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从唐诗小札的文献征引看刘逸生的学养

2018-08-31 09:49:42 来源:《中山社会科学(2018)》第四期

  刘逸生先生的《唐诗小札》声望很高,自成文以来,广受世人瞩目,从普通民众到学界专家,对这本书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谈及唐诗欣赏,无人不知刘逸生先生的作品。这本具有开创意义的唐诗普及读本,以其深入浅出的语言、优美的文笔、细致独到的分析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刘逸生先生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引发了深刻反响。

  《唐诗小札》作为一个栏目,是从1959年10月31日开始见诸《羊城晚报》的《晚会》版的。据刘逸生先生回忆,增加这个新专栏,是源于时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长的王匡同志的提议。王匡说,《晚会》可以刊登一些如何欣赏旧体诗词的文章,这也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内容之一。这句话,给了浸淫古典诗歌赏析20余年的刘逸生先生以启示,也壮了他的胆,随后就有了他的系列唐诗鉴赏文章的出现。首刊《羊城晚报》、1961年成书至今四十多年,刘逸生的仍入选“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全国最有影响的20种粤版图书之一”。

  刘逸生先生1917年7月生于广东中山县。自幼失怙,复无师承,全赖自学。曾在香港《正报》、《华商报》及广州《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从事编辑工作共三十年。1979年转入暨南大学新闻系,1982年离休。刘逸生先生创作《唐诗小札》系列文章的时间是1959年,时年42岁。阅读《唐诗小札》,我们可以发现:书中在鉴赏唐诗的字里行间,征引了大量文献资料,本文就是想从书中征引文献的角度来一窥刘逸生先生学养之堂奥。

  刘逸生曾经告诫我们,读眉批和写眉批是学习古典持歌的一种方法,可以借此提高我们的艺术鉴别力和欣赏水平,还可以叙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技巧。批点别人的诗词,用意不单在发表自己对于诗的见解,而且也是一种学习,前人是很重视的。由此可见,古典文学欣赏中的批注在刘逸生眼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所以,刘逸生作品中给出的批注应该可以展示作者身后的古典文学功底。

  对文章中出现的各类注释讲解,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词语训释、典故征引、史事考索、人物交游,下文对《唐诗小札》中的征引或者注解中明文提到的著作也做如此分类。这次的引文列举是完全列举,也就是把本书中出现的全部引文都写下来了。

  一、词语诠释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关于儿女的注释引文:“儿女——《后汉书·来歙传》……”

  《王湾:次北固山下》:作者对题目给出的脚注中提到:“诗题,《河岳英灵集》作《江南意》。”谈到“江春入旧年”,作者提出“清人沈德潜认为‘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指立春在岁末。”

  《王昌龄:从军行(录一)》:解释“旧别”一词提到“……此据《全唐诗·乐府》”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注释诗中“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时提到《汉书。董仲舒传》中的原文。

  《王维:渭城曲》中解题时提到“诗题原作《送元二使安西》,《乐府诗集》作《渭城曲》”

  《刘慎虚:阙题》注诗中“每”字作虽然解,引“《诗·小雅·常棣》:‘每有良朋,况也永叹。’”提到“从前也有人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引出王国维所著《人间词话》删稿。文中还提到“十八世纪末英国的威廉。赫士列特在《泛论诗歌》里指出:‘诗的光芒不仅是直射的,而且是反照的光芒’……”

  《孟云卿:伤情》解题中对“行行当自勉”注释为“《论语·先进》:‘子路,行行如也’……”

  《高适:封丘作》解题注释解“梦诸”一词时,引“《书·禹贡》作‘梦猪’。《周礼·职方》作‘望诸’。”解“悠悠”一词为:“一般平庸的人。《后汉书·朱穆传》:‘悠悠者皆是,其可称乎!’”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解题注瀚海引《旧唐书·地理志》。解释“风卷红旗旗不翻”时注释“隋虞世基《出塞诗》已有‘霜旗冻不翻’句(《全唐诗》作虞世南)。”

