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中山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的价值与意义研究

2019-04-30 18:19:04 来源:《中山社会科学(2019)》第二期

  *本文为2018年度中山市社科规划“良等次”课题《中山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的价值与意义研究》之核心内容。

  一、前言

  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口述史就是“以采撷‘非遗’传承人的人生史、文化记忆与技艺知识为主体,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将民间艺人的传承历史、制作技艺以及生态环境加以讲述和记录。”[1]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地讲述和记录,它只是提供、积累了一些口述史料,真正成熟的传统文化口述史不仅记载口述者的真实内容,还要对口述史料进行多方印证、加工耙梳、研究提升以达至不仅存留历史更澄清历史、多元叙述历史的目的,给后人保留立体的历史面貌,使之离历史真相近点更近点。

  口述史与传统公共文化的关系是“它不仅仅指无形的文化现象和技艺之类内容,还包含了口述形式的最为鲜活的、最有生命活力和原生态性质的文化类型。”[2]口述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演绎的就是民间公共文化:一则以口述的方式传承共同体公共文化,二则再现传统社会公共社会情景,以其亲民性保证了草根群体的文化参与权和表达权,提高了大众共同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其内在优秀文化品质历久弥新。因而今天推进对口述传统公共文化的研究对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公共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对全球化现代文化的全面辩证关照具有启示性价值。

  黑格尔认为人类的精神财富“构成了每一个下一代的灵魂,亦即构成了下一代习以为常的实质、原则、成见和财产”[3],也就是我们生长在自己文化的精神传统中,我们习以为常不知不觉。我们要建设美好中山,对中山的前世今生、有形无形的生活习惯、日常原则、文化习俗等等不正应该去记录、倾听、梳理吗?正如约翰·托什所说:“口述历史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证明了人的历史意识、日常生活经历背后的思想动机是怎样形成的,尽管这些内容常被现实掩盖,但确实是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4]中山现代化建设需要来自五湖四海的新老中山人凝神聚气,共建整个社会尤其中下层民众文化、精神信仰。口述传统公共文化承载着民众文化信仰、理念,隐含着他们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倾向。整理中山传统公共文化,探究其对现代文化的价值意义,不仅使人们了解中山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还因其社会共同历史记忆和民族生命历程记录,使其更趋于真实的历史情境,更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理性中,成为重建人们精神价值追求的文化符码。

  二、中山口述传统公共文化对现代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当代史固然是直接从生活中涌现出来的,被称为非当代史的历史也是从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因为显而易见,只有现在生活中的兴趣方能使人去研究过去的事实。因此,这种过去的事实只要和现在生活的一种兴趣打成一片,它就不是针对一种过去的兴趣而是针对一种现代的兴趣的。”[5]从现代视角、兴趣回看口述历史提供的细节、个体化的历史见证,会引起现代人对历史的兴趣,会更好地理解现代,并为现代问题找到取之不尽的古老传统的智力与价值力量。

  中山口述传统公共文化的正能量价值观诸如咸水歌中所蕴藏的对友情、爱情、亲情的纯洁忠贞等朴素情感、坚忍不拔等品质,成为今天现代文化某些弊端的纠偏者,也会成为现代社会的通病如孤独、狭隘等等人际关系冷漠弊端的解毒剂。它再现了传统中国文化对人际关系的诠释,人们在传统文化智慧里找到彼此关怀、相互关照的美德,以改善现代社群关系。一个村庄一块地区一片地域浸染在这样祖辈传下来的文化氛围中,民心民风得到淳化,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甚嚣尘上,商品物化了人们心灵、异化了人与人本应有的正常交往关系时代,口述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的这些淳朴质地再一次让人们体认自我、自我与他人的纯净关系,在今天也使干群关系更紧密和谐。在民族身份、文化认同同时,精神价值回归的意义和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三、中山口述传统公共文化的问题及原因

  (一)中山口述传统公共文化的问题分析

  1、政府对传统文化价值认识需进一步深化

  中山在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政府还没有开展有关口述史研究的课题或出版过此类书籍,也没有相关鼓励性政策出台。还没有发动大家参与共同历史文化的记录,这是极为可惜的,因为个体历史记忆的汇合构成共同体的历史。

