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中山市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的时代价值及其复兴策略

2021-06-16 10:30:45 来源:《中山市理论文选(2019)》

  一、问题的提出及界定

  孙文西路建成于1924年,是中山最早的现代马路,也是中山近现代商业的重要发祥地。以孙文西路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是石岐区乃至中山市保存最为完好和庞大的近代建筑群落之一。该历史文化街区大致由西至凤鸣路、东至拱辰路-民生路、南至泰安路-逢源商业街、北至光明路的道路合围而成,包含孙文西、西山寺、从善坊等街区板块,是广东省目前唯一获国家颁发认证的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见证了香山铁城拆建、近代西风东渐以及现代商业沉浮的历史变迁,期间历经了上世纪20至40年代的近代商业繁荣以及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孙西步行街的两次鼎盛时期,是香山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南粤乃至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缩影。时至今日,以孙文西路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尽管依然保存着完好的建筑遗存,但其发展状况却愈显尴尬。一方面,尽管该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学界中早已成为共识,但其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却难免被过度的商业化所蚕食。另一方面,以孙文西和逢源路为代表的商业街道均沿用单一、传统的零售商铺模式,经营业务同质化严重,且在各种新商业模式的挑战下举步维艰,部分商店人去楼空,式微态势明显。概而言之,一面是过度的商业化,一面是陈旧的商业化,加上街区老化导致居住人口减少,这是当前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困境的集中体现。

  3.png 

图孙文西路传统商业街区中心地等级地位演变历程

  在此背景下,重新挖掘梳理街区的历史遗存,进一步阐发其时代价值,尤为迫切。如此方能唤起市民对香山文化及城市历史的共同记忆,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并以科学的理念开启其复兴之路。

  二、街区历史遗存及其特点

  1、历史人文资源梳理

  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现存的历史人文实体资源大致可以分为:行政设施、文化设施、商业设施、交通设施、民居、公园、自然景观、其他遗存等类别。据不完全考证,主要的历史人文实体资源可以梳理如下:

名称

类别

修建时间

历史价值

县政府旧址

行政设施

新中国成立初期

原区内政治中心

阜峰文塔

文化设施

1608年

香山八景之一

西山寺

文化设施

明朝嘉靖年间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衣古寺

文化设施

明朝崇祯年间

典型的明清建筑庙宇

泮水桥

文化设施

南宋绍兴年间

学宫遗址

丰山书院旧址

文化设施

1748年

市一中前身

仁山书院旧址

文化设施

1545年

香山最早的书院

中山纪念图书馆旧址

文化设施

1937年

以纪念孙中山为名的图书馆

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

文化设施

2006年

我国首家商业文化专题博物馆

中国收音机博物馆

文化设施

2005年

全国首家以收音机为专题的特色博物馆

大庙下

商业设施

明朝末年

香山早期商铺最兴盛之地

汇丰百货旧址

商业设施

1911年

香山首间大型百货商店

永安侨批局旧址

商业设施

1918年

香山侨汇金融的见证

思豪大酒店旧址

商业设施

1948年

中山最早的西式高级酒店

福寿堂药房

商业设施

1862年

百年老店药房

大方照相馆

商业设施

1884年

中山最早的照相馆

中西大药局旧址

商业设施

1893年

孙中山创办的中西药店

云香书店旧址

商业设施

1908年

中山最早的书店,今作新华书店

岐江桥

交通设施

1951年

岐江河最著名的开合桥

天字码头

交通设施

明朝以前

古代县城的津渡码头

仁山广场旧址

广场

1930年

县城早期的政治文化中心

孙文路

街巷

1924年

近代文化资源集中地

仁厚里

街巷

南宋时期

香山最古老的街巷之一

从善坊

民居

清末民初

近代民居群落

中山公园

公园

1947年

现代意义的“公共性”园林

来青亭

公园

清朝康熙年间

香山早期的公园设施

太平路榕树头

自然景观

明末清初

中山最知名的老树

沙岗墟旧址

其他

明朝洪武年间

香山最早的墟市

铁城东门遗址

其他

明朝洪武年间

古城墙东门

九曲河遗址

其他

上世纪80年代以前

古县城护城河

中山县殉国烈士纪念碑

其他

1927年

全国唯一的讨龙事件纪念碑

  2、演变规律与特点

  以扒沙街-月山-上河泊-长泰街-治安街-弓箭巷-西山一线作为明朝铁城城墙的界限,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大多数行政及文化设施均分布于古城墙以内,而商业设施则大多分布于城墙以外。这是香山县城内外功能分野的重要反映:城内以行政办公、文化教育、宗教礼仪功能为主,部分官宦家宅也位于城墙以内;而城墙以外尤其是城西近郊一带则主要承担商业贸易、平民居住、对外交通等功能。从南宋建县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整个县城的重心呈现较为显著的“西移”和“西倾”趋势,这在孙文西步行街以及富华道俗称“西郊”的区域也能有所体现。

