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是一年到头的例牌,而今年很多“游子”决定留在中山就地过年,感受到这里不一样的年味。
近日,由火炬区团工委、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的“青春情暖●中山有爱”留在中山火炬过大年火炬青年新春联欢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一众志愿者用温情和周到的服务,让不能回家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为牛年春节增添了不一样的年味。
巧写春联
在中建三局中山市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小隐涌流域)项目指挥部活动现场,20多名留在中山过春节的外来务工人员兴致勃勃地跟着书法老师学习写福字、春联,一片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幸运套圈
幸运套圈活动现场,参与活动的工人朋友站在线外,手执胶圈,面前放着12生肖的小塑像,每人有五次机会,套中牛者,有礼品相送。
击鼓传福
贴福字是传统年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以此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在“击鼓传福”游戏中,得福者进行自我介绍,说出自己的新年愿望,领取新年礼物。
新春映“相”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面貌。在“新春映相”环节,志愿者们为每位务工人员拍摄新年迎春照片,现场裱框,赠送给留守人员寄送家人。
“自己在外奔波,春节回家和家乡人团聚是我最大的心愿,但是今年春节受疫情影响,大家都选择就地过年,再三考虑后决定不回家,和工友一起过年。”老家河南信阳的彭先生欣喜地说道,没想到这天,志愿者们能到工地上亲自写春联,拍肖像,红红火火的春联让他感受到了过年的气氛,内心也很温暖火热,十分兴奋,十分高兴。
一位小小志愿者引起在场工友们的注意,他叫小蓝同学,幼儿园时在家人的熏陶之下爱上了书法。他说,今天当起志愿者特别高兴,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他还现场写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行草等多种字体的福字。
中建三局中山市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小隐涌流域)项目指挥部陈仁武副指挥长说,看到今天这么红红火火的场面,看到各位志愿者的身影,他的内心十分高兴与幸福,也深深感受到了工友们拿到春联和照片时的喜悦之情。感谢火炬区用心的问候,并表示一定会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程的建设中。
近日,火炬区团工委新春联欢系列活动之舌尖上的“甜蜜蜜”糖果小食diy体验活动在博凯社区举行。数十位社区青年、外来务工人员以及退休人员齐参与,共赴一场暖心的美食之旅,体验浓厚的新年氛围。
在专业烘焙师的带领下,大家跃跃欲试,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了制作酥饼的过程中,称分量、揉面团、加奶油……
大家将做好的酥饼放进烤箱中,不一会活动室里便香气四溢。
“当看到金灿灿的酥饼出炉,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外来务工人员范女士是一名社工,她说这是自己第一次体验手工制作美食活动。范女士说今年全家响应政府号召,留在中山过年。“算上今年,我已经两年没回去过年了,思乡还是很心切的。”范女士表示,自己会通过视频电话、邮寄年货和家人联系,交流情感。家人也很支持自己的决定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