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集体“失忆”中的地域文化审美

——以《香山美学读本》为例

2018-12-31 17:14:55 来源:《中山社会科学(2018)》第六期

  一、地域文化研究中的香山文化

  学界对“地域文化”的概念经过了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研究发展过程,起初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的文化。也有专家主张,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可见“地域文化”的内涵外延在被不断地丰富:“地域文化”在时间界定上从“先秦时期”到逐渐淡化、扩展的同时,空间界定上也从“不同区域”到“特定区域”,而内容属性及学科范畴方面有了更明确的指向——“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这一界定充分体现了地域文化中人民性、阶段性、历史性的唯物史观和自然辨证法论,但其不足之处是将“地域文化”仅仅局限于“考古学文化”。

  笔者较为认同的是将地域文化划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广义的地域文化特指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从古至今一切文化遗产。广义的地域文化也即为当下学界大多数所认同的“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研究视域的开阔,使得业内除了涌现以敦煌学、藏学、徽学为代表的中国三大地域文化的研究大成,也让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等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源源不断地充盈着我国地域文化的研究体系,呈现一种枝繁叶茂的勃发格局。

  所谓“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至少应包括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方面的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从这个层面看,地缘上涵盖了今天的中山、珠海、澳门在内,由经中原文化、土著文化、西洋文化、南洋文化相互碰撞和不断融合的方言文化、名人文化、商业文化、华侨文化、民俗文化、洋务文化和思想文化构成的香山文化在本质上集中体现了岭南文化中广府文化的文化特征,是相对岭南文化而言的子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方兴未艾的香山文化是一种广义上的多要素地域文化,“并在发展和传承中形成了传承性、包容性、先导性、民生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等文化特点,主要表现为在价值取向上崇文尚武、顺应自然和重商传统;在文化精神上坚守正统与开放创新、趋利务实与热情浪漫、刚勇好强与文质彬彬、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等对立又统一的精神品格。”

  二、集体“失忆”中的地域文化审美

  地域文化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却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正是这种“稳定性”才让“独特性”得到积累、沉淀,遂使得以独特性见长的“地域烙印”更为深刻、鲜明,从而形成真正的地域文化。

  文化离不开审美。地域文化是当地先民及其刻下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集体成果,甚至可视为经过其自发性审美的遗存而凝炼的结晶。除了生产实践,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对所处地域环境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审美实践。这种审美实践包括对自然、人文和艺术美的感受、认知、追求和探索。这也使得审美的三大社会功能——对美的认识、对美的教育、对美的愉悦得以形成、激活、发展。

  人们在经历审美的过程中也通过绘画、音乐、舞蹈、文学、影像、装置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去发现美、表达表、歌颂美、承传美、弘扬美,遂留下了丰饶瑰丽的美学作品。其中,文本形式的美学作品往往因其个体体验的独特性、交流语言的明晰性、思想观点的深刻性、保存手段的便利性而得到更为广泛、生动的传播。因此,编纂一本兼具较强可读性及较高传播效度的读本,往往是美学实践中保存文化记忆、普及人文知识、传播美学理念的主要手段和有效载体。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一日千里,新媒体崛起、猎奇心横生、碎片化阅读盛行、信息源裂变爆发、重复资讯体量不堪重负……人们一味地求新、求快、求异导致阅读产品(包括传统的纸质阅读产品和新兴的电子阅读产品)良莠不齐,各种伪美学、劣文化充斥市场、混淆视听,加剧了辨析成本,极容易造成审美认知障碍和审美艺术疲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的审美力。

  其实,对真、善、美的追求仅仅是审美的道德规范;对独特个性的体验才是审美的艺术追求,它既是审美的个体基础,也是审美的集体目标,既是始点,也是终点。

  文本作为一种传统的美学载体承载的是一种集体记忆,但正如胡波教授所说的“集体记忆往往是集体失忆,更多的是既偏离事实又违背常理,既缺乏思想又丧失个性”。笔者认为这里的集体“失忆”至少有两个层面:一是思想深度和个性特点的缺失导致香山文化缺乏代表性的美学文本;二是代表性美学文本的缺失让身处香山地区的人们无法“记得住乡愁”或对身边的美学资源宝库麻木懈怠、兴趣索然,让文化自信缺乏地域文化的实质支撑。因此,集体“失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理解为集体“失语”——地域文化美学文本的缺席导致底气不足、不敢发声,让香山文化的声音一度处于“失语”状态。

