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一为匡逸飞】
“如果能成为一名法官,我会把坏人绳之以法。”3月18日,在以“预防性侵,防范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法槌花开”普法课堂上,火炬区香晖园小学六年级学生匡逸飞手持法槌,身穿法袍,在法官角色扮演环节如是说道。
普法课堂气氛热烈,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向在场师生开展了法律知识问答、模拟法庭体验、法官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互动交流活动。
当日,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与火炬区教育事务指导中心还签订了“法槌花开”法治零距离体验项目共建协议,为全区19所中小学的师生零距离深度体验、感悟法治文化搭建平台。
【右一为王念】
据悉,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法槌花开”普法项目曾获评广东省“谁执法谁普法”十大创新创先项目,旨在面向学生打造全方位、立体式、多样化的创新普法平台。“‘法槌花开’普法项目既包含普法团队从法院‘走出去’开展普法教育,也包含让学生‘走进来’法院,以亲身体验感受法治尊严。”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念说。
王念说,任何一件生效的判决,都是一件知识财富,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巨大的案件量就像一个宝矿,“我们作为普法团队,就好像一个矿工,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挖掘案件资源,形成具有普法意义的案例,通过‘法槌花开’的平台,反馈给广大师生,推动普法更深、更实地走进去。”
【网络图】
普法体验活动由学校根据教学需求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收到申请后,为学校量身定制体验方案,普法团队在法院现场引导学生体验法治文化、法院工作,以及体验活动结束后学校组织学生撰写庭审感悟,开展互动反馈等丰富形式,达到看得见、听得到、记得住、共参与的普法效果。
为积极对接社会资源,为少年儿童提供具有少先队组织特色的实践体验机会和平台,借助“法槌花开”共建项目签约契机,火炬区组织区内19所中小学创建火炬区少工委“红领巾”文明实践基地(点),打造实践基地(点)活动课程建设,以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来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火炬区稳步推进学校法治教育工作,以普法教育强化行为规范教育,发挥道法、思政、班会等课堂主渠道作用,开展中小学校长、书记上好思政第一课评比活动,开展丰富多彩普法活动,广泛开展中小学《民法典》宣传普及教育,与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联合开展“法院零距离”法制实践等活动,面向学生、家长、老师扎实开展预防性侵、校园欺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