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火炬开发区库 > 新闻报道

火炬区:管好政府“钱袋子”,打好“碧水”保卫战

2021-06-17 15:21:20 来源:中山火炬融媒体中心
  近日,广东中山火炬区人大工委召开市人大代表听取和讨论财政预算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暨水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座谈会,区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副主任林子平主持会议。

图片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听取了区财政局关于火炬区2019年、2020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汇报。2019年,区财政资金主要投入在产业转型、民生保障、城市建设、扶贫攻坚、生态环保等领域和项目,全年预算实现收支平衡,执行情况良好。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区财政局积极筹措疫情防控经费用于医疗救治、防控物资、宣传制作、集中隔离点安置费、一线人员补助、区医院设施设备购置等方面,以及加大财政投入助力复工复产复学。近年来,区财政局不断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推进区属企业发展工作,促进国有资产配置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接下来,区财政局将充分挖掘增收开源节流,集中财力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在全市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中扛起责任担当。

  市人大代表们及政协委员充分肯定了区财政局2019年、2020年上半年预算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同时提出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并切实保障“三保”支出;二是继续加大力度盘活资产增加财政收入;三是进一步加大基建、教育、民生、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投入。

  座谈会上,区住建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河长办、水利所分别从水环境日常监管、整治、“散乱污”整治专项行动、执法中遇到的困难等方面进行一一汇报,并提出当前区河涌治理工程开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一是管网不完善、截污不到位,导致排污口众多、农村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到河涌;二是水环境治理工程进度滞后,2016年启动但直至2019年才施工,并且因今年疫情使工程一度停滞;三是厂网一体化落实不到位,希望相关部门加强联动,提升管网及污水处理厂一体化水平。

图片

  火炬区现正开展未达标水体(小隐涌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拟涵盖全区主干河涌30条,地形测量共计约30.0km2,30条河涌的管线探测共计约1896km。今年拟实施“1+2”示范段河涌整治工程,主要包括孖涌、下顷九涌、大环涌项目。建设牵头单位为市水务局,项目采用3年建设5年运营EPC+O模式开展,今年为第一年。未达标水体治理项目拟新建调水泵站,从横门水道取水,往内河方向输送,同时结合全区水闸及内河新建拦水坝设施,实现全区水循环统一调度。

  与会人员充分肯定了相关单位的水环境治理工作。

  驻区党代表建议:可通过河长约谈等措施解决企业超额违规取水等问题。

  驻区市人大代表提出:河涌治理是火炬区的民生大事,希望加大力度治理河涌黑臭问题,加快推进小隐涌流域黑臭水体整治项目,改善区内水环境质量。

  驻区政协委员建议: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强化协同合作,齐心协力加强监督助力整治区河涌问题,共同守护火炬区美丽水环境。

  

图片

  座谈会后,驻区党代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孖涌整治现场进行实地检查。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