  《李白:古风(第十九首)》注释“迢迢见明星”中的“明星”,提到《太平广记》卷五十九引《集仙录》:“明明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

  《杜甫:秦州杂诗(第六首)》解“旌旗”一词,提到仇兆鳌的《杜诗详注》。

  《韩愈:山石》解题中注“二三子”提到《论语》。

  《柳宗元:饮酒》中字词注释中先后提到的著作有《史记》、《孟子》、《柳河东集》。

  《吕温:刘郎浦》解题引《通鉴》卷二七六。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注释三十六宫时引东汉张衡的《西京赋》。文中提到魏明帝曹睿拆金铜仙人一事,征引《三国志·明帝纪》。后面又在此提到本书。此外,文中还提到《全唐诗》、《四库总目提要》。

  《李贺:罗浮山人与葛篇》中注释葛布时提到《诗经》。

  在作者写的重订后记中针对“札”字的释义,分别提到《瑜伽师地论》、玄应《一切经音义》。

  二、典故征引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七日而死的典故注释:“这话出自《庄子》,是个寓言……”

  《王之涣:凉州词》:万众引用了“旗亭画壁”的故事,随后在进一步论述其真实性时引出如下引文:“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从》卷四十一,对‘旗亭画壁’的故事加以否定……白居易的《郑胪墓志》只说到昌龄和之涣互相唱酬……”,本文中另提到,该诗“又收入唐人芮挺章辑的《国秀集》中……”“明代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里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王翰:凉州词》:讲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时,引人说词:“后二句‘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施补华《岘佣说诗》)”

  《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注释诗中典故,分别提到《楚辞》、《礼·月令》、《穆天子传》、《列子》等作品。

  《杜甫:对雪》文中写雪景时,作者引《水浒传》林冲刺配沧州发到草料场做看守这一节,以类比诗情诗景。

  《杜甫:江汉》引《韩非子》“老马识途”典故解最后两句。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提到煮白石典故时说到:“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并提到道士“煮五石英法”(见《云笈七签》)

  《卢纶:塞下曲(录四)》解题中提到《左传》。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中拿“苹花”象征诗篇,提到“《古诗十九首》中就有这样几句……”。

  《柳宗元:饮酒》解“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音”时,引《左传》中的句子类比。

  《吕温:刘郎浦》讲到刘备孙权联姻时提到《三国志》、《先主传》。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录四)》中讲李贺身世,引清人宋琬《昌谷集注序》;提到“天上白玉楼”的传说,引李商隐《李长吉小传》记载的相关传说。

  《李贺:梦天》在注释中解天宫玉兔和蟾蜍的传说,见《五经通义》;解月宫中五百丈高的桂树时引《酋阳杂俎》。文中解东海上的三座仙山再引葛洪的《神仙传》。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解释贾亭时提到该典故见于《唐语林》。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在注释中先后提到《真诰》、《墉城仙录》、干宝的《搜神记》、《云笈七签》、《茅君内传》,文中还提到张彩田的《玉溪生年谱会笺》、《李义山诗辩证》、《李义山集》。

  《李商隐:瑶池》关于周穆王的神话传说出现在《穆天子传》、《拾遗记》。

  《李商隐:梦泽》中提到《后汉书》中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传说。

  《韦庄:古离别》中论述写文艺作品的人用环境衬托的手法来写情感,文中再提《西厢记》。

  三、史事考索

  《张若虚:串讲花月夜》:谈及南北朝时期的民歌,刘先生说:“江南的山川气候和风土人情,影响着民歌的内容。从《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载的来看,大部分是情歌。”至于南方民歌,刘先生说:“南方民歌还有‘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的形式美(沈德潜《古诗源·西洲曲》评语)……”谈及诗人从南朝民歌中吸取特有的技巧,“不妨参考《乐府诗集》里的《子夜歌》……还有《子夜四时歌》……”

