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创新驱动的中山实践

——《从新出发——中山市创新驱动全景纪实》评述

2016-12-31 14:45:32 来源:《中山社会科学(2016)》第六期

  近日研阅地区创新发展资料,发现谭华健写的《从新出发——中山市创新驱动全景纪实》一书。仔细搜索,发现它是目前较早总结城市创新发展的书籍。该书梳理了中山创新的历史和文化氛围,创新的起步、发展和繁荣,也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该书虽不是理论性的论证,但渗透着经典经济学的理论,如经济要素理论、创新理论、供给学派理论等;该书也不是研究报告的总结,深入的调研为本书提供了坚实的依据。该书对实践与理论的融合使其具有了理论的犀利和现实关怀。正是这种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笔法,使得本书有了较高的阅读指数,成为一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普及读物。

  谭华健是中山日报的经济科技线记者,十余年来专注于区域经济的一线报道,对中山各个镇区经济发展颇为熟悉。通过整理和总结其十余年来的新闻报道、经济笔记,并阅读了大量的经济学著作,试图用记者的视角去勾勒中山市经济发展的轮廓,触碰中山创新发展的脉搏。

  一、创新成为发展的主动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此后“创新”被放在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成为贯穿一切工作的轴心。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创新作为发展的主战场。广东省省委书记胡春华对中山在新时期提出了要求,“中山要走高精尖的路子,要‘轻’一点,像瑞士精密制造那样。不要一味跟人比大,要比高、比精、比尖,实现从制造产品向装备制造转变。要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抓手,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推进孵化器建设,培育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驱动创新落到实处”。中山市的十三五规划也将创新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主线。近年来中山在落实省委要求,在创新中探索出自身转型升级的路子。从现实来看,中山作为珠三角腹地和最具代表性的制造业城市,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创新发展既关系到中山市的发展,也是中国制造业突破发展困境的重要试验田。

  从需求侧来看,中国制造正面临国外经济形势不景气,外部需求减弱,内部需求不足的困境。需求侧从刚性需求向发展型转变,需求侧对技术、文化等因素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供给侧来看,中国制造面临着产品底端,产业竞争力不强的困境。在国际同业竞争的环境下,竞争优势正在不断丧失。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两化融合迫使传统制造业上演最后一幕末路狂花。需求侧和供给侧对制造业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只有创新才能获得新的生存机遇。

  二、创新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制造业还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一些制造业企业呈现出底端重复,产品底端,制造水平底端,缺乏行业关键技术,智能化和智能制造水平较低,要素配置和产业组织效率不高,资本运作和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在融合度、融合品位上均不相适应。

  其次,缺乏对创新时机的把握。例如,威力、乐百氏、小霸王等一批企业曾经辉煌一时,但其失败教训亦相当深刻。企业发展中要要长效机制,避免短期疯狂扩张,避免思维定势的路径依赖。在创新中,快一步找死,慢一步等死,需要准确掌握发展的节奏。创新发展需要避免种种陷阱,提升发展能力,抢占发展制高点才能抢占发展机遇。

  再次,依靠传统生产要素驱动的方式难以为继。人口红利、资金投入、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优势已经成为约束性因素。发展方式从跟随式创新走向自主创新,如何充分发挥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个问题无论对于个人、企业还是一个城市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需要在审时度势中大胆尝试。

  另外,在以往发展中出现了要素闲置和短缺的问题。产业集群是各个发展要素流通的重要试验场,但产业园区的管理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各行各业间的联系还不够,缺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把控和对接。生产要素在各种壁垒之间很难迅速有效的发挥最大效用。

  最后,对创新的思想认识还有待提升。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的思想观念仍占据一定的地位。创新动力点不够多,创新文化还未完全形成。