  这固然与明朝洪武年间“旺市西移、墟市东挪”等政策引导有关,同时很大程度也是石岐津渡对城市交通和商业吸引的结果。拱辰路作为铁城第一条规划意义上的南北中轴线,曾长期分布有大量的官办机构。而自从明代开始,以孙文中路、孙文西路为代表的东西向主干道则成为了县城商业与文化公共空间的首要发展轴,也吸引了部分官办机构进驻于此。石岐津渡的发展拉动县城突破城墙桎梏,沿孙文西路拓展至岐江河畔,并沿路催生出“十八间”等早期商业集聚区,并带动岐江东岸的凤鸣路一带成为另一重要商业街区。沿线亦分布大量礼仪性建筑和公共文化设施,围绕着烟墩山、西山、仁山等自然山体,一批公园成为了新型的公共空间。

  三、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的时代价值

  1、中山人文历史的立体“教科书”

  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包含了古香山县城(即“铁城”)以及县城以西近郊(即狭义的“石岐”)的大部分区域。该区域不仅保有诸如汇丰百货、永安侨批局、思豪大酒店等中山近代重要商业设施的建筑旧址,也保留了永安里、从善坊等近代大型民宅群落,以及西山寺、阜峰文塔、岐江桥、中山纪念堂等重要史迹。尽管上世纪30年代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铁城城墙和城门被拆除,道路设施也大为改变,但昔日的城墙遗址、被覆盖的九曲河等历史印记,仍可以通过周边的地名和残存古迹得以体现。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集中展现了石岐乃至中山从建县到立市、从贫瘠到繁盛的历史发展轨迹,也是窥见往昔中山寻常百姓生活的窗口,可谓展现中山丰厚人文历史底蕴的立体“教科书”。

  2、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活“标本”

  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不仅留存大量兼具岭南风格与南洋风情的骑楼建筑以及近代民居,无论是建筑形制还是工艺均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而就整个街区的空间布局及其历史变迁而言,则为城市研究提供了鲜活的范本。一方面,从县城的朝向以及整体布局而言,整个县城呈现“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特点,比如香山县城县衙之北(后)为沙岗墟,城东(左)建孔庙学宫,城西(右)建社稷坛等祭祀性场所,足见其空间格局符合周礼之制。表明即使在远离中原的南海之滨,城市建设的原则性要求依然得到遵循。而在另一方面,香山县城的发展格局又显著突破城墙的阻隔,石岐津渡及其自然延伸的孙文路呈现强烈的海洋指向性(注:明朝以前香山仍为珠江口上一岛屿,岐江河在当时被称作“岐海”),体现了香山浓厚的海洋文明特质。

  城市公共空间的地理分布是政策外部推动、市场内生动力、社会惯性心理、历史传统沿袭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能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角度体现历史变迁的轨迹。公共空间由于承载着社会的公共生活,必然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不可能成为超然于社会大背景的孤立存在。其社会功能和精神特质,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另一方面又为意识形态所强化。城市公共空间并非只是被动的承载社会生活的“容器”,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城市的外在形象和人文风貌,并对人的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改变公共空间的形态、功能和特质。由公共空间所激发的共同记忆或感受使空间中的个人产生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同时也成为超越个体的维系社会和文化的纽带。[]

  无论在城市文化内涵还是在城市格局形态上,香山县城都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交汇冲击和发展演变,是这一城市类型的典型代表。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是香山文化在城市器质层面的集中展现,为研究城市空间演变、城市社会生活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范本。

  3、“一带一路”城市品格的展示窗口

  自汉唐以来,香山地区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通道。尤其是到了近代,承接着西风东渐,大批风云人物在香山涌现。他们以香山为起点,或下南洋,或赴东瀛,或远渡美加,不论是孙中山及其追随者,还是赫赫有名的留美幼童,以及四大百货的创始人,或传播民主革命的种子,或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或拓展商业版图。在1929-1933年的“模范县”时期,时任训政委员会主席的唐绍仪,甚至规划在唐家湾修建可以媲美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深水码头。

  香山地区的海洋文化、名人文化、商业文化、华侨文化,均在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浑然一体的诠释。由于毗邻港澳,得风气之先,加上香山人民素有重商的传统,近代香山县城一直是中外贸易、中西文化交流的交汇点。位于孙文西路的“大庙下”,各种新潮商品玩意几乎与香港同步上市,故当时就有“小香港”之称。再有其附近俗称“十八间”的专营布疋、陶瓷、海味杂货、中药、灯饰百货等当时规模较大的商号,便是该区商贸繁盛的真实写照,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正坐落于此。

