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创文不断深入推进,在中山古镇一批袖珍公园正陆续建到村民身边,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古一村,更是“见缝插绿”,用身边的公园夯实村中的文明气息。
树影婆娑,凉风习习,在古一村的一角,村中长者在小公园内围坐一圈,闲谈家常。
苏伯(一) 村民
“以前(村里)多不多这样的小公园?以前哪里有,当然没有了。现在建了一些好吗?当然好了,舒适,又有大树(遮阴),建多几个更好。”
苏伯(二) 村民
“老人家有空就出来坐一坐,聊一下天。”
陈姨 村民
“在农村里建个小公园最好不过了,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出来玩,散一下心。”
古一村相关负责人说,利用村中各处散落的老树建一些街头公园,不仅让村民多一点休憩的好去处,还能更好地保护这些稀有古树。
袖珍公园的建设不追求“大”,而是因地制宜。村中过去的一些卫生死角,在建设了袖珍公园之后都不见了。
苏德堂 古镇镇古一村党委委员
“ 原来村民(随便)倾倒垃圾的地方,清走垃圾后,建个公园在那里,种上绿化,看到(袖珍)公园这么漂亮,他也不忍心扔垃圾进去了。”
苏德堂说,原来只是探索性地建了两三个袖珍公园,没想到成效立竿见影,村民一致叫好,于是加大了推进力度。目前,古一村已建成袖珍公园10个。
中山广播电视台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