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新闻报道

广东中山刑警乌蒙山里做“扶贫月老”

2021-01-13 11:07:44 来源:中山日报

  2021年1月10,是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在中山对口云南昭通扶贫协作战场上,有一位年轻民警叫何政,在乌蒙山里书写不一样的警察故事。

  

  他从刑侦民警到写作能手


  何政是中山市公安局石岐区公安分局的一名刑侦民警、警务技术四级主管。2018年11月,经组织选派,29岁的他远赴云南省昭通市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成为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中山派驻昭通)最年轻的扶贫干部。

  从民警身份转换到扶贫工作队员,业务方向大相径庭。刚到昭通那会,面对新的工作领域无从下手,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习。来不及沮丧的他迅速调整好心态加入“战斗”,白天跟老队员下乡调研,晚上看材料学习业务要领。

  在他的案头,时常放着一本《现代汉语字典》和一本《怎样起草文稿》。他说,转到新的岗位后发现,公文写作这项基本功非常重要,资金项目可行性分析、扶贫效果如何、存在什么困难、有哪些对策建议?甚至包括最基本的请示、报告和函等写作,都是他以前从未涉猎的领域。

  于是,他开始恶补公文写作这一短板,在他的办公室、宿舍里,除了刑侦书籍之外,又多了很多关于写作的书籍。如今,他已经能熟练地运用各种公文,因为扶贫工作缘故,中山刑警队伍中又多了一位“秀才兵”。


  他是爱心帮扶的“发动机”


  2018年11月,何政陪同一位中山爱心企业家到永善县团结乡考察希望小学捐赠项目。从团结乡政府到村路上见到一群小孩徒步回家,考察结束后过了两个多小时,发现这群孩子才走回到家。村里没有小学,他们每天来回上学都要翻山越岭四五个小时,不仅浪费了大量学习时间,更隐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于是,他迅速收集相关情况,形成学校建设方案,在他的发动下,这位爱心企业家捐赠了300万元援建学校。2019年,这所希望小学顺利落成,招收了周边几个村庄数百名孩子来上学,小小年纪的他们,不用再翻山越岭了。

  在工作组里,何政主要负责社会帮扶及携手奔小康行动工作。怎样更好地让东部地区的社会力量更精准地帮扶昭通贫困群众?何政一直在思考。为了真正做到 “昭通所需,中山所能”,他进村组、入农户,加强信息收集,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实际需求,积极链接广东尤其是中山的各级单位、社会组织和热心人士,将第一手资料传递到后方爱心团体和人士。

  在盐津县中堡村,多年以来,村里的几座桥涵时常被洪水冲垮,学生上学、村民外出十分不便,也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经过多次调研、对接,他联合中山市驻县扶贫干部积极争取中山市东西部扶贫协作“村企结对”社会帮扶资金11万元,在中堡村建设了共计5座涵洞桥梁。

  此外,他还为全国最大的跨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靖安新区中山博爱小学筹集御寒衣物1000套,发动爱心人士为大关县天星镇营盘村完小捐赠阅读书籍……

  两年多来,他参与发动中山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商会等组织捐款捐物总计2.414亿元,惠及贫困群众4万余人;共同推动中山市79个村(社区)、73家企业、26个社会组织、39所学校、14家医院,对口帮扶昭通4县35个乡镇、189个村、36所学校、13所医院,实现了中山对口帮扶昭通4县的182个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协助推进中山市投入携手奔小康县级财政援助资金3198万元,补齐了一大批贫困村民生“小短板”,惠及贫困群众45023人。

  

      他是过手数十亿元的“统计师”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也在于精准。2016年以来,中山市累计向昭通市投入财政援助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11.9亿多元,引导企业投资26.8亿元,采购和销售昭通农特产品6亿多元。这些资金是去了哪里?用在什么地方?带贫益贫效果怎么样?工作组每年都要向国务院扶贫办交一盘账。

  何政就是这盘账的“总统计师”。两年来,经他核对并入档的统计数据资料达40多本,共计2万多页。这一串串数字、一张张票据凭证,见证了两地扶贫协作情谊,也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从一名普通民警迅速转换为一名优秀的扶贫干部,何政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得到群众的认可,他用实际行动,让熠熠警徽在乌蒙山脱贫攻坚主战场闪耀着青春的光芒。


作者:夏亮红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