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课题报告

中山市探索实施秀美村庄工程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2021-06-16 09:33:37 来源:中山改革简报

中山市将秀美村庄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景观综合整治,形成一批一批规划有序、风格协调、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秀美村庄。2015年中山市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7.6亿元,村均1534.95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纯收入2.44万元,居全省第一,城乡收入比为1.53:1,居全省第一。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规划先行,着力构建秀美框架。

一是建立纵向到底的领导机制。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秀美村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镇村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将建设的目标任务逐项分解到人、到点,形成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注重科学规划。指导各村居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产业发展”的要求编制秀美村庄建设规划。坚持高标准和适当超前的原则,提升原有村庄规划的高度和标准,最大限度结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各村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目前,全市277个村(居)已实现控制性规划或村庄规划全覆盖。三是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市级建立工作简报、动态通报和定期督查制度,实行建设项目公开、进度公开、标准和要求公开的“三公开”,定期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专项视察,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各镇村结合自身工作建立秀美村庄建设评价体系和奖惩激励机制,并纳入年度实绩考核内容,与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挂钩。

(二)强化环境整治,提升建设水平,着力夯实秀美基础。

一是道路硬化。开展农路硬底化建设,配套修建下水道设施,提高道路防暴雨水浸能力,重点建设连接镇区的“断头路”,破解连接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村庄绿化。推进村庄公共绿地建设,通过植被、水体、建筑的组合搭配,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三是路灯亮化。建立健全照明巡视、维护管理制度,及时开启亮化设施,加强亮化设施的维修保养,消灭摸黑路,实现农村夜间亮化。四是环境美化。先后开展村容整洁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清理农村公共区域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实现村居无乱堆放,无异味臭味。完成“一村一点”目标任务,全市建成垃圾转运站174个,“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实现全覆盖。五是河道净化。综合整治内河涌环境近2000公里,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和污水治理工程,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村雨污分流工程已完成80%工程进度,累计投入近20亿元;率先在全省实现镇镇建成污水处理厂,处理率达87.5%;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到Ⅱ类以上功能区标准。

(三)强化示范引领,培育先进典型,着力打造秀美标杆。

一是选取秀美村庄连片示范带试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竞争性遴选,确定三乡、五桂山、坦洲和民众四个基础较好、基层积极性较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片区,连点、连线、成片推进秀美村庄连片示范带建设。二是加强对示范带政策支持。截至6月底,市财政给予每个示范带1000多万元的建设专项资金。同时,各示范带配套出台相应的规范性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确保推进创建工作有效推进。全市4个示范片已建成项目13个,项目包括道路等基础设施、小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绿化美化及房屋立面改造等环境美化工程。

(四)强化内功修炼,推进配套改革,着力丰富秀美内涵。

一是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机制。深化村(居)管理体制改革,全市277个村(居)均组建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强化农民教育培训,实现农村文化室全覆盖,推进全民修身行动向基层农村延伸。三是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市277个村居实现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全覆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等资源更加均衡优质,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并轨。四是实施促进农村均衡发展工程。截至20167月,累计筹集资金1.168亿元,共实施帮扶项目326个,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五是加快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引导镇区盘活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创新方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嫁接民营经济。全市286个经联社全部建立集体资产监管交易平台并进行集体资产处置交易。六是金融支农力度持续增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等金融产品不断丰富,“三农”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七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培育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与秀美村庄建设有机结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强统筹协调。下一步将提升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执行率,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缩短项目审批时长,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合力,确保秀美村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推进实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二)提升特色亮点。提升创新意识,科学论证选准选好项目,着重推进环境卫生整治、旧房立面基改造、休闲旅游项目和深化农村精神文明等具有创新和特色亮点的项目建设。

(三)增强发展活力。制定完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培育一批有较强区域特色、有竞争优势的专业特色村和特色产业。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