  政府需要进一步提升村镇硬件设施及软件服务。传统文化活动、展示平台硬件设备需要增加并换新,如图书馆座位不足等等。仍有很多基层镇区传统文化服务尚不能完全满足口述传承人的传统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如他们表示很少有机会去公共场所进行口述传统文化汇报,仅是参加一些省市比赛。

  为调查中山市口述传统文化传播现状,本课题组做了“中山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研究”的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在中山市的各个区和乡镇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1000份,有效问卷945份。其中女性人数占比61%,男性占比39%。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45个受访者,只有17%的受访者在基层传统文化服务场所聆听过传统文化传承人的传统文化报告。在对基层文体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采访中得知,从事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人员太少,而且不够专业,尤其举办大型传统公共文化活动时,工作人员就更紧缺。外加活动资金不足,各镇区的文化活动大多仅限于本镇,很少外出交流,影响力大为减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真正让文化成为“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基层文化设施、载体和活动开展是最基本的要素,保障公民获得传统文化滋养的基本文化需求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对传统文化价值对人形塑作用的意义认识需要进一步提升。

  2、中青年传承口述传统公共文化的热情不高

  中山每个镇区政府都大力支持本镇每年举办各种口述传统公共文化活动或比赛,但参加者以年长者或闲散人士为主,中青年参与的活跃度和积极性都有待提高。在与白口莲山歌代表人五桂山中学原校长周宏基的访谈中得知,愿意学唱白口莲山歌并参与活动的年轻人极少,未来传承发展面临困难。

  目前许多优秀的非遗技艺因人才断层而不断消失濒临失传,常常是失去一个老传承人就失去一份艺术记忆,很多传统活动如南朗崖口飘色活动需要的“如色梗、布绣等技艺,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问题。”[6]三乡木偶戏虽经香港老艺人回乡传授,但在五光十色的现代电子娱乐冲击下,不但传承后继乏人,受众群的流失更是雪上加霜。石岐龙舟赛的制作和仪式传承、大涌红木家具的雕刻手艺受工业流水线的冲击等等都面临手艺青黄不接局面。

  在问卷调查中,接触与了解口述传统文化的调研结果显示,年龄处于中青年阶段的79%的人表示对口述文化不了解。很少有人知道中山传统文化组织或网站,就算知道也极少浏览这些网站。通过口述传承方式了解地方传统文化的人在945人中只有381人。在回答是否阅读过有关口述传统文化书籍时,一半多的年轻人“没阅读过”,同时“没兴趣阅读相关书籍”的人数为352人,占比达37.24%。以上数据说明,被调查的大多数中青年人对口述传统文化没有概念,了解的人较少,且少有意识去学习了解,更没有参与传承口述传统公共文化活动的意愿。这说明口述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还不足与现代文化相抗衡。

  但是高达91%的受访者认为口述传统文化传承有其存在的必要, 98%的受访者认为口述形态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这表明民众还是有很强的保护传统文化意愿,虽然参与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的热情还处于蛰伏期,但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学者等对此做大量的工作唤醒人们对口述传统公共文化的兴趣。

  3、口述传统公共文化传承方式创新需要谨慎

  中山部分镇区的文体服务中心为增强传统优秀文化的吸引力,采取支持并鼓励在口述传统文化基础上叠加新元素的方法,改变原有的部分传统元素进行传播。在今天这种做法对吸引年轻一代是有帮助的,但加入多少现代元素怎样加入需要细细思量。如果长期多次改编,一旦失度势必导致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改变。对传统文化价值与意义的正确认识在于真正意识到传统公共文化诞生于民间,由民众兴起自娱自乐活在民众的生活中才有生命力,它的舞台在田野阡陌村街民巷。只有让它回归自我的土壤,它的生命之根才能扎根茁壮,对脱离原有文化环境氛围而演绎的传统公共文化全社会都应该警觉。