  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是近代南粤人民自强不息、开放进取、勤劳勇敢、求真务实的奋斗精神缩影,其见证了香山地区作为中西文化商贸交汇点、中国近代化及民族复兴策源地之一的重要历史。“一带一路”既意味着经贸往来的“走出去”,也代表着文化交流的自信与包容。中山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力量,其创新、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均在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得到展现与回响。其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属于全体中山市民,也属于广大海外侨胞。

  四、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策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的建成是针对孙文西路旅游和商业的提升,现阶段对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则更具有全局性与系统性。其着眼点是街区的整体,而且是建筑物、文化、商业、社会生活的整体复兴与活化。

  1、树立保护性开发的理念

  保护性开发是当前被广泛采用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理念,是指在不破坏区域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更好地进行保护,同时促进区域特色景观的发展,实现被开发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整体协调发展[]。其有别于限制任何外部介入的“绝对保护”,也有别于显著改变原貌的盲目开发或者破坏性开发。其中,保护是核心,开发为外在表现,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两者相互依存,构成有机的统一。

  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应始终秉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包括:(1)立足于街区外在景观、内在肌理、文化元素最大限度的忠实于原貌,翻新而非易容,改造而非重建,避免任何与该区文化气质格格不入的物质或非物质元素构成对原有风味的冲突和消解。(2)实现街区建筑景观、社会生活、民俗文化的全方位活化,避免异化为符号意义大于生活意义的“陈列式街区”。(3)建立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街区生态的自我良性循环,避免毕其功于一役的“运动式”建设以及纯粹依赖政府投入的“独角戏”。

  2、构建街区的完整叙事逻辑

  尽管街区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现阶段存在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除孙文西路之外,其余大多数区域的资源并未得到有效的挖掘和盘活,像从善坊、铁城东门等地点公众知晓度并不高;二是各资源之间欠缺有机的联系,呈现较为零碎的状态,公众无法了解其时空关系及内在联系,或者只有模糊不清的浅表印象。

  针对此类问题,街区有必要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专业指导下,将整个街区置于连续的时空背景下,构建属于街区自身的完整叙事逻辑。通过复原和重构街区肌理,创设特定的视觉导引和景观元素,借助更多样化的博物馆和展览,构建生活化和故事性场景,让市民和游客更深入的了解街区的历史全貌和文化脉络。新加坡牛车水是较为成功的例子,其不仅较大程度保留了历史风貌,而且在核心地段修建牛车水原貌馆,高度还原当地早期华人移民的艰辛生活,让人身临其境,产生心灵的共鸣。也可以参考马来西亚槟城乔治市的做法,发展具有香山传统特色的壁画文化,将本土传统民俗及香山名人故事以壁画的方式描画在街巷的墙壁上,用图画述说香山故事,唤起城市记忆,营造温暖的怀旧气息。

  3、社会共治实现街区活化

  相较于器物层面的外观翻新与建筑改造,街区社会交往的重新活化更为关键。这也是街区复兴的题中之义,需要重振街区昔日的繁荣与活力。街区的活化需要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的相互配合,也需要商业需求、生活需求的双轮驱动。

  (1)商业驱动

  街区的复兴离不开商业的繁荣,通过商业的兴旺提升街区受关注度,重新吸引人流。由于原有临街商铺业态过于单一,同质化严重,且低端化趋势显现,在电商高度成熟、周边商圈竞争激烈、租金水涨船高、消费者愈加重视体验的今天,以孙文西、逢源路为代表的商业街道早已风光不再,处境日益艰难。尽管已有兴中广场这一逐渐成为区内消费中心的综合性商场,但商场对应的是汽车点对点的消费模式,难以取代步行为主的带状消费模式,对带动街区商业气氛作用有限,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原有街道的凋敝。因此,需要在重构街区视觉元素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规划与市场召唤之手,引导和支持更多具有文化品位和创意元素的优质商户进驻,实现与街区文化意象的高度融合。

  (2)生活驱动

  街区之“活化”,一靠商业活力的激发,二靠生活气息的回归。基于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对街区进行大规模房地产开发既不现实,也无必要,现阶段可以尝试对已丢空弃置的老旧民宅进行盘活。由政府牵头成立老旧民宅托管基金,在与房屋产权人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由政府出资对民宅进行修缮,修建公共服务设施,配合周边环境创设民俗文化元素,最大限度还原历史原貌,再委托专业机构开展特色民宿业务,所得部分收益归属房屋产权人。部门民宅甚至可以盘活作为文艺家的共同家园,既能为街区增添生活气息,也能提高民宅的文化品位,并为屋主带来额外收益。

  四、结论

  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保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丰厚的时代价值,其应在保护性开发的理念指引下,重构街区完整的叙事逻辑,在商业与生活的两个层面实现街区的活化。


作者:中山开放大学 高明鸣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