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报告中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精神,在中山企业界、科技界等引起了广泛关注。
■高端装备要抢占技术制高点
“十九大报告提到了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对我们从事实体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的人来说,如何抢占全球高端装备和高新技术的制高点,起到了重大的指引和战略引领作用。”明阳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传卫说。
2017年10月18日上午,明阳集团总部大楼多功能报告厅现场,200余名集团党员干部聚集一堂,一起收看收听十九大开幕会盛况,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十九大报告。
听完报告后,张传卫接受了记者专访。他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非公经济代表,一名从事实体经济和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决策者和经营者,听了报告深受鼓舞。
广东“十三五”规划纲要,对中山提出建设“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当前,中山正围绕“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定位,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已成为中山第一大支柱产业。
明阳集团是一家以创新为引领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中山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代表企业。其研发技术人员占比30%以上,主营新能源高端装备、兆瓦级风机及核心部件的开发设计、产品制造、运维服务、投资运营等业务。
“能源的革命标志着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标志,提供什么样的能源消费决定了我们的价值观、文明观和国家治理观。”张传卫表示,在这个新的时代,企业就是要能够抓住历史机遇,发挥新的引领,实现产业兴国、实体报国,这也是作为企业家的使命和历史担当。
该集团首席科学家、广东省党代表曹人靖表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人才更应发挥聪明才智,作出自己的贡献。
■遇上发展的好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引领下,中山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比如,创新主体培育方面,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014年的219家增长至2016年的882家,两年翻了两番,近两年增速分别居珠三角第一、第二位。2017年已向省推荐第一批328家企业申报高企。2016年,中山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376.16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51.05%。
火炬区、翠亨新区是中山实施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主战场”。其中,翠亨新区是中山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谋划的重大发展平台。今年6月份,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翠亨新区开发建设作为中山创新发展的“一号工程”抓紧抓实抓好。
戴思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落户翠亨新区的一家高科技企业。“无论从国家战略,还是省市以及翠亨新区对创新创业的重视来说,我们的两次创业都遇到了最好的时代。”戴思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梅湘对记者表示。
和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一样,戴思乐经历了从销售型过渡到制造型企业,最后转型为研发型企业的发展路径。来到翠亨新区后,公司把企业的研发和生产中心放在了中山。陈梅湘表示,上世纪90年代遇上了改革开放,公司于1998年在深圳成立;如今遇到了国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上政府对环保的重视,公司落户翠亨新区,又是最好的发展时代。
陈梅湘介绍,落户翠亨新区,公司有了空间可以大展拳脚,现在已经按照国家标准建立了5个实验室,并与翠亨新区行政(人才)服务中心合作共建湾区孵化器,力争用5年时间孵化成功20个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