万元。

今年2月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林德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手捧沉甸甸的荣誉,他感到无比光荣,这不仅是对他的鼓励和鞭策,更是国家对中山市扶贫工作的认可,“如今所获的成绩离不开坦洲镇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也离不开坦洲扶贫团队曾经奋战和仍然坚守的扶友们的并肩作战。”

■真抓实干助脱贫 家人是后盾和动力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扶贫干部,林德全业务能力强,是兄弟镇村扶友们的引路人。同时,作为一名党员,他时刻牢记党员初心使命,力求勤恳实干,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在国光村驻村期间,他走访入户,为贫困户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完成了自然村村牌设置、应急便桥抢修、国光村路灯、文体广场等民生项目,村子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逐渐完善。

回顾十年扶贫历程,林德全感慨,父母和妻女的支持和理解是他坚持扶贫的不竭动力,是最坚强的后盾。由于周一到周五吃住都在驻村的地方,林德全与家人十分珍惜周末团聚的时光,“十年来,我对家庭的陪伴和付出有限,特别是没能好好参与女儿们的成长,把家庭的担子更多地压到妻子、父母身上,我今天获得的成绩和荣誉,与他们的支持和付出密不可分。”

此次获评2021年“中山市第十届劳动模范”,林德全坚定地表示,作为党员,作为基层参与扶贫工作的一员,这份荣誉既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可,也是对中山广大奋战在一线的扶贫工作者的肯定。“接下来,我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继续在工作岗位中发光发热。”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