  《王昌龄:闺怨》中提到闺中少妇的离愁,作者“为了便于说明,先从汤显祖的名著《牡丹亭·惊梦》那一出说起。”此后引出大段相关内容。

  《王维:渭城曲》提到卖唱乐工弹唱《阳关三迭》的内容(见《词律拾遗》无名氏《古阳关曲》)

  《祖咏:终南望余雪》记叙:《唐诗纪事》有一段关于祖咏写这首诗的故事……明人谢榛(茂秦)在《四溟诗话》中指摘评许浑的《金陵怀古》,说这首诗中间四句可有可无。……“早已有人指出它不象是零落的故都景象(见方回《瀛奎律髓》)”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解北庭都护府时,引《旧唐书·地理志》

  《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考证岑参出任虢州长史引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

  《岑参:春梦》文中提到诗人大胆想象的浪漫主义手法,说:“在文艺作品中,我们从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所记杨林的故事,以及唐人小说《枕中记》《樱桃青衣》等,可以看出类似之处。”

  《李白:乌栖曲》中说到:“《乌栖曲》原是乐府古题,属于《清商曲辞·西曲歌》”并提到“郭茂倩《乐府诗集》所收二十四首中,仅有一首没看出是夜间的情景。”

  《李白:敬亭山》解题中提到“据清人黄锡珪《李太白年谱》考证,此诗作于天宝十三载(李白五十四岁)。”

  《刘长卿:别严士元》中提到唐代诗人送行赠别诗说:“翻开一部《全唐诗》,送客、赠别的题目,简直会使你眼花缭乱。”提到刘长卿的诗坛地位,“《唐诗纪事》说他‘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解题中,作者分别提到《周礼》、《九歌》、《后汉书》、《山海经》等著作。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解题中提到王象之《舆地纪胜》。

  《李益:听晓角》文中提到敦煌石室中唐写本唐人选唐诗的版本问题说:“字句和《全唐诗》及专集比较,有许多不同。”后来在文中先后出现《唐人选唐诗》、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俞陛云《诗境浅说》、《乐府诗集》(卷二十四)。

  《孟郊:怨诗》谈到艺术的目的,提到法国哲学家丹纳的《艺术哲学》。

  《孟郊:临池曲》中谈论乐府民歌的起兴手法提到《乐府诗集》。

  《徐凝:忆扬州》文中对扬州的介绍比较详尽,其中提到高彦休的《唐阙史》、沈括的《梦溪笔谈》。

  《崔橹:华清宫(录二)》论述怀古诗,提到《魏书》,说及崔橹身世,分别提到了《唐诗纪事》卷五十八、《唐才子传》卷九、《全唐诗》。

  四、人物交流

  《王昌龄:出塞(录一)》提到王世贞讽刺李攀龙评论王昌龄的这首诗时,大段引用了《艺苑卮言》的文字。

  《孟云卿:伤情》引唐代诗选家高仲武谈《伤情》:“当今古调,无出其右者,一时之英也。”(见《中兴间气集》);“唐末诗评家张为写了一本《诗人主客图》,称孟卿云为‘高古奥逸之主’……”

  《李白:早发白帝城》关于历代诗评家对李白的评论,分别提到高棅《唐诗品汇》;应泗源《李诗纬》,屈绍隆《粤游杂咏序》。文中提到有人喜欢尽可能多的把东西塞进诗里以显示学问,说“未尝不可以(汉代的《西京赋》、《东京赋》、《两都赋》就是这样)”

  《杜甫:登岳阳楼》中记叙“《北梦琐言》曾经嘲讽糖球(唐末隐士)的诗,说它从来没有走出二百里路外(指诗的思想境界)。”

  《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提到诗人住在碧涧的一所别墅,他的老朋友皇甫曾(字孝常,官殿中侍御史)来探望他,并且赠给他一首诗(见《唐诗纪事》卷二十七)。

