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理论文章、理论著作

在粤港澳大湾区里打造“八位一体”宜居中山

2019-12-31 17:07:23 来源:《中山社会科学(2019)》第六期

  *本文系2018年中山社科规划课题《中山市世界级宜居精品城市建设目标和路径选择》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何为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问题而出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子。因此,关于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最早萌芽于19世纪末的英国,以霍德华所著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为标志。在工业革命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急速扩张的时期,霍德华首先关注到城市资源承载力不足、居民生活品质、居民发展机遇、城市和乡村互动关系等问题,并规划了“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带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1]的田园城市,这也是宜居城市最早的定义。随后一百多年,宜居城市研究成果日渐丰硕,国内外学者或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对宜居城市进行了界定,使得宜居城市的内涵更加丰富,如196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具备“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的居住环境理念,在满足人类基本生活要求的层面总结了宜居城市的要件[2]。20世纪末,E.Salzano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解读了宜居城市的内涵,认为宜居城市“链接了过去和未来”,既“尊重历史的烙印”,也“尊重未生的人”[3]。而进入到21世纪,发达国家对宜居城市的关注率先提升到人的精神享受和发展权益方面来,如《大温哥华地区长期规划2003》指出宜居城市是一个能够满足居民“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需求,具有丰富的文化元素的,能帮助居民实现自我发展的城市空间[4]。相对来讲,我国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进展迅速,但暴露的问题也较多,尤其最近十来年城市病问题愈演愈烈,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一般认为我国宜居城市的系统性研究开端于吴良镛院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该理论主张把人类聚居看作一个系统来对人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探讨,为我国宜居城市的研究奠定基础。周志田,王海燕,杨多贵(2004)指出在我国,宜居城市应该要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潜力、社会安全保障条件、生态环境水平、市民生活质量和市民生活便捷程度六大方面来体现[5]。王先鹏(2013)总结了国内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认为宜居城市建设和评价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6]。2015年发布的《珠海建设国际宜居城市指标体系》,提出了要把珠海建成经济低碳创新、人文国际多元、服务优质共享、社会平安和谐、出行绿色通畅、生态安全持续、空间紧凑宜人的国际宜居城市。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宜居城市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不难看出宜居城市具有时代性,是一个在物质、文化、安全、生态、健康、公平等与人的居住品质密切相关的领域都达到较高水平的城市,宜居城市最根本的属性是以人为本,最根本的评判标准是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二、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提升中山宜居品质的建设要求

  从城市个性上来讲,提升中山宜居品质要体现中山城市特色。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进入到品质提升阶段,解决城市病问题,精细化推进城市治理,提升城市的宜居性成为新时代城市工作的主要目标,也可理解为新时代提升城市宜居品质的普遍性要求。同时,还应该看到,城市发展既有普遍性规律,也有特殊性规律,而尊重包含城市区位、发展定位、产业体系、历史文化、生态特色等在内的城市个性,正是实现宜居城市建设从当地出发,扎实推进,造福群众的重要保证,也是规避“千城一面”和塑造宜居品牌的重要支撑。

  从时代背景上来讲,提升中山宜居品质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所揭示的更高、更好、更广泛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正是新时代中山建设宜居城市,提升宜居品质的基本要求。

  从空间背景上来讲,提升中山宜居品质要契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要求。2016年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赋予中山“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的发展定位,要求中山建设宜居城市要有更广阔的视野,要有更高的发展目标,不仅要打造“中山”的宜居城市,而且还要打造“珠三角”的宜居精品城市,成为珠三角宜居城市建设的典范。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从地方构想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山将从珠三角城市升级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成员城市,2018年中山市委市政府主动将城市建设目标升级为“世界级宜居精品城市”,这使中山的宜居城市建设面临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更高的建设要求:一是如何使中山的宜居城市建设与世界级城市群成员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问题,二是如何运用中山的传统宜居优势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合作,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和共建世界级宜居城市群的问题。三是如何将宜居优势转化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优势,比如以宜居的城市品牌吸引产业集聚、人才汇聚的问题。

  三、中山宜居城市建设的现状

  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宜居已经成为中山的城市品牌。2008年,中山提出了适宜创业、适宜创新、适宜居住“三个适宜”新型城市的发展定位,要求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宜居城市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而以实践历程来看,中山宜居城市建设至少可以追溯到1987年为解决群众住房问题专门成立住房困难领导小组之时。回顾三十来年的宜居城市建设历程,中山既有成就,也有不足。

