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日上午,广东省中山市卫计局召开二甲医院评审工作通报会。经过新一轮评审,中山市3家镇区医院成功创建“二甲”。目前全市已有15家镇区公立医院达到“二甲”及以上水平,大大提高了镇区群众的就医质量。
2018年8月1日上午,家住港口镇78岁的黄振祥老人来到港口医院看门诊,他患有多年的冠心病和气管炎,需要到医院定期体检和取药。他告诉记者,以前到医院检查身体验血时,要等市级医院出结果,一般需要三四天才能拿到结果。现在港口医院成功创建了“二甲”,有了病理科,在港口医院检查身体,第二天就可以拿到结果,非常方便。
据港口医院院长吴锦昌介绍,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医院共投入160多万元完善血透中心的建设,目前拥有5台血透机及相应的配套设备,正式运营后将大大方便本地患者。此外,还投入100万元完成了能容纳120多个停车位的大型停车场及儿科住院部建设,同时结束了该院没有独立儿科住院部的历史。近三年内医院共投入1000多万元添置了各种设备,提高了诊治水平。通过创“二甲”,目前整个医院管理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给镇区百姓创造了一个优雅、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
据了解,目前中山市共有镇区公立医院22家。2017年市卫计局完成了古镇人民医院、坦洲医院等2家医院评审工作。2018年将完成对16家医院的评审工作。截至7月底,已完成10家医院评审工作,其中坦洲医院、港口医院、横栏医院为新创建的二甲医院,目前中山市镇区公立医院共有15家达到二甲及以上水平。
“通过二甲评审,有效推进了镇区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目标,全面系统地加强了医院的质量管理,同时极大增强了镇区群众获得感。”市卫计局副局长杨汉东表示,今年中山市还要培育一家镇区医院上“二甲”,通过创“二甲”进一步做强基层医疗卫生,实现分级诊疗,方便镇区百姓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