  4、传统公共文化传承传播障碍:传统文化认同减弱

  随着中山城镇化的推进,田地减少、村民身份转变以及环境污染如河湖、河涌不断减少或污染加剧,一些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受限,如中山著名的五人赛艇活动的河涌训练场地大大受到限制,不利于调动更多人对此项活动的兴趣和认同。

  城镇化也使不少传统公共文化活动需要的邻里亲近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都发生很大变化。本地年轻人出外打工或在本市城镇做事的增多了,外来务工人员更多了。在我们的调研中很多外来人都表示自己虽住在中山,但对这里的传统文化并不了解,也难以达到文化认同。不少镇宣传中心领导也表示,一些传统文化项目很难找到下一代传承人,这也是很重要原因。

  即便本地年轻人对自己祖辈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在遗失。对传统文化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就不可能主动去继承传统。随着现代音乐、歌舞借助大众媒体在城乡人群中广泛流行、智能手机等各类移动终端将世界瞬间拉到眼前,现代文化呈现出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场景,让一些人尤其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渐渐拉开。在现代社会,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及其传承方式很难找到与其诞生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氛围,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使它步履蹒跚;现代文化艺术审美情感使中山传统文化习俗在年轻人中的传承经受严重考验。因而开展中山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工作正是挖掘优秀文化因子以资其现代适应性转化、寻找其与优秀现代文化同构的价值观、以成为人们尤其年轻人传统文化认同的路径之一。

  (二)中山口述传统公共文化发展困境分析

  1、政府对传统文化工具理性认识大于文化价值认识

  如果要让全社会建立起对传统公共文化价值的正确认识,政府首先要对它确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用功利的视角对待传统文化,只重视能给本市旅游业带来客源的项目;不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不能仅仅搞一些演出几个活动,表面热热闹闹实则不能令普通民众从心底产生兴趣。文化只有真正融入人民群众中,群众才能主动参与期间焕发文化创造活力。政府的文化建设既要重经济效益又要重社会效益,真正认识到文化工作背后的深刻要义;传统公共文化建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文化设施、载体和活动开展,更重要的是文化价值意义即对人的教化和道德培养,最终支撑国家治理。各级政府对传统公共文化的文化价值认识高度也体现在政府身份的转变,向文化服务者角色转变,引导群众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让百姓在创造、参与中感受文化的魅力接受文化的熏陶。

  2、传统公共文化持续发展的阻力:民间人才缺乏

  传统公共文化需要一定的民间组织和本土人才保障才能有可持续性。在我们的调研走访中发现,中山口述传统公共文化传承人的年龄都是60岁以上,大多都超过了70岁,且文化水平不高。政府需要激活民众尤其年轻人对传统公共文化的兴趣。目前中山一些镇会专门开设部分传统文化传承培训班和传统文化传习所等,但是现在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培训班的学员招收比较困难。年轻人工作与训练常常冲突,请假难使队伍更不稳定。

  有效的文化建设和治理必须寻找能够热心参与此项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并逐渐建立起正式或者非正式的社会组织,确立组织运行的基本规则。只有如此,文化活动及其社会组织才能融入社会结构中,成为人们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联,进而为当地传统文化发展和治理积累社会资本、培养更多人才精英[7]。口述传统文化目前更需要各级从事宣传文化服务工作的人员大范围宣传、遴选传统文化传承人才,为民众充分调动自己积累的文化生活经历更好开展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工作奠定基础。

  3、传统公共文化传承年轻化的困境:现代流行文化的诱惑

  相对于流行文化的个人化、娱乐化、感官享受等特点,学习传统文化需要付出体力、精力、时间等巨大成本。我们采访小榄菊花会的传承人李尚仁,他表示现在种植菊花技术不难,但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种菊花,因为很辛苦不好玩。而红木雕刻对雕刻者的体力耐力要求非常高,必须聚气凝神,学习至少五年以上才能出山,投入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很大,比起手游的快感,这项工作年轻人很难坐得住,所以传承者只能是沉稳的40-50岁男性师傅。另外,一些项目如民间传统体育与竞技现代适应性转型不够,无法与现代体育竞赛相抗衡。

