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新闻报道

百年中山:“三来一补” 叩开利用外资的大门

2021-06-25 15:45:07 来源:中山广播电视台

  继续是《在党旗的引领下-百年中山百年征程》党史专栏报道。在改革开放初期,“三来一补”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可是非常高的,当时也正是“三来一补”的一些对外贸易的业务,让中山在当年接受来料加工的业务工厂达到了上百间,促进中山外资经济的发展。下面一起来回顾下那段历史。

  陈明瑗 记者:“改革开放初期,中山从来料加工领域中找准突破口,中山县对外经济工作办公室成立。主要工作是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以及开展补偿贸易业务,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利用‘三来一补’来叩开外资的大门。”

  王福山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授:“在改革开放初期,邻近港澳、有土地、工资低廉,是中山接受‘三来一补’的优势。1980年中山县对外经济工作办公室改名为中山县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三来一补’企业迅速遍布全县(市)各个区镇。”

  王福山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授:“1979年上半年,中山与港澳客商进行了68宗‘三来一补’的洽谈,中山接受来料加工业务的工厂也有109间。1979年至1984年9月,已有980多位华侨、港澳同胞与中山500多个单位签订了经济合作协议4600多份。6年间,中山合同利用外资总额达9000万美元。”

  中山广播电视台报道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