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中山火炬开发区健康花城小区,每个电梯口都有一张格外显眼的联系卡:“党务就是服务,有困难就找我。”每张联系卡上都有该层小区党员义工的联系方式,党员们不定时拜访邻居了解需求、调解邻里矛盾。7年来,这个全市首个、成立之初仅9名党员的小区党支部,如今已发展到64名党员,流动党员们找到了家,也在小区搭起了一座党群“连心桥”。
●小区成立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开全省先河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点,党的十九大开幕,广东中山健康花城小区党支部书记李晓光准时打开了电视机。茶几上摊开一本微微有些发黄的信纸,李晓光不时拿下老花镜看电视报道,不时又戴上做笔记。党和国家的重大会议闭幕后组织党员学习会议精神,是这位老党支书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李晓光是辽宁沈阳人,1981年入党并在当地大型企业上班。2006年,退休后的李晓光来到广东中山,从此在健康花城定居。2008年小区首次举办文化节,这位闲不住的老人当起了志愿者,还积极参加活动并在家庭才艺表演中获得朗诵一等奖,给大伙留下了深刻印象。2010年6月,健康花城在全市率先成立小区党支部,并开创了党支部进物业小区的先河,成为全省第一个以小区命名、由业主担任支部书记的基层党组织,李晓光任第一届党支部书记。这个成立之初仅9人的党支部里既有业主党员,也有物业管理部门的党员,甚至还有楼盘销售部门的党员。健康花城专门安排了一间办公室给党支部。7年来,邻里有纠纷、个人有难题、给小区管理提提意见,业主们多到这间办公室来。
●调纠纷促和谐,探索社区党建新模式
针对小区文化建设,党支部创新组建了流动图书馆,能歌善舞的党员成为小区各类兴趣协会的带头人;党支部里的退休律师、退休法官志愿组织普法教育……2013年,小区党支部围绕“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理念,组织党员义工队实行“楼栋责任承包制”。党员义工自愿分别与小区里10个楼栋进行责任挂钩,听取群众声音,调解邻里纠纷。
李晓光介绍说,在小区学雷锋活动中,党员义工结对认亲活动由小区党支部对小区空巢老人、残障人士、困难家庭等进行摸底,组织义工与帮扶对象一对一认亲戚。“雨涟涟,雾涟涟,爱意绵绵献韶关,花城好党员。乳源山,乳源天,乳源学子个个欢,捧书夜不眠。”这是2017年3月,花城党支部党员詹海燕给韶关乳源县贫困学子赠的诗。据介绍,从2014年开始,支部走出小区奔赴300公里外的韶关乳源县帮助金禧小学的贫困孩子,为他们提供“圆梦计划”,捐书捐物资等,项目至今已经持续了3年。
●支部成员7年翻7倍,搭建党群关系“连心桥”
“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们支部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小区居民服务为出发点的。”李晓光介绍,小区党支部党员从每参与小区建设一项活动,都在树立共产党员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良好形象。每年,花城党支部都申请发展四个新党员名额,让支部继续壮大。成立至今7年,小区党支部成员已经发展到64人,还有十余名流动党员。
有着30年党龄的周传凤为了找党而择居。周传凤早几年住在火炬区香晖园,当时党组织关系还在湖北老家。得知健康花城成立党支部后,周传凤了解到只要是业主党员就能加入,便在健康花城买了房子搬了过来。“小区里有了党支部,我们这些流动党员都有了归属感。”
作为既不在编又没有工资的党支书,李晓光为什么乐意干,而且一干就是三届?“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哪怕每个党员只发出一点点的光,汇聚起来就是强光。”李晓光说,小区是党群关系的神经末梢,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有义务为此发光发热。经过几年的运作,健康花城党支部如今已成为邻里之间最好的沟通桥梁,搭建起了小区党群关系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