  《郎士元:送杨中丞和蕃》提到:“《唐才子传》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贾岛:渡桑干》中写道:“写《冷斋诗话》的惠洪和尚由此就认为贾岛这首诗之所以好,原因在于使用这种‘影略法’。”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谈论关于贾岛的几件传说,分别涉及到《新唐书》、《唐遗史》、《唐摭言》。文中在唐人喜欢摘句时,再次提到唐人张为的《诗人主客图》、方回的《瀛奎律髓》。

  《刘禹锡:乌衣巷》提到刘禹锡的仕途经历的时候,再引《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元稹:遣悲怀》文中征引相当丰富,分别有《董解元西厢记》、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昌黎先生集》、《旧唐书》、元稹的《元氏长庆集》、李时珍《本草纲目》、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这篇文章中,通过各种资料的相互印证,基本上把元稹的全部人生经历都写得非常清楚明白。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提到了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对白居易的评价;另外也提到了白居易的诗集《白氏长庆集》、袁枚的《随园诗话》。

  《杜牧:江南春绝句》述及明代文艺批评家杨慎的《升庵诗话》。

  《杜牧:泊秦淮》提到杜牧是一个比较清醒的士大夫知识分子,涉及《桃花扇》第二出。作者引《新唐书》评论杜牧说他:“刚直有奇节,不为龌龊小谨……”并提及杜牧曾经注解《孙子十三篇》。

  《杜牧:赤壁》文中提到宋人许彦周的诗话(《彦周诗话》)中队杜牧这首诗的评价,也提到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中队许彦周的反驳。另外还继续了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队杜诗的评价。

  《李商隐:嫦娥》文中提到这首诗的主旨的时候,引用了冯浩的《玉溪生诗笺注》、北大中文系学生编的《中国文学史》、纪晓岚的《四库全书》。

  《陆龟蒙:白莲》文中介绍王渔洋的“神韵说”时,提到了王士禛的《带经堂诗话》。

  《聂夷中:田家》引刘铁冷的《作诗百法》评论聂夷中的这首诗。

  《张泌:寄人》在解题中,提到清人李良年《词坛纪事》,对张泌这首诗的来源做了梳理。

  《葛鸦儿:怀良人》文中注释诗文,提到了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韦庄的《又玄集》、韦榖的《才调集》,还有明人顾元庆的《夷白斋诗话》、《全唐诗》卷七八四。文中后来又提到元杂剧《儿女团圆》剧二、《情头马上》剧二、《薛仁贵》剧二、《黄粱梦》剧二、欧阳修的《归田录》。

  《唐诗小札》的主要特色在于用散文随笔的形式赏析唐诗,读来诗意盎然,令人沉浸在美感中。全书共一百零一篇文章,引文共一百三十二次。其中引用频率比较高的有《乐府诗集》、《全唐诗》、《唐诗纪事》、《唐才子传》、《旧唐书》、《诗经》、《后汉书》等。刘逸生先生不是简单的解释,而是广征博引,从以上的征引文献所涉及的篇目来看,可谓卷轶浩繁,这些引文还不能说有转引之嫌,因为哪怕只是个别字词的诠释,我们在这本书中几乎都能看见前后相互印证。另外,见诸文字的大量典故也显示了作者的渊博学识,海量文献资料背景是这部书获得广大读者认可的关键原因,这是一个技术活儿,没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学养做基础,写不出誉满天下的好作品。

  刘逸生先生小学未毕业便迫于生计中止学业。在流离颠沛中,从一本《辞源》开始,始终坚持自学,学习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8年,考入香港《星岛日报》任校对、编辑。1939年,考入香港中国新闻学院。此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并长期致力古典诗词研究。1949年回广州,曾任《羊城晚报》编委,广东诗词学会副会长,岭南诗社副社长及广州诗社顾问。先生在《唐诗小札》中所展示的小学功夫令后辈叹为观止,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奠定了自他以降刘氏诗书传家的厚实底蕴,他的好学精神足以被我们奉为楷模。


作者: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 卓尚栋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