  尽管香山地区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滚滚历史长河中不过沧海一粟,但近870年的建制也足以让各方面留存的卷帙浩如烟海。可惜由于年代的久远、体例的局限,真正有代表性且符合当下阅读习惯的美学读本却是空白。因此,编纂《香山美学读本》便成了亟待解决香山文化“失语症”的首要任务。而要填补这一空白,却又是不小的挑战——这得依赖甄选的眼光和编纂的技巧去补齐资料有限的短板。

  《香山美学读本》成功地完成了这个挑战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且给人更大的意外惊喜:阅罢该书,不难发现,它不仅是香山文化美学的导读,还是香山文化版图上灼灼生辉的名人文化的再现——名家名作、美文美篇的编纂路线不断地提升着这本小书的历史价值和思想颜值。翻过一篇篇短小精悍、情感质朴的文章,宛如穿越时空,与才华横溢、思想深邃的乡贤俊彦邂逅于铅印纸面,共同完成各具特性的审美体验。通过文本的解读,可管窥其集结的不同时空的“审美共同体”的美学观点、美学感受、美学体验。

  三、《香山美学读本》的文本呈现

  既然是美学读本,美便是《香山美学读本》所力图呈现的,而它本身也做到了。成书是一种出版实践,它的文本呈现,同时也是一次选美、显美、存美的审美实践。该书在定位上的选题定纲、基调设置,单个文本上的精挑细选、推敲拿捏,整体体量上的宏观把握、布局谋篇都以“美”为依归且掌控得游刃有余。

  一是选题美。全书又一次以凸显社科普及的读本特色和对定位的履行自觉的做法,打破了作为哲学或文艺学范畴的美学因其学术性而带来的语言艰涩感、与普通群众的距离感,而选取人们身边所可知、可触、可感、可道的有代表性的美好事物的题材编入书中,并按其属性分为《山水自然美》《城镇景观美》《人文社会美》《名人风采美》《香山风物美》《历史文化美》《大众心灵美》七章,选入相应的文章。

  二是文本美。入选的文本语言文笔流畅、朴实温暖、毫无生涩感,确保了整体风格的和谐。且绝大多数出自历史名人和当代名家的手笔,文本的作者,如黄苗子、方成等本身就是美学大师。游弋其中,浮虚揽胜、五桂飞瀑、象角野趣、沙田巨变等从不同的横截面呈现本土山香水秀的自然之美;从明代的八景诗咏到改革开放的温泉游记,从艺术大家黄苗子到著名报人刘逸声的思乡之忆,从诞生了阮玲玉、方成、欧初等杰出人物的左埗头到以孝为先随心造景的詹园,从不同的时空展现了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及其景观之美;而郑观应针砭时弊的《劝农歌》、容闳回忆录中的《幼稚时代》、高佐良笔下的革命圣地、李逻通的方言拾趣、胡波论及的侨乡文化则立体地呈现了香山地区这方水土的人文之美。

  《名人风采美》一章是书中的重头戏——主要表现为收入篇数及总体篇幅均居于各章之首。在这一章里,不仅可感受到香山地区灿若星河的名人文化,还可看到名人写名人的惺惺相惜,如郑君里的《阮玲玉和她的表演艺术》、金耀基的《人间壮游》、舒乙的《为阮章竞先生叫好》等。

