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自古以来就是个诗礼之乡。文人墨客将诗词与菊花文化结合,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榄溪诗词文化,使菊城充满了浓浓的诗韵。
小榄先辈们什么时候开始写诗,已无从考究。但至少在明代,以伍瑞隆、李孙宸、何吾刍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就将小榄诗词推到了一个高峰。
竹枝体原本是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民歌体裁,明代岭南文人也开始大量创作竹枝体诗词,称为竹枝词。小榄的伍瑞隆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到了清代,乡人何大佐等人继承和发扬了榄溪竹枝词。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小榄滘口涌附近的邹陈法师庙大门两边的对联——“西山茶古树,南海木鹅归”,品出当年榄溪竹枝词的文学魅力。
历史上,小榄诗词有较大影响力的,除了竹枝词,还有历届甲戌菊花大会的征诗比赛。历史上,小榄每逢甲戌菊花大会,都面向全国征诗。但小榄菊会征诗有个特点,就是副题与菊有关,但主题一般另有所指。例如嘉庆19年第一届甲戌菊花大会,征诗命题为《范大夫移家船》。范大夫就是指范蠡,范蠡在历史上是一个传奇人物,既是政治家,也是思想家,又是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