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论孙中山的满足民生四种需要计划与当代中国的脱贫攻坚工程

2017-06-30 11:43:13 来源:《中山社会科学(2017)》第三期

  在《建国方略》里,有个孙中山编制的“《第五计划》”。这个计划旨在建设民生所需的粮食、衣服、居室、行动、印刷工业,满足民生的“吃、穿、住、行四种生活需要”核心是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使全国四万万人都可以得衣食需要,要四万万人都是衣丰足食”。这个计划与当代中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脱贫攻坚工程相关联与多处契合,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有理论借鉴和方法引领作用,本文阐述孙中山满足民生四种需要计划与当代中国的脱贫政策工程。

  一、满足民生四种需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由国家来担负这种责任”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出现严重的民生问题。农村经济凋敝,土地集中于军阀和地主手里,孙中山说:“一般农民九成是没有土地的,他们所耕的田,大多属于地主。农民都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农品大半被地主夺去了”。“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民生问题便无从解决”。段琪瑞在东北掠地二十万公顷,湖南军阀赵恒惕在洞庭湖霸占土地万亩,大小军阀都在掠地,使“很多田地荒芜,不能生产了”城市米珠薪贵,工业发展迟滞,就业不足,城市中平均七人只有一人能就业,赤贫人口增加,再加帝国主义战后对中国粮食棉花等战备物资的掠夺逐年增加,“所以现在中国很多人没有饭吃”。

  如遇“水旱天灾”势必出现饥荒,1920年华北五省连续五年大旱,三百多个县受灾,东北三省又发生二十年一遇的大旱灾,在南方,安徽发生六十年一遇的大水灾,一九二四年广东省也发生大水灾,东江、西江、北江同发大洪水,“几百万亩农田受灾”。南涝北旱,农民失收破产,三千万人受灾,受灾群众饥饿的“以草根为食、有统计的死亡人数五十万以上”。孙中山说:“沿京张、京奉铁路一带饿死的人很多”全国“每年饿死的人数大概千万”。因为饥荒,“全国人口逐渐减少”“外国确切调查,今年中国的人数上只有三万万一千万,由四万万减到三万万一千万。这十年中便少了九千万。原故是由于没有饭吃。”民穷财尽,人民整体饥饿,没有饭吃,国家人口锐减,近代中国社会民生问题严重,“是应该研究的大问题”。

  满足民生需要,“是三民主义国家之政府对于人民需要之义务。”首先,把民生主义上升为国家意志,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里,定满足民生衣食住行需要为国策,由国家授田予农民,实行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发达国家资本”以振兴实业,”即使全国的工人都有工作,又可以用所得之利建设民生。其次,出台民生建设的四条措施:第一是社会工业的改良;第二是运输与交通事业收归国有;第三是直接征税,就是征收所得税;第四是实行分配社会化,就是合作社。再次,是以制度保障民生,如颁令公布《农民协会章程》,在广东率先成立农民协会,任命共产党人林柏渠为农民部长,彭湃为农民协会主席,以加大保障农民权益的力度。颁令制度:“劳工法”,公布《工会条例》在全国组织新工会,保障与维护劳工权益。孙中山认为:“满足民生四种需要,国家必须履行职责”,一定要国家来承担这种责任。如果不作为,无论任何人都可以来向政府要求,”即问责。孙中山试图以国家意志,通过建章立制,以政治法律手段保障民生,解决当前社会出现的民生问题。

  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一定要国家来承担”。“吃饭问题是头顶重要的民生问题”,“是民生主义的第一个问题”。因为“人之生活以温饱为先”。“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孙中山将人民是否得温饱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标准。

  在《民生主义》的演说里,孙中山说:“现在我们讲民生主义,就是要四万万人都有饭吃,并且要有便宜的饭吃,要全国个个人都有便宜的饭吃,即才算解决了民生问题”。

  可是“全国人口现在都不够饭吃”,人民半饥半饱地过日子,“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农业不进步,其次就是由于外国经济的压迫。”再加“水旱天灾”粮棉失收。由于没有饭吃,中国的人口十年减少了几千万,现在只有三万万一千万,就是由于吃饭问题没有解决,民生主义没有实行”。

