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9日下午,广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大会召开,会上通报表扬了一批广东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中山市文化馆副馆长王梓仲上榜广东乡村振兴先进个人名单(先进一线工作者-文化传承类)。
2017年,王梓仲从四川省内江市来到中山市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文艺工作者,他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始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业务专长,奔走在城乡的道路上,帮扶镇街开展文艺创作,希望通过创作文艺作品讲好乡村故事。其创作的文艺作品和组织策划的公共文化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那份浓浓的乡土情怀洋溢中山农村大地,文化艺术之花在乡间绽放......
解基层之困 繁荣乡村文艺创作
每年,王梓仲都积极组织开展文艺创作培训班,对口支持镇街创作需求,面向全市文艺创作和表演骨干招生授课,形成良性的市镇村创作的沟通、交流机制,为广大乡村文艺爱好者提供更多的创作资源,搭建更大的创作平台。
同时,他又以结对帮扶理念,扶持镇街开展文艺作品排演,先后深入挖掘三乡镇、民众镇、火炬开发区的创作资源,创作作品有舞蹈《花花的脸儿花花的衫》《三叔公》《我在海边长大》等,获得全国街舞原创作品展演优秀奖、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金奖、省花会金奖等殊荣,特别是实现了镇街获国家级和省级赛事金奖零的突破。
他说:“我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一个个求实而真挚的文艺作品引起与基层群众的情感共鸣,从而形成双向的情感交流。”
群舞《花花的脸儿花花的衫》
群舞《三叔公》
群舞《我在海边长大》
2020年,他主动带领文化馆创作骨干前往中山市9个镇街开展“播种文化 振兴乡村”创作调研活动,与各镇街相关部门领导及文艺创作骨干就舞台艺术作品创作进行了深入交流,积极挖掘各镇街的中山特色资源,为各镇街文艺创作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意见。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王梓仲参与组织发动全市舞蹈、音乐、戏剧曲艺、摄影等艺术门类的文艺创作骨干参加“红心逐梦 重振虎威”系列活动——“学党史•跟党走”中山市文旅志愿者红色题材文艺创作采风行活动,前往全市多个镇街的红色景点路线进行采风,历练文艺创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将红色精神在文艺作品中得以发扬和传承,使红色基因融入文艺作品。组织举办“建党100周年红色题材创作漫谈”文艺创作培训班,指导全市文艺创作骨干创作有温度、有力度、有态度的红色文艺精品。
知群众所需 助推文化“引进来”“走出去”
王梓仲始终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出发,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通过策划组织文化馆品牌活动“市民大舞台”“文化关爱 筑梦中山”三进活动和中山市文化馆下基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带到乡村群众身边,让基层群众近距离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共享文化惠民成果。
2021年,他将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组织开展“学光辉党史 传红色精神”2021年中山市红色故事作品征集暨宣讲大赛,面向全市征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原创红色故事作品,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大赛。同时将“颂歌献给党 新舞广传民”2021年中山市广场舞大赛、原创乡村民谣大赛等红色主题演出展演活动安排在各镇街举办,在全市营造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新浪潮。
他还积极发动组织镇街文艺作品代表中山参加省委农办和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电视台承办)联合制作的《乡村振兴大擂台》竞演,多次深入到小榄镇和南朗镇进行采风调研,筹划竞演开场秀表演环节,以小榄精湛的醒狮和毽球表演结合,南朗传统飘色与现代街舞结合的形式,将地方传统特色与现代元素结合,打造兼有乡村文化特色和时尚动感的创新表演。他发动统筹中山广电网络文旅志愿者分队、手机摄影协会文旅志愿者分队、CGS街舞文旅志愿者分队三支文旅志愿分队的资源,将时尚街舞青春动能注入中山旅游乡村景点文化,加强对本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以文化为内核提升城市魅力,打造红色记忆、乡村振兴、文旅相融合的系列宣传片中山文旅志愿者与你相约:特色小镇、乡村网红打卡点、中山红色旅游景点、美丽乡村四个宣传片均在学习强国播出宣传。随后开展《就在中山过大年》《唱支山歌给党听》《美好生活亮堂堂》等快闪活动,希望通过文化的碰撞,让乡村文化绽放得更绚丽的光芒,得到央视“云游合家欢就地过大年”栏目的收录播出。
王梓仲深入小榄镇、南朗镇开展辅导工作,组织镇街文艺作品代表中山参加《乡村振兴大擂台》竞演
破文艺普及所难 创新数字化服务形式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线下文化活动暂停举办。他积极组织文艺名家,利用数字化平台“中山市文化馆•云课堂”开设24次专家级创作讲堂,为各镇街创作骨干在疫情期间继续充电,并将资源分享到各镇街分馆,由镇街组织更多文艺爱好者学习观看,实现多渠道的创作知识惠民暖人心。
中山市文化馆·云课堂项目
2019-2020年间,王梓仲作为“山与海的对唱”乌蒙山的文化慕课帮扶项目策划人之一,统筹文化馆数字文化资源,通过科技和数字化的手段,组织专业型文旅志愿者开展线上文化慕课和“中山文旅志愿者助力昭通线上文旅风物推介直采荟”,为昭通送上120多个文化慕课。项目获得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服务项目线上大赛一等奖,得到人民摄影报、学习强国等多个媒体的宣传报道,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山与海的对唱”乌蒙山的文化慕课获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服务项目线上大赛一等奖
行惠民之举 筑牢文化扶贫梯队建设
2020年,王梓仲在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下,研究制定《中山市群星艺术团总分团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整合全市263支业余文艺团队,形成中山市文化馆总分馆群星艺术团体系,在市文化馆指导下,镇街建立分馆群星艺术团,以市群星艺术团为指导,统筹各镇街群星艺术团的发展,实现全市文化活动、文艺辅导、送戏下乡、队伍培训等方面的统筹联动,建成覆盖全市、服务优质、上下联通、共建共享的乡村艺术团总分团服务体系,活跃繁荣乡村文化市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的群众参与文化、创造文化、享受文化,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由“送文化”到“种文化”转变。
王梓仲作为一名党员,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肩负时代使命,不断提高政治“三力”,主动担当开展工作,体现出党员应有的品格和素养。他坚持创作“以真动人、以善化人、以美育人”,奔走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组织策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平凡的岗位书写了奋发有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