  在中山一个普遍现象是学生们的口述传统文化学习周期短,学完后不再继续钻研和传播,有的学点皮毛就放弃。我们可以列举的项目还很多,这些传统文化的本质与社会主流价值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这决定了它们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可能性。但在声光电全面视觉冲击的流行文化冲击下,口述传统文化显得招架无力。

  4、中山学界、媒体界传播口述传统公共文化的缺陷

  中山学界、媒体界在传播口述传统公共文化方面出现的诸种问题,原因在于记录口述传统文化不是简单的对传承人的你讲我录、最多附上采访大纲、回头誊抄那么简单。在口述史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为有基于个人记忆、理解、传承的选择性偏差、历史脉络掌握薄弱等等原因的存在,因而,作为正史的有益补充,口述史依然要遵循严谨细致真实的本质,需要作者主体性的参与性研究和提升,而不仅仅是单纯记录。如对传统非遗文化要有深刻认识及领悟力,对传承人要长年累月跟访相处如亲人一般,对相关文献要大力梳理整理,在传承人的口述与文献史料的互证中要有独立思考的辩证分析能力,有较好的史学研究功底和文学修养,还要有吃苦耐劳做的冷板凳的精神。中山学界还缺乏一批真正有深度高质量的口述史研究专著;对口述史操作方法、本质认识及认知层面等理解偏差、系统研究缺失等问题,与我国大陆口述史处于较为初级的研究阶段有关。

  四、保育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事业,促进中山现代文化发展

  中山市近年来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为未来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的发展建立了文献基础。如非遗保护中心及网站,目前已有不少资料上传网站。市非遗中心还给各个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村设立非遗传承基地,“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个”[8]中山市非遗展示馆以及全省首个地市级非遗资源数据库等,都为有志于从事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的有志之士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基础。

  (一)社会: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价值与意义的再认识

  对于口述文化传承来说,传承人讲述的文化技艺实践如何起源、发展,传承人的生活经历、从艺的原因和过程,传承人的记忆与历史、民俗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平衡随时代变化发展而进行的保护性传承和个性化创作等问题,才是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中更重要的部分。社会化传承不能为迎合部分受众较低审美趣味,任意增删改编传统文化的形式与内容;不能脱离传统文化语境搞传承,成为孤立的摆设或商演的附庸;也不能成为个人功名利禄的工具等等。社会也不能将之等同于一般的个人故事讲述,不论他们的口述最终转化为文字、声音还是影像存档,所有传承方式其实都殊途同归,最终目标都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现代适应性及对现代文化的建设意义。

  为此,社会艺术类学校或文化教育机构不妨开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相关专业,开设系统性培训传承人的专业技能,或招收年轻学生传授民歌、民间舞蹈、雕刻等等文化技艺。学生有专业技能如会谱曲记谱演唱、编舞、组织协调等。学成归来也可留在当地教授传统文化。不论是私营公办教育传播机构都应给与他们较好的薪酬待遇,为此政府需要听取来自民间教育传播机构的声音,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使文化传承形成良性循环。

  传承的根基在社区。基层文化活动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用多种手段既真诚投入又多样化发动群众,让更多人对自己生活其中的文化有更深刻认识。比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俄亥俄州社区学院的学生采用摘取社群口述历史访谈对话,配合幻灯片、音乐与舞蹈表演的形式,到教堂、学校和邻里等社群中演出[9]。中山市可以借鉴这样的做法,发动大中专学生广泛参与进传统公共文化的社区戏剧演绎活动,既丰富社区文化又陶冶双方情操。

  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研究者要深入传承人与教育工作者中间,努力挖掘其中蕴藏的深厚宝藏,在尽可能保证可信度同时,成就历史叙述的多元化维度。