  除了以散文、随笔为主的文体,书中还收入了小部分彰显地方风土人情(如斗菊、出鹤)特色有代表性的诗篇及歌赋:一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隆都乡姓路程歌》将复杂的姓氏分布和山川形胜的地理环境巧妙结合并娓娓道来,这种朴素的美学意识也折射了劳动人民的机智灵活和审美情趣;李逻通在《鹤舞与鹤歌》中的多处引述让人得窥民俗文化的完好保存和持续承传;陈新平、刘斯翰的《中山赋》挥洒自如、大气天成;吴丛垠的《石岐记忆》和姚学正的《侨乡的西洋菜和石岐乳鸽》则分别代表了一代新中山人的城市印象和中山人与外界在生产、生活上的交往、融合与变异求新。此外,还从志书中选入了黄佐的《仁山书院记》和杨存斋的《修明伦堂记》等,细细品读之,简直就可视之为香山美学地理,免不了泛起寻访古迹、领略史韵的冲动。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收入的很多作品是非常经典或为外界较难见的。譬如著名画家、散文家黄苗子的《青灯琐忆》选自文学界非常经典的散文集《青灯琐记》,而著名报人、古典文学普及专家刘逸生的《故乡的回忆》(节选)相信在百度上则难以窥其全貌,因为他在故乡生活的时间并不长,关于以家乡为题材的非虚构性写作自然不多。再者他一生中作为报人和古典文学普及专家的成就光环盖过了他的创作,所以类似《故乡的回忆》这类文本反而恰恰被人们所忽略了。读罢这些篇章,人们既可感受到语言与情感之美,也会因其稀缺性而带来熟悉而又陌生的惊喜之美。

  三是体量美。全书42篇文章,每章收入文章5-8篇,每章收入文章的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6篇。为兼顾可读性、传播性,选编的文章以短小精悍为主,保持了整体观感上的整齐划一。装帧风格遵循简约之美的路线,从开本尺寸上看,也符合携带方便原则和翻阅手感的舒适度。这些又是一种在处理体量上的细节之美。

  四、延伸构想:超越文本的美学导向

  《香山美学读本》里的“美学”跟学术定义里的“美学”不尽相同,但又有关联,它是中山的一种和美城市特质,具体融合了山水自然、城镇景观、人文社会、名人风采、传统风物、历史文化和大众心理等方面的面貌与美态、内涵与精神,是对地域特色及其文化内核的梳理、提炼,并且以社科普及的定位呈现。

  尽管“香山美学”的提法是在今年7月份出版的这本小书里首次提出,但中山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美的探索和美的追求。这从中山先贤留下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可以读取到精神美,漫步在中山的城市中可以感受到其建筑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同时,当地的文史工作者和摄影、书画界也在以不同的方式记录美、创造美、信仰美。但美学实践仅仅停留于平面的文本是远远不够的,当下,超越文本的美学导向是美学文本的意趣所在。这就需要让不同的艺术形式发生关联,形成互文效应。

  笔者曾在“2018年中山市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之《中山名人文化资源研究和利用》专场”中撰文指出,“目前中山名人文化的开发利用存在表达形式单一、互文关联欠缺、重展示轻传播的局限性。”这在香山美学方面同样存在。这就需要在将来的实践中,以文本为依托,尝试以其他不同的形式去释放美的张力和发挥美的想象力、实现美的影响力。

  兴许接下来要做的,除了将《香山美学读本》视为当地美学题材出版的启蒙,继续编纂出版体现当地美学特质的文本,分门别类、独立成书:如编纂出版《香山美学地理》《香山美学生活》《香山美学文化》等等,与出版同步地推出美学活动的实践体验,促进互文关联的二次创作,进一步丰富美学的创作、体验形式,竭力打造美学品牌,培育社会审美自觉、培养民众审美情趣,形成超越文本的美学导向。

  五、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刻下,人们对提升自身素养的需求,以从原来的教育发展到现在的美育。人们愈发慨叹“文盲并不可怕,美盲才更可怕”。如何发现美、展示美、培育美、引导美,如何治疗审美的“盲从症”和集体“失语症”,唤醒地域文化美学意义上的集体记忆,已是摆在文艺、出版、社科、传媒各界面前义不容辞的任务与思考。

  《香山美学读本》的出版以实际行动做出了首尝和示范,这让我们从一本小小的普及之书,重温我们所处的这个名人辈出、得风气之先的福地所拥有的美学资源的巨大储备。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香山美学读本》仅仅是一个开端,更多的空间尤其是以文本为支点,但又超越文本的实验仍然值得期待。


作者:中山市黄圃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 黄金湖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