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古四市场附近的一间老制衣店,店老板是一对夫妻,从事裁缝行业三十多年,老板娘说:“以前一种面料可以做出来一批同样款式的衣服,现在的顾客都喜欢根据自己的性格、仪态、气质来定制适合自己的衣服。之前一天能做七八件衣服,现在一天只能做一件,甚至两天才能做完一件,但利润比以前高。”
“20岁时喜欢跟风,流行什么就买什么。每年换季都会淘汰很多过季的衣服,有些甚至只穿过一次。”80后的李先生从事灯饰行业,是土生土长的古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入,从自己的爱好出发,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穿衣风格,从舒适性出发,无论出差、游玩还是工作,都会根据不同场合尝试不同穿搭。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国民富裕了,对生活的追求提高了,”穿“的方面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缝缝补补节约衣服,不再是穿千篇一律的颜色和款式,人们穿着越来越讲究,种类越来越繁多,款式令人眼花缭乱,注重设计的独特个性和时尚追求,简直可以用“色彩斑斓”来形容。
曾经追求品牌,也穿过几千块钱一套的衣服,现在我喜欢定制服装。不仅可以自己选面料,还能把自己的想法体现在服装中,绝对不会撞衫。李先生说,其实服装不仅仅是穿上好看那么简单,它是一种媒介,一种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媒介。经济的腾飞、物质生活的富裕、古镇适宜创业的氛围,富有生意头脑的李先生把握时机,将生意做得有声有色,观念也随着走在时代前沿。
从“穿”的变化,可以深刻感受到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幸福变化;“穿”的变化,有感2020年小康年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