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艺波于2009年来到火炬区从事教育工作,目前任火炬区少工委总辅导员、火炬区第二小学副主任。一直以来,他以一个合格的党员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自己无私的大爱,赢得了同事的夸赞,家长的好评,学生的喜爱,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
支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选择,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梦想。从站上三尺讲台开始,支教便成为了谢艺波心中酝酿的梦想。“7年前我与一位曾经支教的老师聊天,他青年时支教的故事深深打动我,艰苦环境没有击退青涩的勇敢,更显出青春的意义,这使我坚定了支教的决心。”2016年9月,谢艺波获得去潮州市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支教的机会,踏上支教之路,用“知”与“智”的完美结合,“心”与“新”的交流碰撞,践行着桃李春风,守护着春暖花开。“当时看到支教招募通知,我就与家人商量,他们也特别支持,就报名了”。
“由于当地教师资源紧缺,我们到达的当天下午就安排了工作任务。”谢艺波说,根据安排,他担任的是五年级(1)班班主任,以及语文教学工作。期间,他利用休息时间,走遍了整个镇,一个月走访了62个孩子的家庭。虽然当地环境对自己来说无疑是个挑战,但从踏进所城镇中心小学的那一刻起,谢艺波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过客”。
“用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他们,做到多鼓励、多表扬,用爱心抚育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谢艺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更好地完成支教任务,他不断探索支教授课模式,丰富支教内容,坚持每天书写日记,记录支教工作、生活。“回顾这一年的支教生活,我的心中满溢着激动与幸福。这一年的工作生活紧张而新鲜,充实而快乐,让人无限眷恋。这段平凡的支教生活,让我拥有了不平凡的收获,丰富了我的人生体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今后自己也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投身到教育事业当中,用爱播撒知识的种子。”
一段支教路,一生支教情!支教结束后,谢艺波也将自己在支教期间的经历凝集出16万字、200多篇随笔出版为《所城的天空》,并自发捐赠义卖,所卖得到的资金用于帮助贫困学子。“我希望把精神食粮转化为物质力量,‘反哺’给所城,助力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所城的天空》现场义卖签售会
义卖资金“反哺”所城
无水不成池,无爱不支教。早在2013年,谢艺波就开始关注和帮扶贫困学子。“当时我想了解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情况,就组织同事们募捐购买慰问品到湖南郴州山区慰问送教,并与当地的学校建立联系,往后每年都有老师或者爱心企业、社会人士去郴州慰问,我自己也去了三次。”谢艺波认为,物质与智力双重帮扶能减轻困难家庭的物质压力,让孩子收获快乐,体验不同教育方式,也有助于提升当地的教育水平。
不忘初心,平凡岗位展现师德形象
“德为师之魂,才是师之本”。如今,谢艺波依然坚守岗位,坚持奉行“立德方能立身,推己才能及人”,才能使自己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克服自己的缺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他始终以优秀党员和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年来在教学工作中作出了显著的成绩,曾获中山市“优秀教师”,饶平县“优秀支教老师”,中山市火炬区“火炬好人”,中山市“师德标兵”称号。谢艺波说,在教育这块神圣的苗圃里,他将继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