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统计数据

2019年上半年中山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21-06-10 09:38:17 来源:中山市统计局

2019年上半年中山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19年上半年,中山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5.6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


一、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乡村消费品市场增速快于城镇,餐饮消费增速快于商品零售。

上半年,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6%,增幅比城镇7.2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全市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4%,餐饮收入增长7.9%,增幅比商品零售6.5个百分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普及,百度外卖、美团外卖、饿了么等智能APP使用逐渐深入人心,对餐饮零售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家具、娱乐、通讯类增势良好。

上半年,在办公家具文化节的带动下,家具类商品零售增速明显,增长110.1%部分消费升级类相关商品增势较好,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9.0%,通讯器材类增长30.5%凸显个人可选消费的商品零售有所下降,金银珠宝类下降3.1%、化妆品类下降23.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0.3%;基本生活需求类商品零售,饮料类增长4.2%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分别下降26.0%7.2%

(三)石油消费和汽车类商品零售增速回升。

今年以来,受成品油价格下调及加油站环保改造影响,石油及制品类增速放缓,上半年同比增长0.9%,比一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71日起,全省统一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6月份是销售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最后关键时间窗口,各大零售商对国五库存车加大促销力度,6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上月提高16.0个百分点。但上半年汽车消费仍比较低迷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同比下降8.9%,降幅逐月收窄,比一季度提高8.4个百分点



二、影响中山市上半年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因素

(一)展销会促销作用明显。

相关部门协会牵头的文化节及展销会等,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产品的平台,在帮助企业更好的推广产品的同时,能够让企业整合资源,推动区域整体品牌发展。如限额以上家具类零售额增长110.1%限额以上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7.7%

(二)消费升级带动消费水平提升

步入消费升级和指尖消费的时代,消费升级类相关商品增势较好。其中,通讯器材类商品更新换代较快,多款新手机上市、各大电商为抢占市场份额加强与手机厂商合作、迎合节日加大促销等因素叠加,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5%,拉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0.3个百分点。

(三)电商行业对生活消费品零售的冲击加大。

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对生活消费品零售市场的冲击仍在加大。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化妆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日用品类分别下降26.0%23.9%12.3%7.2%

(四)汽车类消费下降是拉低消费增速的重要因素。

  汽车类商品消费占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总额比重达34.9%受车市大环境影响,中山市汽车销售总体仍然低迷,对全市零售额增速影响较大。同时,汽车电商、汽贸店逐渐兴起、异地购车增加,瓜分部分本地新车的市场份额

三、促进中山市消费品市场的建议

(一)规范二手车交易,促进汽车消费。

加快完善中山市二手车登记管理、流通信息平台和流通制度体系建设,促进二手车流通市场规范创新发展。营造便利的二手车交易条件,盘活二手车存量,淘汰老旧车废量,拉动新车增量,稳增长、促消费。通过优化市场环境、拓展供给渠道、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汽车后市场的发展等措施,推动汽车消费的增长。

  (二)培育消费市场热点,促进传统商贸业态转型。

加大新型消费热点培育,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经济和新商业模式,引导和推动传统商贸企业转变经营模式,实现结构调整,促进消费升级。在用工成本、商铺租金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多样化需求,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技术创新,助推消费结构升级。

传统消费模式增长放缓,商品转型升级须加速推进,要充分抓住新技术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加强商业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和培育消费新动能,提升大数据运用能力,助推新一轮商业发展结构升级。5G时代呼之欲出,中山市应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加快5G商用步伐”要求,快速精准部署5G网络建设,搭建5G产业沟通交流平台,共同推进5G产业及智能产品产业的发展。

(四)深化改革开放,借力大湾区提升竞争力。

以改革开放为主线,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以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为目标,向海内外客商推介中山区位优势、优势产业产品和营商环境,提升中山竞争力。继续深耕传统市场,深化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推动中山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6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