  孙中山说:“吃饭问题是民生第一个需要,穿衣问题是民生第二个需要”。民生的需要,从前经济学家都是说衣、食、住三种,但我的研究应该有四种,于衣、食、住之外,还有一种是行,行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需要。加进了“行”民生主义养民的生产目标更具准确性,现在我们只解决吃饭、穿衣的需要,必须坚持“以农立国”的宗旨,国家做好统筹安排,解决粮食生产问题是第一步,首先要解决农民没有土地的问题,出路就是让“农民解放”,实行“耕者有其田”使农民感觉到为自己耕地,不再租地耕交贵租,农民有了积极性,便可以多得生产,“吃饭问题就解决了一半”,然后国家统筹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推广科学种田,把农林业的粮、棉、毛、丝、麻的生产作为本部工业的加工工业来发展,以达振兴农业的目的,这样粮棉生产就会很充足。第二步是“重建义仓制度”以便粮食的储存与分配,这样,“四万万人都可以得衣食需要”。得家给人足,丰衣足食。从此,“人之生活以温饱为先,”“温饱是民生的第一需要”,出现在孙中山的民生论里。当代中国的脱贫攻坚工程,首先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也就是要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摆在首位。20世纪七十年代,以产品经济为主导的农村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集体所有制经济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况,5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民生问题很突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中国七亿农民的温饱梦才得逐步实现。

  二、满足民生需要的目标与脱贫攻坚工程的奋斗目标有共性,相关联,彰显国家对公民的责任与担当

  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以养民为目标。养民就是满足民生的四种生活需要。“在民生主义里头第一个重要问题是吃饭,第二个问题是穿衣,这些都是顶要的民生问题”。是民生主义的奋斗目标。《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艰巨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将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工作定为脱贫攻坚工程的奋斗目标。这两件不相关的事虽时空相隔近一世纪,但它们的奋斗目标、实施方略和战略重点,仍有相关联的地方。脱贫攻坚工程以实现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奋斗目标。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方略;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地区共九个省区的整体脱贫为战略重点:以实施精准脱贫,扩大贫困地区基本设施覆盖面,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等为措施。

  孙中山在《民生主义》演说的第三讲和第四讲中,专题论述了满足人民吃饭和穿衣需要,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他说“解决了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民生问题便可以解决”。最后确定“满足民生四种需要,丰衣足食,家给人足”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最终目标。实现这个目标,以解决吃饭问题,“民生主义第一问题”为方略,“四万万人可以得衣食需要”为战略重点,实现“让农民解放”,“以机器耕田”,肥料、除害、换种、制造、运输、防灾等七条增加农副业生产为措施,以振兴农业。

  满足民生需要的目标与脱贫攻坚工程的奋斗目标的共性、关联性体现在两者的奋斗目标都是推进温饱实现小康,

  都以民生和解决民生问题为皈归。因为民生关乎“社会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反映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几代中国人对温饱生活的企盼和对实现小康社会的追求,彰显了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三、“让四万万人都得衣食需要”,“家给人足”是脱贫攻坚工程理论支撑

  “人之最大的欲望无过饱暖”,“吃饭是民生第一个需要”。1918年,孙中山写成《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书——补助世界战后整顿实业之方法》一书,基本规划出他的《实业计划》的六大计划,民生建设的《第五计划》包括其中。1924年孙中山在“民生主义”的演讲里,把民生“三级程度的需要”,作为实现《第五计划》的战略重点和目标。欧美“经济成长阶段论”将各国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为“腾飞”创造前提阶段、腾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群众高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等五个阶段。孙中山将这五个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整合为民生发展的“三个时代”:“需要时代”、“安适时代”、“繁华时代”。需要是安适时代的前提和准备阶段,“当时人之最大欲望无过饱暖而,此外无所求,也不能求”。只有将需要时代推进到安适时代,经济才能腾飞,繁华时代(发达社会阶段)才有希望,按照孙中山的构想,这个“需要时代”就可称为“饱暖时代”即温饱时代,这时温饱是必需的低级程度的,安适是中等程度的相当于“大同”。

