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是工业重镇,讲起小榄工业的发展历史,有一家企业是不可不提的,它就是中山无线电五厂。它曾经辉煌一时,为小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奋斗在五金制品、电子电器等行业的许多企业家和企业骨干,都是从这间厂出来的。
1968年尾,响应毛主席要办电子工业的号召,所以全国各地都办电子工业,其中省电子局成立了,佛山地区电子公司成立了,中山电子办公室成立了。当时,小榄镇考虑到供电所的技术力量,以及小榄镇藤葵厂,有17万的积累资金,所以就组织将电子工业办上去。县上面要求会战单晶硅,即半导体单晶硅,我们排行第五,叫中山半导体五厂。
1969年,中山半导体五厂办起来了,但生产什么,却是件令人头痛的事。因为当时是计划经济,企业的自主权非常有限。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1972年,国家开展珠江口疏浚工程,急需一批电机。县里把生产任务交给半导体五厂。
原半导体五厂厂委、原无线电五厂厂长李柏坚说:“当其时,我们穷则思变,大家全力,一个月就拿出了产品出来,就拿给县有关部门来试验。认为合格,就即刻安排我们生产60台,从那时候开始,我们不但为珠江口发电机提供产品,还内销了一部分,因为当时很缺这种电机,所以生产就从这样开始发展了。”
一炮打响,为半导体五厂赢得了很大声誉。1974年,他们又成功争取到了广东省五矿化工进出口公司的支持,计划上马门锁生产。
李柏坚说:“为什么考虑到我们要搞门锁呢,因为我们有铸铝,因为高音喇叭,有铸铝部分,所以就希望我们搞这把门锁,当时这把门锁,广州的红星锁厂,三年都搞不出来。却要求我们一个月内搞出来,看行不行。大家对这个任务非常之高兴。当时可以讲,员工大部分是高中生,但他们完全没有经验,但我不管怎样,每人一个任务,从不会到会。”
半导体五厂在以往的经营中,屡屡攻克难关、按时按质交货,早已在行业中树立了诚信的形象。1978年,小榄镇党委决定成立制锁二厂,把制锁业务从半导体五厂分离出去独立发展。
日后,小榄工业发展的历史证明,这一次分厂,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锁二厂后来发展成为固力锁厂,并带动了小榄锁业的发展,为小榄赢得了“南方锁城”的美誉。无线电五厂也为小榄的电子电器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天,电子电器产业已成为小榄的支柱产业。
1978年,半导体五厂分为两间厂。其中,锁二厂后来发展成为固力锁厂,无线电五厂也一度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成为产值近亿元的规模企业。
原半导体五厂厂委、原无线电五厂厂长李柏坚说:“立体声耳机,我们生产的时候,是全国最大的,四百多人,全国立体声耳机制订标准,初步的国标,都是在无线电五厂,即我们厂制订的。我们发展到700多人,最多的时候。我最记得,是1985年初,当时,我们的产值接近一亿元。”
在无线电五厂最辉煌的时候,还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就是出资与暨南大学合办小榄电子班,招考小榄籍的高中毕业生入读深造。
前期的半导体五厂,加上后期的锁二厂及无线电五厂,他们培养的人才,远远不止电子班那50名学生。因为在高等教育未普及的年代,进入一间好的企业工作,不逊于进入一家高校深造。
然而,世事难料。半导体五厂分家后,锁二厂发展一直较顺,但无线电五厂则命运坎坷。在国家宏观控制的政策下,无线电五厂盛极而衰。
李柏坚说:“当时可能一时大家都头脑发热,包括我们,所以一宏观控制,银行又困难,我们又困难。这个债是背死我们了。因为利息太高了,所以最终就逐步逐步要些工人离开了。但直到我们倒闭的时候,我们都不能将倒闭的原因,讲出来。当时我们如何讲呢?又不能将责任推给银行,只能够怪我们失悟,贪大、贪快发展,才导致到这样的情况。”
1989年,无线电五厂正式结业。由锁二厂发展起来的固力集团,也在上世纪90年代被外资收购。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开始成为人们的记忆。然而值得安慰的是,由半导体五厂最先带动起来的制锁产业和电子电器产业,至今仍是小榄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