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希望自己家或者工作的地方附近是鸟语花香,推开窗、打开门之后,空气清新,环境宜人。不过,在石岐民族社区开公司的梁先生却是连窗都不敢开,皆因他的公司门口被附近居民当成垃圾投放点,每天一大早就堆满垃圾。
这一天,记者来到逢源路金燕子幼儿园后巷。上午9点多,环卫工人正在清扫堆放在梁先生公司门口的生活垃圾。
环卫工人:“周边的人都是拿到这里来丢,我也没办法。这里不是一个固定的垃圾投放点,长期这样, 这个现象很多年了。”
梁先生说,这个垃圾黑点交通方便,居民路过就顺手扔垃圾,久而久之,这里成了约定俗成的临时投放点。以前垃圾清运公司曾经在这里放置了垃圾桶,每天定时定点清运。
梁先生 报料人:“但问题因为垃圾太多的话,也经常会有垃圾堆积在这里附近。后来由于堆得太多了,垃圾都放不下了。也向居委会求助过。”
有鉴于此,垃圾清运公司去年撤走了垃圾桶,居委会也呼吁居民不要在这里扔垃圾,但没想到,顺路扔垃圾已经成为习惯,“垃圾虫”变本加厉。
记者了解到,虽然这个点每天定期都会有环卫工人过来清扫,不过刚刚清扫完的地面仍然有一层很厚的垢。污水横流,偶尔还会闻到一阵阵潲水味。梁先生说,居委会多次在这里张贴叫大家不要在这里扔垃圾的温馨提示,但是贴一次就被人撕一次,这张是昨天刚刚贴的。
梁先生 报料人:“我们现在这里不敢开窗,一开窗,风一吹进来就很臭。而且老实说,现在大家都防疫,都戴口罩。这里这么多细菌,还怎么敢开窗呢?这个垃圾黑点的旁边就是幼儿园的后门。”
幼儿园园长:“垃圾都要处理好,毕竟是幼儿园这么近。这里老鼠都会有的,如果这么脏的东西扔在这里,小朋友的安全是第一的。”
记者看到,距离这个点不到两百米的地方就是垃圾屋,不过,扔垃圾就要多走两步路,究竟有没有两全的方法呢?
谢德明 民族社区党委书记:“垃圾分类之后,如果放三个这么大的桶已经占用了这条路的空间了。本身这条路已经是一条小巷,就是因为没有地方设投放点,就导致了这里不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垃圾堆放点。”
居委会方面说,现在垃圾清运是有偿服务,要新建投放点,从收费到选址都必须征得全体居民同意,再加上老城区巷道狭窄,增建投放点并不现实,他们只能够劝喻和加强清扫。
谢德明 民族社区党委书记:“归根结底都是素质的问题。就希望市民真的走多两步,将它投放到分类垃圾点,这样就会好一些。”
律师说,中山去年(2020年)起草制定了《中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目前正征求意见。
岳湛川 律师:“如果说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正式出台之后,它可能处罚的力度、处罚的细节就会更加明确,其实在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没有正式颁布之前,城管部门对于处罚这种乱扔垃圾的行为其实是有法可依的。”
不过,这个垃圾黑点没有视频监控,即使向城管部门投诉举报,又应该处罚谁呢?
岳湛川 律师:“其实在取证方面,我们认为并不涉及到太高的难度。我们直接把相应的投放的拍照或者说是他乱扔的这种行为取证下来,拍照下来或者录像下来,我们其实就可以完成取证工作。”
中山广播电视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