  1924年,孙中山在《民生主义》第四讲的演说中,又把民生发展的“三时代”提升为发展民生的“三级需要”,他说“人类生活程度,在文明进化之中,可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需要,第二级是安适,第三级是奢侈”即繁荣。第一级需要是低程度的,又是“必要”“是饱暖”,必须让人民的吃饭穿衣需要得到满足;第二级安适是中等程度的“大同”即现代意义的小康,何为安适,就是把民生的衣、食、住、行等劳动者个人方面的需要和劳动者公共方面需要的“育、乐”社会保险都要“弄到”;第三级需要是高级程度的“繁华”(孙中山称奢侈),在这一级里,人类不求需要,只要追求生活质量与高消费,“人之生活温饱为先”。我们现在要解决民生问题,并不是要解决安适问题,也不是要解决奢侈问题,只求解决需要问题。这个需要问题,就是要全国四万万人都可得衣食需要,要四万万人都是丰衣足食。也即是要人民温饱。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孙中山发展了建设民生的三级需要构想,以人民的生存为归依,以四万万人都可得“丰衣足食,家给人足”为奋斗目标,以人民生活温饱为重点。并以增加社会总产品的数量,国家主导社会协作与产品分配。

  解决民生问题的做法,对当代中国的脱贫攻坚工程有重要影响,将助力脱贫攻坚工程的实施。经过二、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代中国通过综合扶贫,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钢要》,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实现温饱,摆脱了贫困,至201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7800美元,城镇人口平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9元和5919元,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指标的中等程度,跨进了整体小康社会,但至2014年,全国尚有七千万农村贫困人口仍未脱贫,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最后一公里。《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设》指出,农村贫困人员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是可以实现的,2011年至2014年,每年农村脱贫人口分别为4329万,2339万、1650万、1232万,因此,通过采取过硬的、管用的举措,今后每年减贫1000万的任务是可以完成的。具体讲,至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万人口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总计5000万人左右,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解决。

  四、满足民生四种需要计划,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方法引领作用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业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理道路,运河,以利民行”。1924年,孙中山调整了他的《第五计划》以发展民生必要品和安适品的第一产业。作为本部工业,包括粮食工业,衣服工业、居室工业、和行动工业。粮食工业:包括食物之生产,“食物之收藏及运输”。食物之制造及保存,食物之分配及输出,衣服工业,包括:丝、麻、棉、毛、皮、工业和制衣机器工业。居室工业:包括建筑材料的生产及运输,居室之建筑。家具之制造,家用物供给,要为“四万万人建屋”;行动工业:提议造大路一百万英里,在二千个建制县中修公路,国家设立,制造自动在的工场。

  很明显调整后的《第五计划》是以民生三级需要程度的中等程度安适为标准规划的,目的是满足民生的食衣住行四种需要,还加“育”和“乐”,这个安适程度需要,就是小康阶段时代,也就是孙中山常讲的“大同社会”。因国内条件限制,孙中山还是以满足四万万人的吃饭穿衣的问题摆在首位,作为实施《第五计划》的起步点,认为只有四万万人都 有饭吃,那才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开始。因为“吃饭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接着,孙中山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其民生工程建设,“对于人民的需要,国家有责任,人民要尽义务,做农的要生粮食,做工的要制器具,做商的要通有无,做士的要尽才智,大家都在各尽各的义务,大家自然可以得到衣食住行的四种需要。”孙中山《第五计划》的构想与方略,对当代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起方法引领作用。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孙中山的意志,坚决打赢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战,目前,国家完善中央统筹扶贫脱贫,省(自治区)负总责,地市负责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脱贫机制,使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2948.5万个农村贫困户, 2017年农村贫困人口,要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使按2010年脱贫标准,低于2300元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使贫困县全部摘帽使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要在4000元以上,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按近全国水平。

  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夙愿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很快实现孙中山民生建设的构想。满足民生四种需要计划的目的,战略,方法,措施和战略重点,对当代中国的脱贫攻坚工程有借鉴作用,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思路引领作用。


作者: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 李卓枢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