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课题报告

中山市西区扎实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

2021-06-16 09:33:25 来源:中山改革简报

近年来,中山市西区狠抓“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着力推进“一门通办”、“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全区通办”,“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初步建立,群众办事便利性不断提高,形成了中山市镇级“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模式改革范本,向全市推广。

一、着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门通办”,破解群众“多门办事”难题。西区高度重视“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工作,将该项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由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政务服务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下设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作为区办事处副科级建制内设机构,定编12人,着力推进区政务服务“一个门三规范”。一是建成政务服务“一个门”。建成约1500平方米的区行政服务中心,并由区主要领导带队,多方与市直各单位沟通,推动西区公安、流管、工商等18个部门进驻,集中办理出入境、积分入学等361项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确保“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二是实现服务场所规范。在中心划分出办事大厅、后台审批办公室、接待室及自助服务区等功能区,配备打印机、高拍仪、服务评价器等设备,并投入专项经费增设1924小时自助服务设备。三是实现办理事项规范。对照《中山市镇区行政服务中心事项清单》,坚持应进必进原则,对全区各部门2125个事项进行认真梳理,形成区级事项办理目录361,并按“事项名称”、“实施依据”、“受理范围”、“办理时限”及“办理流程”等5项基本要素,逐一编制事项办理指南和审批流程图,在办事大厅公开;删除或明晰“其它有关材料”等“兜底条款”和“模糊条款”,为群众办事提供清晰指引。四是实现管理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分组管理”、“AB角互补”、“定期轮岗”等工作机制,出台政务服务管理、效能监察、绩效考核及责任落实等10余项考核激励制度,分别从业务技能、办事效率等8个方面对服务中心70余名工作人员开展月度评分和季度评级评比,进一步强化队伍管理。

二、着力推进不同部门事项“一窗通办”,破解群众“多窗办事”难题。开设综合窗口,实现西区行政审批服务从“一门通办”到“一窗通办”的全面升级。一是开设综合窗口。突破法人与自然事项双藩篱,将各部门原分设的14个专项窗口整合成10个综合窗口,配备17名“一窗通办”专职工作人员,对除公安和部分人社业务外的17个部门共273项自然人和法人服务事项,一并归口综合窗口办理和反馈,变多头受理为一窗受理。二是优化服务模式。启用“西区行政服务中心收件专用章”,作为各类文件资料在中心各部门流转的“通行证”,统一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即前台工作人员只负责材料的收集初审和分类流转,最繁琐费时的事项详细信息录入和审批环节留给后台进行操作,办理结果由前台统一反馈,缩短群众等候时间。三是强化培训力度。从“专人专事”到“一人多事”的转变,对综合窗口服务人员业务能力要求大幅提升,西区尤其注重综合窗口人员的培训工作,自20168月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活动61场次,帮助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熟悉掌握361项跨领域的综合审批服务工作,为“一窗通办”高效运转奠定了基础。该服务模式运行后,西区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日均业务量由252宗增至303宗,增加20.2%;群众平均等候时间由24分钟缩短至10分钟,减少56.7%

三、着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改“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推动信息系统对接互联,打破部门界限和信息孤岛,推动政务服务“一张网”办事。一是实现所有事项一个系统受理。在全市率先使用“市统一申办受理平台一体化系统”,通过系统固化收件、受理、流转、出件等环节办理标准,规范操作程序,实现所有事项“一网”申办受理。二是推进所有事项全城联网通办。通过系统跳转、对接等技术,将市统一受理平台与市国土局、发改局、住建局等13个部门15个系统进行对接,同步推行关联事项共同办理、跨部门事项协同办理等工作制度,群众只需要在前台提交一次材料,有关申请即可跨部门流转和审核,减少奔波次数。三是增加在线申办事项数量。将西区网上服务站与省、市网上办事大厅进行全面对接,扩大在线申办事项覆盖面,据统计,目前西区网上服务站的区级挂网服务事项为403项,95%已实现互联网在线自主申办四是打造掌上“一网”服务。在“掌上西区”微信公众号开通“政务服务”板块,设置“微预约”、“微窗口”、“微服务”等功能,实现群众预约办事、流程和进度查询“掌上办理”。自4月下旬开通以来,已共为群众提供1012宗预约服务,群众办事便利性不断提升。201612月,西区作为唯一迎检单位代表全市接受省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督查组检查,得到充分肯定。

四、积极探索政务服务“全区通办”,使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贴心服务”。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使社区服务站成为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一是将线下政务服务拓展到社区。投入468万专项经费,在彩虹、烟洲等9个社区全部挂牌设立社区公共服务站,站内只设综合窗口,每站配备24名专职工作人员,集中受理72项社区公共服务事项,真正实现全区政务服务“一窗通办”。二是将线上政务服务延伸到基层。9社区服务站统一使用申办受理平台一体化系统,与市、区行政服务中心进行无缝对接,目前80%的社区级公共服务事项已实现互联网在线自主申办。三是推行事项代办服务。对现阶段暂未开通网上办事大厅办理的部分事项,群众只需要在社区服务站提供必备材料,即可由服务站安排专人进行代办,目前各社区代办事项办结率达80%以上,基本实现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工作目标。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