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库 > 新闻报道

脱贫奔小康:广东中山扶贫干部协助山区村民大兴种养脱贫致富

2021-01-06 16:14:24 来源:中山日报

    种植基地内瓜果飘香,扶贫车间里工人繁忙。新年伊始,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文定村一派安定祥和的景象。几年前,肇庆市德庆县文定村还是省级贫困村。2019年贫困户25户79人全部脱贫出列后,广东省中山市司法局联合帮扶组克服疫情影响,继续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措施;2020年该村脱贫户同比增收48%,全村村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速路。

  2016年以来,在中山市司法局联合帮扶组帮扶下,文定村共开展产业项目19个,投入资金179.33万元,形成了以富硒米种植、凤梨种植、水牛、肉鸭养殖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2020年,文定村继续将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产业支撑推动文定村脱贫致富。

  联合帮扶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定村采取“科技特派员+合作社+公司”的合作模式,2020年上半年早造富硒米种植规模100亩,引入了肇庆学院科技特派员到村提供富硒种植技术指导,主打富硒+优质丝苗米方向,全年富硒米实现销售3万斤,销售额15万元。除了“致富米”外,该村建成了占地15亩的凤梨种植基地,种植台湾金钻凤梨2万株,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万多元。

  近两年,文定村小河边田埂上多了水牛、肉鸭等家禽的身影。“我们为贫困户参与养殖、种植产业提供奖补,如养殖肉鸭、肉鸡每批次200只以上的,每次奖励5000元饲料,每户每年不超过两次合计10000元奖补。”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定村共有10户有劳力贫困户在奖补政策的推动下开展肉鸭养殖,总规模最高达1800只/次,全年养5批次,平均每户创收超1万元。此外,9户有劳力贫困户养殖了45头水牛,为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多元。

  为了鼓励贫困户就业,联合帮扶组积极为贫困户对接公益性岗位、周边灵活就业机会,引入了广州耀信富硒米加工点落户文定村,设立了扶贫车间,村民和贫困户足不出村,家门口就能就业。去年,该村还举办了5场农业技术培训,肇庆学院专家多次下乡开展富硒水稻种植技术、水牛养殖、肉鸭养殖等培训。8名有劳力贫困户通过德庆县举办的广府菜、广式点心、妇婴护理等就业技能培训考试。

  为了确保村民种植的特色农产品不因疫情影响而滞销,联合帮扶组指导村民们开展直播带货,利用干部职工微信群增加销售等多种形式促进消费扶贫工作,并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点,打通农村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其中,仅富硒大米就为贫困户创收10万元。

  2020年末,经随机抽取10户农户(不含贫困户)调查,文定村实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28元(比2019年增长46.38%)。有劳力贫困户10户48人,实现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6247.2元(2019年为10971.4元,同比增长48%)。15户31人无劳力户100%落实政策兜底保障。


作者:张房耿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