  三、创新发展的主要领域

  如今,全国各地强调创新发对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地方的创新探索和经验也尤为重要。《从新出发——中山市创新驱动全景纪实》展示了中山市创新驱动发展概况,分析了人才、技术、集群、文化等各种要素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1.人才在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外生型增长,这种增长方式达到极限时,增长动力易出现疲软,此时亟待于通过内生性增长提升增长动力。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内生因素是增长的基本方式,人才是内生增长的实体。人力资源的价值不在于数量,而在于人口的素质。在目前中山制造业发展中,中山市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本地内生性增长的引擎,探索了人力资源升级的多个动力点。

  首先,发挥院士的带动作用。我国现有中山籍院士总计7人,通过乡情吸引院士寻根、发挥院士的学术影响力和带动力,促进思想智慧落地,推进中山人才结构优化和升级。

  其次,将招才引智成为第一驱动力。人力资源升级的最快捷方式是人才引进。中山市通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招揽大量人才,发挥其专业能力,形成发展的引擎。例如,中山通过“3·28招才引智洽谈会”引进海外归国人才,其中周广滨和夏瑜等海归博士,通过招引人才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其中康方生物制药由4位海归博士创立,用科技驱动发展,成为生物制药的一支旗舰,在基因芯片、灯饰等领域海归人才表现不俗。

  再次,发挥自主培养和联合培养。罗默认为,“干中学”是人力资源提升的基本方式。借助引进的人才,实现带动引领,构建创新发展人才体系。人才不仅需要外力,也需要自主培养,为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自主培养方面,中山职院和小榄合作建设“小榄学院”,另外在工业园区创办大学,建立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一条政产学研的新路子,形成了自主培养人才和产业互动的格局。

  2.技术在创新中的主动力

  在内生性增长中知识是最重要的变量,是促进现代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它能促进投资,提高投资的收益;它能挖掘原有要素的潜力,产生要素的递增收益;它以智慧、技术、专利等形式凝结起来,具有收益递增和正外部效果,科研实力越雄厚,劳动效率就会增加得越快。中山通过多种方法,解决科技和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首先,将高科技应用到企业中去。中山不断推进高科技在企业中的应用,让企业真正成为战略新兴产业。中山港加工区在火炬技术职业学院的支持下,以制鞋、制帽等传统企业为主很快转型为以光电、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型产业。因应用新技术而创业,一位流水线上的打工仔张有良,创办了光学仪器公司,成就了梦想。现在他企业的员工“人均年创造五六十万元的产值,这就是科技型企业的优势”。

  其次,推进技术的供需平衡。为了加速技术和产业的融合,打造平台,实现知识和产业的对接尤为关键。中山市工业研究院是产学研的主要媒介,它能为企业找技术,为技术和知识找企业,推进产学研的融合,形成快速互动。以前招商是招引资本,现今则是通过科技招商,将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引进来,让科技落地,从而打造新型企业甚至是产业。工业研究院还具备多项服务功能,通过“知识产权服务、科技保险等机构,通过把高校、科技创新相关的资源整合起来,将供需双方打通,为中山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多通道”。另外,小榄、古镇、横栏等均有一批批生产力中心,这些平台可促进资金、技术、创意等要素的有序流动,成为产业创新的新动力。

  最后,产业要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技术的不断更新致使有些产品被迫退出市场,紧跟技术升级才能跑赢市场。“当加速发展的技术将整个体制颠覆到某个程度时,人们必须主动进行根本性的结构重组,唯此才能继续人类的繁荣。”中山联合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正是通过技改,应对人才红利的消失,通过机器人承接人力空档。如今关灯无人智能仓、智能关灯车间、隐形机器人等一批批新产品,使得产能、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3.机制创新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创新不仅体现在科技上,也体现在体制上。打破体制限制,解放生产力是创新的内在机理。中山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区位优势和行政区划的特点,逐步形成了以镇区为特色的主导产业,即“一镇一品”的产业格局。这是中山经济发展的优势,但如果管理不当,则容易造成行政区划“看得见的脚”,踩住市场“看不见的手”。“在同一经济区域甚至是同一行政区域内,本因经济关系引发也可用经济方式解决的问题,却因当事各方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同而又矛盾重重,即使处理也不是按经济规律而往往按行政手段加以解决。”[2]以镇为单位的发展模式,在资源配置、土地利用率、发展规模和竞争力上都受到了限制。资本增值的趋利性导致镇域经济在发展中遇到了天花板,市场活力有待于进一步激发。