  总体看,中山宜居城市建设起步较早,基础扎实。自上世纪80年代率先开展住房改革以及推进住区建设与可持续管理项目以来,中山适应时代变迁和群众居住需求,逐步丰富“宜居”的内涵。如果说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解决部分群众住房困难而兴建柏苑新村、竹苑新村等一批解困房是实现“宜居”的第一步即确保群众“住有所居”,那么之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创建“平安中山”、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等一系列措施便是进一步提升宜居品质的体现。概括来讲,中山宜居城市建设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突出成效:第一,经济基础扎实。中山作为改革开放最成功的40城[7],较早地完成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现已进入工业社会中后期,全市经济总量长期位居全省前列,为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等提供了物质支撑,直接推动了宜居城市的建设。同时,经济发达也使中山居民较早地富裕起来,2017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54元,成为全省为数较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万元的城市,城乡居民收入比全省最小为1.51[8],这说明中山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并且注重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第二,社会安全系数较高。通过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构建全民参与食品安全共治大格局,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2012年以来,在全国率先推行“全民治安”,广泛发动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和群众等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学校”、“平安社区”、“平安企业”等“平安细胞”的创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成功创建了全国首个“无医闹”城市。2017年第四次捧回全国政法综治最高奖项“长安杯”,是全国获奖次数最多,捧杯时间最长的地级市之一。第三,民生保障水平较高。近年来,中山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约七成财政投入到公共服务中,实施组团发展战略破解镇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创造条件促进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向外来人口延伸,为孤儿、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体编织“兜底网”,发展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善治,不仅注重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居住品质,也不忽略外来人口和困难群体对宜居生活的渴望。2015年中山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督导验收,中山职院、火炬职院进入省批一流高职院校,高考本科率、重点本科率多年来位居全省前列,2017年成为全省首个“国家卫生镇”、“广东省卫生村”100%全覆盖地级市。第四,人居环境较好。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方面,中山作为岭南水乡,通过推进河涌治理,全面实施“河长制”,推动湿地公园建设,建设广东名村和生态示范村,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广东省森林小镇等,使全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历年来,中山先后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示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并已实现秀美村庄全覆盖,小榄、坦洲、南朗等9个镇区成为“广东省森林小镇”,获评数量居全省第一。总而言之,经济发达、安全稳定、社会和谐、绿色发展是中山宜居的主要因素。

  同时,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中山提升宜居品质也面临两大挑战:一方面,现有宜居城市建设水平跟不上人民群众更高的宜居要求。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宜居的要求日渐提升,迫切希望享有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丰富的文化产品、更便利的城市生活、更公平公正的个人发展机遇。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中山已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跃迁,但“从有到好”,例如供给更顺畅的交通、更充足的教育卫生资源、更高端的文化产品、更个性化的休闲方式,中山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作为传统宜居城市,中山需要在新一轮宜居城市建设竞争热潮中打响品牌。当前,宜居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吸引人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都有积极意义。从区域竞争来讲,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的宜居竞争力不断提升,加之近几年中山房价上涨过快,生活成本大幅度提升,交通拥堵问题加剧,中山在湾区里的宜居竞争力略有下降,将不利于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

  四、在粤港澳大湾区里打造“八位一体”宜居中山

  富裕宜居。经济富裕是宜居中山的物质基础。经济发达是城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的前提条件,因此,提升宜居品质的首要任务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应把握好中山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把中山建设成宜居精品城市提供物质动力。由此,中山一方面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打造一批示范性项目,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企业,进一步优化中山产业结构,提升中山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做实组团发展战略,持续推动特色小镇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和市镇均衡发展,改变中山经济发展镇区之间不平衡的局面。

  便利宜居。生活便利是宜居中山的重要体现。便利的城市生活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居民获得城市服务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提高便民、交通、行政等服务的可及性是实现便利宜居的主要途径。首先,合理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方面,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布置各类功能区,继续提升“城乡10分钟文化圈”,打造“10分钟步行圈”,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完善“半小时法律服务圈”等,使居民在家门口能够享受到便利的文化、休闲、健身、法律等服务。其次,加快市内交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主动配合推进深茂铁路、深中通道、中开高速等一批区域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全面提升中山市内外的交通能力,充分发挥中山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区位优势,提升居民出行便利度。最后,全面推进行政服务“一网式一门式”改革,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着力提升群众网上办事的服务水平,使居民足不出户享受信息时代的便利民生。

  安全宜居。社会安全是宜居中山的稳定根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加快建设,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运转,包括食品安全、社会治安、应急管理等在内的城市安全问题将迎来更大的挑战,提高平安中山建设水平对提升宜居品质至关重要。在大湾区时代,中山不仅要继续发挥安全城市的传统优势,而且还应从区域交流的角度、从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的角度进一步提升中山的安全等级。首先,深入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坚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专业化、智慧化、技术化水平,加强与香港、澳门等城市的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和联合治理。其次,及时排查消防、治安、生产等安全隐患,大力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智慧公安”建设水平,构建完善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化解机制,总结推广邻里守望、技防小区、“全民治火”、“平安细胞”等成功经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安治理。最后,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整合现有应急管理和安全保障资源,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强化中山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切实做好各项应急救援工作。

