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再次因为和谐平安,凝聚全社会的目光。2017年9月19日举行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广东中山第六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第四次捧回全国政法综治最高奖项“长安杯”,是全国获奖次数最多、捧杯时间最长的地市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实现综治“六连冠”、四夺“长安杯”的地市。
广东中山四次捧回长安杯,实现综治“六连冠”,不仅带给每一个中山市民满怀的自豪感,也实现了给百姓的庄严承诺,打造“平安共同体”,让百姓生活更幸福有了最基础的保障——安全。
中山成绩单
全民共建平安城市“中山经验”获肯定
广东中山为何连续四次捧回全国最高综治奖“长安杯”这块“金字招牌”?
广东中山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综治平安工作,将综治平安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创建全国最平安城市目标,将“大平安”“大和谐”列为广东中山市委、市政府核心工作任务,由各级党委书记亲自担任综治委主任,建立健全部门间联席、联络、联动、联建协作机制。广东中山综治年度考评、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一直稳居全省前列,2016年度综治、法治考评成绩均获全省第一。
治安方面,形势持续向好。“全民创建10+N”行动深入开展,“平安细胞”项目持续拓展;“中心+网格化+信息化”“雪亮工程”等建设进展顺利,社会治安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实现大幅提升。2016年与2012年相比,广东中山全市刑事发案下降45.4%,全市八类严重暴力案件下降49.96%,命案维持“低发高破”良好态势。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靠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健全,近四年,没有发生重大政治性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公共安全事件。
创新治理富有特色。广东中山重视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最早推行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获得第七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8+N”社区共享治理模式成功入选2014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最佳案例。设立市级社会管理与创新专项资金,举办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以公益活动促进社会问题解决收效显著,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富有特色和生命力。“中山经验”也得到各方肯定和表彰。
下一步部署
打造“平安四体”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九大
下一步,广东中山将继续认真学习领会“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的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工作要求,立足新起点、适应新形势,积极推动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通过抓好“平安四体”建设落实“平安四化”要求,紧扣十九大安保维稳目标,努力开创综治平安事业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何为“平安四体”?“平安四体”如何推进?
首先是强化党政同责,以综治工具为抓手,健全综治平安“责任体”。如进一步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构建起权责明晰、奖惩分明的综治责任体系。
其次是强化基层基础,以平安细胞为抓手,打造群防群治“大载体”。构建完善“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体系,做强中心,做实网格,做好信息化工作,整合各方力量,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综合平台。壮大平安志愿者队伍、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等。
三是强化互联网思维,以平安智能为抓手,打造治安防控“智慧体”。优化完善“智慧公安”顶层设计,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大数据”在治安防范、打击犯罪等方面的应用创新力度等。
四是强化开放共治,以全民创建为抓手,深化平安建设“共同体”。继续完善“全民参与”机制,进一步壮大平安志愿者队伍和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力量;继续推进“博爱100・全民公益行动”,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居民等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开展“全民创建10+N”行动、完善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制度等。
广东中山将通过更加注重综治责任落实、更加注重综治基层基础,更加注重科技引领,更加注重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持续深化综治平安工作,完善全民共建共享、开放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把伟人故里中山建设成为“平安宜居城市、幸福和美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