  首先,相关、相邻镇区结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产业是城市融合发展的引擎,中山鼓励地域相近、产业相近的镇区合作,实现集群发展。引导优势产业、高新产业聚合发展,打造区域经济新高地。石岐区和东区两个相邻区域合作推进“中山美居产业园经济协作区”成为一次有益的尝试。古镇与横栏也遵循创新规律,发挥资本和土地的优势,以灯饰产业作为主题推动两地互补融合。中山的镇域经济已经走进“一镇多品”,并打造成“多镇一品”和“一镇多品”的模式,如今正在发挥新型专业镇的新优势,经济协作区对产业的承载能力逐步增强。

  另外,发挥交通对经济带的带动作用。古神公路、沙古公路中江高速等一批公路也是推动镇区经济融合的纽带,推动中山走上全域经济。在这些公路带,形成特色明显、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产业形态。如今中山正在迎接深中通道的重大利好,做好统筹相关地域,做好对接工作,打造未来的湾区经济。

  其次,做好产业转移,推进本市和外市共同繁荣。发展不能只着眼于本市,而需要通过产业帮扶,提升本省的产业承载力。火炬区将一些关联度较高的企业转移到阳西,打造了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昔日荒芜的小山坡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成了致富的聚宝盆,推进了珠江西部的共同繁荣。

  4.文化创新的增长动力

  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首先,文化是摆脱束缚、激励发展、促成动力、保障成果和包容失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氛围。中山人从骨子里拥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以开放的心胸迎接发展的新机遇。中山市具有商业文化的传统,四大百货公司开时代风气之先,在民国时期就是著名的模范县。新中国成立后,以粤中造船厂为代表的红色工业曾经引领时代风潮,在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尝试联产承包责任制,开时代先风。敢打敢拼,敢于创造机遇是各项创新的基本文化基因。

  其次,文化不仅仅也是一种创新动力,而且是一种产业形态。1983年中山建设国内第一个中外合资的大型游乐场,成为中山文化产业的得意之笔。如今游戏游艺产业已经成为港口镇的主打产业,港口游戏游艺集群的发展“形成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产生了整体的区域品牌效应,一方面,大企业有继续提高集聚区品牌效应的动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存在借助集聚区品牌搭便车的可能性,对集聚区存在较强的依附性。有效的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一个发展文化产业的增长极,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动力之源;与此同时,通过外部的网络连接和广泛的战略合作,对周边地区和相关产业形成拉动效应。”[3]港口镇形成100多家企业入驻的产业基地和集群,其游艺机产量占全国5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70%以上。另外,大涌和沙溪等镇区原来是服装基地,通过快速转型发展红木行业,如今中山红木成为行业翘楚,并成为中山产业转型升级的样板。另外火炬区的印刷产业集群等,这些都是中山文化产业的一个个坐标。

  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创新是需要全面推进的。中山市提出“1+7创新工程”,即“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集群创新、要素资源集约创新、产城融合创新、生态环境创新、人才创新,以此打造有技术、有张力、有效率、有活力、有统筹、有智慧的新型专业镇”[4]。此外,中山市各个镇区也在寻找新的历史机遇,神湾镇借助天然水域优势发展以游艇为主导的生态产业,民众依据交通枢纽的绝佳优势实现华丽转身,南朗依据深中通道的机遇和翠亨新区的机遇构建现代化城市……

  创新发展既是中山市发展的历史,也是惊心动魄的当下。秉承创新精神,将会有让人无限向往的未来。


作者:中共中山市委党校 党西民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