  (二)政府: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的倡导者与支持者

  民间传统公共文化的传承主角应是本乡本土人,政府不能包办代替。政府需要做好服务工作,以各种方式、适当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鼓励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让他们有积极性参与进传统文化口述史工作;也可以在社会上宣传鼓励倡导大家来做传统公共文化的口述史,如鼓励各地非遗文化所在地成立民间文化艺术协会,由他们组织本地传统文化口述史工作,给予一定的政策财力支持、组织帮助、后期审阅、优秀作品出版便利等,以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各镇宣传文化中心也可以组织动员各个传统文化传承人,配合有志于做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的志愿者,给他们双方提供必要的接触条件、口述空间等帮助,协助他们做好口述史的组织协调工作。

  政府应拨出专门经费建立正规的口述史档案资料库,为口述资料保存及文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各级宣传文化中心也应有相应的口述档案数据库以及口述资料中心,实现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一体化管理。建立口述史电子与纸质档案的集成服务,设置档案在线咨询、远程查询预约、全文检索、专题服务、借还催询、网络导航等功能。规范其保管、建档、查阅等管理运作流程,日常加强口述档案的学术研究。

  (三)现代传播媒介:创新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传播方式

  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的本身属性更适合用媒体融合手段传播,以吸引更多大众的关注。在以往纸质论文、著作基础上,可以采用各种电子方式如音视频等富有声音、图像与文字的直观感性方式传播,尤其可用目前人们广泛接触的网络与各种移动终端方式传播,如网络口述历史节目、微信公众号、各种应用程序APP等;将来传承人口述内容还可以与VR(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达到如同身临其境、手把手远程教学的效果。也可以开办传统文化口述史博物馆、展览会、口述史戏剧表演等等,以呈现方式多元化再现传统文化。如同唐德刚所说“口述历史要像桃园三结义一样把历史、文学、新闻三位结成一体。”[10]媒体融合各种传播手段的交织,构成立体传播网络,共同促进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的普及与发展。

  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研究的理论研究与媒体参与性需要加强。中山口述传统公共文化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展开。研究者要主动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要利用好现代传播媒介保护受访者隐私;明晰著作的知识产权归属;涉及重要史实、人物的史料要有大局意识,不经审批不得传播;不能把个人自传当做口述史。一些传统文化著作作者还需要加强对口述史料的考证,不能将新闻稿不加区别地直接使用,对文献和田野调查史料还需要深度利用和研究。

  新闻媒体与口述史的互相借鉴融合能产生奇特的化学反应且具有时代意义。新闻媒体不能只满足于新闻采访、进行简单访谈式新闻采访及记录。从事传统文化传播工作的新闻工作者需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对所报道领域的深度学习,养成自我分析思考独立判断的思维习惯,培养自我学养研究之气,以市场为导向但又要冲破历史娱乐化表达倾向,踏实认真做好传统文化整理传播工作。

  五、结语

  传统公共文化口述史是人类共同体文化历史记忆的传承、文明血脉的延续。世代相传的传统公共文化以非遗面目受到世界的重视,通过世代口耳相传、口传心授,它已渗入一个民族的生命底色之中,成为一个民族标示自己独立性的文化标记。传承它们对飞奔在现代化之路上无暇它顾的人们来说已不仅仅意味着抢救收纳起来那般简单,它们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鲜活基因;重新整理探根溯源,对它们不仅意味着尊重,更意味着在现代文化带来的各种思潮中重新梳理提升;“在民间传统文化宝库中, 不仅积淀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社会的憧憬与追求,而且有着关于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宝贵探索, 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生态模式。”[11]它们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在今天不言而喻,为现代人对抗现代性弊端找到传统文化的解毒剂。

  中山虽然出版过有关非遗文化的专著,如林凤群的《血脉传承》等,但我们仍需要再细致地对某方面传承人做口述史的工作,既要记载其口述的详细文化技艺,也要深究其脉络筋骨,评述其在今天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这是等待灵魂跟上来的必要步骤。这不仅是对千秋万代后辈负责的态度,也是现代文化的文化借鉴,更是我们满足美好精神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取之不尽的源泉。


作者:课题组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课题负责人:王春芳;课题组成员:肖飞、罗永雄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