  健康宜居。城市健康是宜居中山的内在要求。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城市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健康城市是国家卫生城市的升级版”,应在中山20多年的创卫巩卫成果基础上,把握好中山作为省健康城市试点城市的良好机遇和生态环境较好、大健康产业基础较好和全民健身较普及的优势,在宜居城市建设中深度融入健康发展理念。首先,健全公共卫生防治体系,推进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等改革举措,鼓励社会办医优化办医格局,推进健康城市与智慧医疗融合,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使全市居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其次,加强与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在健康科技、生物医药、中医康养等领域的合作,利用休闲城市和生态优势谋划一批承接大湾区城市养老养生需求的项目,发展大健康产业。最后,推进健康镇区村居创建,提升休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托特色小镇发展休闲体育运动,加强群众身心健康管理教育,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人文宜居。品质人文是宜居中山的个性特征。人文丰富是城市宜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的宜居气质不同于另一个城市的主要体现。作为伟人故里,中山在构建宜居的城市品牌具有独特的人文优势。结合中山文化强市的发展现状,可从三个方面来发展人文宜居城市品牌。首先,在城市建设、城市规划过程中注重引入文化因素,切实保护和活化利用华侨老房、传统村落、历史遗址等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构件,弘扬西区醉龙、崖口飘色、沙溪浴佛、坦洲咸水歌等传统特色文化,加强岭南水乡人文风貌的保护和发展。其次,加快中山文化产业发展,丰富文化产品特别是高端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更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借助“博爱100”、慈善万人行等项目和活动,进一步弘扬博爱文化,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的活力文化,打造文化气氛浓厚的中山。最后,以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为核心,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中山宜居IP。精心设计有中山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打造一批走出中山、走进大湾区、走向世界的文化艺术精品,高水平举办“以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之间的合作,使宜居中山与伟人故里两种元素紧密融合。

  生态宜居。绿色生态是宜居中山的关键支撑。在高质量发展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拥有绿色舒适的居住环境。目前,包括中山在内的珠三角九市均已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初步成型的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系统建设,为大湾区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发挥重要作用。自然,提升宜居品质,中山需主动参与大湾区生态系统建设。就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首先,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大力开展城市绿地建设工作,加快建设好金钟湖公园群、组团体育公园、组团儿童公园和一批镇区湿地公园、街心公园,构建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公园体系,使更多的绿地和森林向居民开放,努力实现全域中山森林小镇的发展目标,满足居民的生态需求。其次,大力推进城乡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建立土壤、河流、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和恢复体系,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按照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三个层次建设美丽乡村。最后,坚持低碳发展理念,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降碳,发动全民参与低碳试点城市建设。

  共享宜居。成果共享是宜居中山的根本导向。城市发展以人民为主体,既要强调最大限度地发动人民群众共建宜居家园,也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城市的建设者充分享受发展成果,使宜居城市的建设真正惠及全市居民,即提升宜居品质要以共享宜居为最终目标。从宜居城市共建共享的角度来讲,中山可借鉴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经验,在以下方面开展重点提升:一方面,畅通宜居城市建设的群众表达渠道,继续做好十大民生实事票选、食品安全“你点我检”等活动,注重倾听群众特别是老人、妇女、小孩、残疾人、外来人口等群体对宜居的需求,想方设法满足其“特殊性”的宜居要求,使宜居中山更有“人情味”,更具包容性。另一方面,强化“在中山就是中山人”的发展理念,将更多的资源、服务和管理向社区和基层下沉,创新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和特别委员会等社会治理制度,结合中山实际将教育、卫生等资源向外来人口延伸,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中山人参与宜居城市共建共享。

  湾区宜居。湾区意识是宜居中山的必然选择。宜居竞争力具有正向溢出作用,宜居竞争力较高的城市周边相邻近的城市,其宜居水平往往也较高,例如粤港澳大湾区里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宜居竞争力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大湾区城市群宜居竞争力的正向关联效应启示中山建设宜居城市要有湾区思维和湾区意识,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合作,要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和共建世界级宜居城市群。为此,应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整体视角制定中山建设宜居精品城市的发展规划,从城市群人口流动的角度出发补齐公共资源不足的短板,要更加注重安全、交通、治污、绿化等城市间密切联系领域的共建共享,积极参与湾区城市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促进宜居城市建设的相互协调。同时,利用好中山的城市特色和城市品牌,如伟人故里、博爱名城、休闲之都、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等,讲好中山升级世界级宜居精品城市的故事,建设有中山特色、中山元素的宜居之城,将中山打造成展示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城市群建设成果的窗口,并转化为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优势。


作者:中山市经济研究院 冼凯欣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